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时代"的来临给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传播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微时代"下提高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领力,应该准确把握"微时代"发展规律,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引领社会正能量取向;以内容建设为依托,完善信息筛选审核机制;以法治规范为保障,维护主流文化主体导向地位;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营造和谐的网络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对当前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正以网络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一些非主流或反主流的思想意识形成对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在网络文化语境中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念,不但可以创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教育方式,实现网络文化研究的文化属性转向,还可以实现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一元主导多样共存的发展态势。最终达到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协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治理网络青年亚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提升主流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影响;要调整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管控方式,转换治理观念,创新治理范式,促进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健康发展,促使社会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山东人大工作》2013,(1):13-16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强调,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与不断深入发展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相伴随,一些具有这样那样倾向性的社会文化思潮泛起,给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冲击和影响,所以切实做好新时代"两个巩固"工作,为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必须时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社会思潮,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庞德英 《长白学刊》2013,(3):152-154
社会和谐要求文化领域和谐发展。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尽管是复杂的,但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协调并存的。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无论是对社会发展还是对整个文化领域的繁荣,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非主流文化在增强整个社会的活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我国主流文化建设带来了挑战,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与感召力、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共同理想信念的形成带来了挑战。在当代中国,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导作用,引领非主流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杜业艳 《重庆行政》2014,15(5):100-100
正一、高校机关文化的内涵及重要性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具体到高校机关的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提高机关人员各方面的素质,通过营造共同的价值观来凝聚整个团队的创造力和战斗力,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一)加强高校机关文化建设是增强机关凝聚  相似文献   

9.
徐学福 《桂海论丛》2009,25(5):59-63
良好的财富文化观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然而我国的财富文化现状还不能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提出"财富文化"这个概念并着力加强这一建设,就是要通过文化这一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传播健康的财富观念,以此调整社会各阶层的心态,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胡锦涛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文化建设的新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对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提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文化发展战略,并积极探索主流意识形态引领途径,通过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倡导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加强舆论导向、立足对重点人群的教化等,牢牢掌控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主导权,以维护思想稳定,促进经济政治社会进步.胡锦涛的文化引领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暴富"心态是社会转型时期部分人群存在的一种不良心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公平状况的改善,通过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心理建设的开展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暴富"心态将会被健康的财富观所取代。  相似文献   

12.
网络"审丑"是信息时代快速发展之下的产物,是网络时代下的特殊用语。网络"审丑"现象的发展,颠覆了网民的审美观、道德观,不利于网民人格的健全发展。基于此,要从美育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主流媒体三个领域入手,矫正网民畸形"审丑"观。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种表述将生态文明提到了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并列的高度。虽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已日渐成  相似文献   

14.
正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十九大更进一步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型,为现阶段的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是社会治理的基础,而社区文化建设则随之成为了社区建设的核心。因此,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15.
龙斌 《湖湘论坛》2009,22(2):27-2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契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发展积极健康的大众文化,有利于实现文化和谐。  相似文献   

16.
申坤 《桂海论丛》2018,(4):10-15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结构。从"道"与"器"相统一的角度看,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论内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等"道"的层面的建设;二是指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提供各种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和文艺作品等"器"的层面的建设。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和战略意义出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跨时代的现实意义,以文载道,载"道路、理论、制度"之道,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框架;以文化人,以文艺之思想底蕴、精神力量、艺术审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探索新时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途径;以文会友,以文化交流超越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冲突;以文辅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这里所指的“主流文化”,是指根据党和国家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我们所希望并应当实现的在广大农村社会占有主导地位的文化,包括思想、意识、风尚等内容。显而易见,在中国广袤的农村,构建这样一种主流或主导的文化环境,是实现国家农村建...  相似文献   

18.
"实践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性。无论从它形成的理论根源、历史根源还是现实根源来看,都显示了"实践性"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命力,必须以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贫富差距的明显缩小为基础;必须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泼的主流文化建设为载体。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提出在宪法中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作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指导原则,内涵深刻,意义重大。按照马克思主义所深刻揭示的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实现三个"文明建设"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全面推进。党的十六大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讲的发展决不只是经济发展,而是要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本身就应该是包  相似文献   

20.
张金霞 《理论月刊》2012,(9):179-184
古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其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教育文化体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体育文化等.卡斯特罗强调文化的革命性和政治性来统一社会思想,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反对文化指导的多元化及资产阶级文化.同时积极推进民族文化艺术,张扬古巴大众文化魅力,发展体育文化.卡斯特罗认为古巴文化既是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武器,也是提高人们艺术品位和生活质量的手段.卡斯特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