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志刚 《思想战线》2012,38(4):121-124
空间正义关注的是空间生产实践的总体性伦理问题,所谓城市空间正义,就是存在于城市空间生产实践中的公平和公正,是不同(差异)城市主体能够相对自由、平等地享有城市空间权益,不受支配地进行城市空间生产和空间消费的理想状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空间正义,把消灭城市空间矛盾、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追求的理想目标,同时引导人们将生活的目的,从对外在物化空间的关注转向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上来。现实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资本同质化逻辑和主体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空间生产应该把"差异的正义"作为其价值诉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空间就是要承认差异性,通过价值指引和制度安排,推进对无压迫的群体差异的再生产和对无压迫的群体差异的尊重,谋求多元利益群体空间的"重叠共识"或"交叉共识"。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6,(10)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加强空间治理体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近召开的中共江苏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要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发挥好城市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加强空间治理是当前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以空间作为治理的切入点,有利于推动整个城市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达到城市善治。在长期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各种问题,如城市结构失衡、城市空间生产异化、城市认同危机、城市空间秩序混乱和城市政治参与单一等,从城市空间治理角度来认识和处理,是非常  相似文献   

3.
高晓溪  董慧 《前沿》2012,(19):12-16
空间城市化与现代化作为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目的是为城市主体提供更好的生活,忽视空间正义的价值取向等同于历史必然性的丧失.城市发展的空间与活力转向以及政府、市场与个人三者的空间博弈导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现实语境为空间正义的彰显提出严峻挑战.本文试图在分析空间的物质性与社会性两大特征的基础上阐述空间正义原则的基本内容,梳理提出背景、原因,进而反观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现实境遇,以期在城市空间生产与消费过程中通过空间正义的彰显构建活力化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4.
空间生产的历史嬗变使城市空间呈现出异质性的现实面貌,但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是城市空间生产的价值归旨。活力化的城市空间在动力论、生存论、价值论等方面勾勒出城市空间生产全新理论图景,既在理论上破除了现代性视阈下的空间"隐忧",也在理论上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供了合理诠释。本文基于伦理视阈,试图建构以"现实之人"为理论轴心的活力激发路径。  相似文献   

5.
城市空间利益冲突治理的公正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利益主体对空间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需求错位,其深层次的问题是市场逻辑之下的空间权利分配不公,背后仍然是相关制度的缺位。城市空间利益冲突治理的本质在于以"公平公正"作为价值共识的有目的干预,通过培育空间价值观,加强空间利益引导、约束和补偿,合理管控资本运作、规范城市空间生产等防止价值共识"离散",以期促成城市空间生产由资本积累转向满足社会空间使用需求,促进城市增长的公平正义回归。  相似文献   

6.
<正>交通拥堵,是国内很多城市道路改造、空间更新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小汽车保有量相当高的欧洲,城市空间变化却并不剧烈,甚至不少城市保持百年"不变"。在这不变的城市空间背后,城市管理方通过精耕街道设施、变换空间功能、优化交通工具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在欧洲很多城市里,从私家车  相似文献   

7.
立体城市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立体城市的出现是城市形态变迁的结果,它是平面化城市在城市蔓延作用下产生的种种"城市病"的治疗良方。立体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它与城市空间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立体城市的空间营造既需要实体建筑的地下、地表和空中空间的整合,又需要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相应的拓展和营造,以实现城市公共性的回归。从立体城市的起源、建构与发展分析立体城市的空间营造问题,既有利于完善立体城市的具体形态,又有利于推进城市迈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资本主义在经历多次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还能长久地发展下来,"时间—空间修复"战略的运用是原因之一。针对资本积累内部矛盾的危机倾向,"时间—空间修复"不断得以开启,在资本积累的历史中发挥着创造性破坏的作用。金融资本的发展将沿着克服矛盾和危机并产生新的矛盾和危机的辩证过程前进。一系列的"时间—空间修复"并未最终解决过度积累的问题,反而使得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9.
正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体现在城市美好生活的直接载体上,就是需要建立形成与市民群众美好生活期盼相匹配的公共产品。具体来说,"不平衡"主要体现为领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意味着城市公共产品需要建立新的"空间公平"导向,与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侧改革相伴,变"空间失  相似文献   

10.
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为典型代表的城市暗角,既是城市物理空间的不协调构成,也是社会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本文基于空间生产的理论,通过对Y市W城乡结合部地沟油生产的空间———社会现象分析,探讨了城市暗角形成中的制度结构和社会行动等宏观要素,并展示了一个由进城农民所发起的"弱"空间生产过程。这一空间生产通过农民的适应性选择和日常生活实践得以延续,既反映了弱势农民对空间的争夺,也反映了城镇化时期社会管理制度的缺失。空间生产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非正规、不合法的城市空间景观———"灰色集群"。在当前的社会管理中,要通过合理的空间秩序的构建对此类空间生产进行有效的规避与防治。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会空间分化已成为当下中国居民的日常体验。从齐美尔和芝加哥学派的早期探索,到政治经济学派、结构马克思主义学派和新韦伯主义学派对城市社会空间分化的研究,空间逐渐进入主流社会学的视野。立足于西方城市社会学对城市社会空间分化的理论研究,从资本逻辑和权力逻辑的运作及二者合谋的角度,对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化的现象进行分析与解释,会发现中国式城市"增长联盟"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2.
城市犯罪预防与"防卫空间"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代城市犯罪预防对策中,"防卫空间"思想及实践是其一项重要内容."防卫空间"思想又称为环境预防理论,是指通过改变和保护环境,消除便于犯罪的条件,预防犯罪发生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提出,有必要通过环境设计,制造一种"防卫空间",即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旧城改造、社区氛围的营造等各个环节造成不利于犯罪、诱发犯罪行为的机会,预防犯罪的发生.引入"防卫空间"理念治理和预防城市犯罪,应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和考虑.城市犯罪预防的硬件建设是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将犯罪预防作为一项重要的功能和指标,贯穿始终,让城市建筑、居民住宅具有抑制和预防犯罪的功能.其软件建设是指制定和落实有关规范和措施,以保证上述硬件设施充分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13.
<正>城市是人类物质繁荣和精神文明的中心,也是人类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指街道、绿地、公园、广场以及其他由公众所有的开放空间体。城市公共空间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其社交性,促进城市居民之间的交往、交流和生活连通。城市的首要功能是允许和鼓励不同人、不同人群之间的会面和交流,为人类社  相似文献   

14.
正城市地下空间不只提供集成的市政管廊、交通、人防等基础设施,还承载着集约共享的城市公共服务基本功能,成为城市区域性"主板"的地下空间,应考虑现实和长远需求。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具有功能集成带来的大尺度、多维度的复合空间集成的特点,它不只提供集成的市政管廊、交通、人防等基础设施,还承载着集约共享的城市公共服务基本功能,成为城市区域性"主板"的地下空间,应考虑现实和长远需求。"主板"之上,小尺度街区中的各建筑成为"即插即用"的"插件"。北京以交通环廊为代表的地下空  相似文献   

15.
陈宇光在《齐鲁学刊》2008年第6期撰文认为,人类面对来自自身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和挑战,无法回避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悖论,从城市空间架构的文化维度来审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文化空间由城市传统文化的历史空间、城市现实文化的多元化格局以及城市未来文化的伸展空间等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化浪潮与城市化进程的交汇,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代表的城市公共安全的技术治理模式蔚然成型。技术治理在对公共安全治理形成巨大拉动效应的同时,也暴露出城市空间的限制使用、"数据鸿沟"影响民众参与治理及理论研究陷入"技术决定论"等弊端。对此,技术治理创新不能脱离正义观和权利观的宰制,技术治理应遵循空间正义和认真对待城市权利,以空间正义作为现代城市更新的价值导向,实现治理资源在城市空间重构中的公平分配,从集体权利、底线权利和积极权利的角度探索技术治理的改进思路,并通过技术治理的体系厘定、技术治理中人的智慧参与和城市权利的法律完善追求空间正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取得重大的革命胜利,是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典范,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从空间视角出发,很容易发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理论的现实依据来自于毛泽东对中国城乡的实际境况的空间判断和精准的唯物主义时空观思考。革命理论在实际的革命斗争中演化出了多种微观理论样式,具体包括"土地革命"与空间法权再分配;"工农武装割据""地方主义"与空间重塑;"根据地建设"及其内部空间生产;农民斗争艺术与空间解放等等。由此可以看出,空间视角不仅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理论当代创新的重要一环,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新成果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理论探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路径。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20,(21)
正以人民满意而非以资本满意为治理目标是解决当下城市问题的根本依归。作为国家各类生产实践的场所和载体,"城市空间不再被看成是死亡的、固定的、非辩证的、静止的容器,而是成为一种支配性的、建构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关系、利益结构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在空间中的生产、生活、交往,成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9.
杨旭 《北京观察》2016,(6):48-49
正作为"国家战略"重要区域,京津冀地区本该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这一地区与国内其他多个重要经济区域,如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甚至部分中、西、南部区域等相比,其发展政策以及在"优质空间"等的布局上并不领先,甚至滞后。在京津冀乃至更大区域中去考量北京城市功能聚集和疏解,及其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北京城市空间规划的立足点。京津冀规划纲要中定位"北京疏解、天津提升、河北发展",阐明  相似文献   

20.
道格·桑德斯的《落脚城市》提示我们,常规意义上的贫民窟是一种"落脚城市",是移民向城市迁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过渡性空间。落脚城市对于城市化的功能要求城市规划必须超越二元论城市空间立场、承认城市空间的多样性;作为移民在城市中生存、流动的必要的城市空间,它是移民与城市精英争夺城市空间的斗争焦点和场所;作为容纳了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第三空间","落脚城市"的价值应该在极端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观念中得到尊重,并以此为契机重新观察与构建开放性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