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康》2017,(13)
<正>有了"硬"平台,还需"软"服务,未来,政务新媒体有了更高的追求目标,即从"发布"升级为"服务",从"查询"升级为"办事",作为政务新媒体大省,广东正跃跃欲试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客户端的快速发展,政务新媒体开始突破传统的"两微"发布格局,拥有了更多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等特点,政府相关部门若是冀望通过"封锁"消息的方式来阻止舆论,如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府顺应当前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有利于优化政府服务,推动智慧政府建设,使政务服务渠道向多元一体化发展。"互联网+"要做到让政务服务更智慧,就需要着力加强法治化管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筹集"互联网+政务"建设资金,树立现代服务意识,为进一步打造智慧政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我国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塑造政府公信力、展现政府自信的重要措施。针对"互联网+政务服务"条件下政务公开路径与方式创新进行探讨,有助于提升政府形象,促进政务公开,推动政务新媒体平台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南京发布"作为全国开通比较早的政务新媒体,2011年开通微博账号,2013年开通微信公众号,目前"双微"影响力不仅在江苏省内政务新媒体中名列前茅,在全国也屡屡获奖。团队的工作人员自称"小布",从最开始的懵懂到如今的成熟,经历了不一般的成长路。政务新媒体的阶段性经验和成就都会稍纵即逝。这是南京发布工作室小伙伴的切身体会南京发布从初开始亮相便以"小清新"的形象和网友沟通。下雪了,南京发布会俏皮地问  相似文献   

5.
<正>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对如何建设人民满意的"指尖上的网上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南京师范大学舆情与危机管理研究所所长靖鸣教授。靖教授从政务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功能定位、运营维护等方面阐述了对管好用好政务新媒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王首程 《人民论坛》2012,(10):50-51
有舆论批评说,当前政务微博群体中80%患上了"痴呆症",既"盲"又"聋",自言自语。扭转上述被动局面,需要引入新媒体内容生产的"众包"理念,建立政务微博的运营模型  相似文献   

7.
《传承》2015,(8)
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方便公众的网络政治参与,成为了反腐战斗的主战场,政务微博的开通促进政群沟通,使民意表达更加方便。同时,"微时代"下我国政府公信力面临着网络群体事件、谣言传播以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矛盾等挑战。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健全网络空间的法律规范,积极处理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小康》2021,(14)
正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但其中不乏跟风开设的政务新媒体,在日常运营中一直存在着乱象。近年来,政务新媒体蓬勃发展,已成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重要阵地。不过,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低效重复建设问题,部分政务新媒体已沦为"僵尸""空壳"账号甚至舆情制造者,需进一步加强监管。近期,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排查整治政务新媒体运营中存在的四种突出问题:发布类账号2周内无更新;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2015,(1):59
2014年12月25日,新华网发布《2014年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全国各级政务新媒体活跃度继续提升,内容更加趋向于多元化,风格更加亲民,互动更加明显;包括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在内的政务新媒体,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政民互动、引导网络舆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对2014年全国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政务APP的运营成长情况进行了统计:1政务微博。2014年,"微博国家队"在各大微博平台中均成为传播最为活跃的第一梯队成员,截至2014年11月底,中国政务微博  相似文献   

10.
<正>政务新媒体"社群化"已是大势所趋,它不仅有助于促进政府与社会各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政务信息的快速传播,还有利于实现政务与民众需求之间的快速和精准对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使政府赢得更好的公信力。因此,要想真正发挥政务新媒"社群化"模式的功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文章。第一,进一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府",为政务新媒的"社群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政府信息的充分公开,  相似文献   

11.
《公民导刊》2012,(2):2
重庆市政务微博集群平台"重庆微政务"日前在新华网上线。它首批聚集了32家部门及区县政府的政务微博,具有微博群、微直播、微访谈等多种功能,成为"网络问政"的全新渠道。与普通政务微博不同,"重庆微政务"平台将重庆所有政务微博整合,在微博页面中进行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下,"微政务"已成为农村基层治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影响着农村治理理念、治理架构与治理资源的现代化转变。要使"微政务"成为完善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就应在"微政务"协作团队、运行平台与保障机制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方案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20,(19)
正转密切变联工系作群作众风的是政前务提服,解务决窗实口际,切问实题为是人根民本群,加众强做内好外各监项督服是务关工键作,"吐槽找茬窗口"应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政务服务窗口,切实为人民群众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各地政务服务大厅的设立基本解决了政府部门"门难进、人难见"的积习,但是人民群众到政务服务大厅办事偶尔仍会遭遇一些"不良体验",比如工作人员态度不佳,以材料不齐等为理由故意刁难、人为设置障碍,相互推诿、扯皮不给办事也不说明原因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虽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6,(27)
正公开将成为政府与民众互动的一种最佳方式,民众有诉求,民众有关切,政府就应该有回应,政府就应该有行动。学会和民众的"互动"将成为一种惯例。政务公开这一理念,正在加速成为这个国家新的行政准则。2016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会议明确提出,要创新公开方式,扩大政务公开参与,注重  相似文献   

15.
蔡岚  丁凯利 《岭南学刊》2020,(4):50-56,63
政务新媒体矩阵是指政务新媒体向多种模式互动及多介质互融转变,形成包含网站、"两微多端"等在内的跨媒体形态的传播矩阵。通过梳理"共青团中央"新媒体矩阵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知乎、B站和抖音的传播现状、平台定位、受众特征和内容类别等,发现其新媒体矩阵中存在着权威消解下的"冷处理"现象,低原创率背后的"同质化"难题以及矩阵扩张中的"人格分裂"危机等困境,因此,新媒体矩阵的未来发展要以制度树立权威,做疑声的"回应者",要深度利用平台,当好内容的"创作者",要注重解决身份矛盾,选好后台的"运营者"。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对如何建设人民满意的"指尖上的网上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整体目标来看,《意见》提出,到2022年,建成以中国政府网政务新媒体为龙头,整体协同、响应迅速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全面提升政务新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从工作职责上来看,国务院办  相似文献   

17.
正政务微信的未来发展可归纳为"421"模式:轻悦化、数据新闻化、社群化、联盟化成为政务微信发展的四大方向,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向改革成为政务微信的转型重点,大数据则成为政务微信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点。政务传播轻悦化模式。轻悦化即传播过程的轻松和喜悦,轻悦化模式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模仿网红的传播方  相似文献   

18.
政务公开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传播媒介,以传统媒体为载体的政务公开固守着"权力本位"的意识,政务公开的方式、方法和内容由行政机关决定。而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灵活、互动性更强,公众的参与热情高涨,这就要求政务公开必须回归"权利本位"。实践中,政务公开在公开的方式方法、公开的内容、公开的程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为适应新媒体环境,政务公开必须转换路向,变被动公开为主动公开,变单向公开为双向沟通。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新媒体的日益强势,微博问政已经成为民众表达心声、政府倾听民意的重要窗口。很多政府机构在网上开通政务微博,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集民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亲切地称之为政府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客户端为代表的政务新媒体犹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近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认真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积极打造"指尖上的网上政府",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在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凝聚社会共识、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政务新媒体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功能定位不清晰、建设运营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