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维东 《人民论坛》2013,(17):242-243
现实社会中的诚信失范问题也深深地反映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主要群体,也存在着网络诚信缺失问题。基于对重庆地区高校大学生进行的关于网络诚信的调查报告,文章概括了大学生网络诚信的主要问题,剖析了网络诚信问题的原因,并从加强诚信道德教育等方面提出构建大学生网络诚信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鄂璠 《小康》2013,(8):50-52
2012~2013中国信用小康指数:66.7在现实与虚拟交织的双重世界里,《小康》杂志对政府公信力、人际信用、企业信用、网络信用、媒体信用、公益信用、教育信用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结果显示诚信教育和网络诚信越来越受人关注,人们期待诚信最终能成为一种信仰  相似文献   

3.
正诚信既是道德信条,也是法律精神;既是道德规范,也是法律规则。诚信是民法的基本原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提出"百善信为先",不仅是要在全社会道德建设中把诚信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而且是要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借助和依靠法治的力量,把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作为重点;提出"百善信为先",就是要提高诚信在所有行为规范中的地位,增强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诚信建设的力度。当前,诚信的缺失,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关系、健康经济秩  相似文献   

4.
网络立法是网络治理的关键。加快立法,加强执法,是建设真正自由的网络时空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5.
《今日上海》2014,(8):8-8
国税总局出台的“办税一网通”有服务最大化、干预最小化、纳税诚信化三大特点,上海将认真贯彻落实,让纳税人真正体验到举措带来的便捷、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6.
张丽红 《前沿》2013,(11):103-105
针对不同层面的主体来说,"信"的具体所指是不一样的。目前,受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个层面上的"信"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信"在现实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反映到网络上后,对网络谣言的传播也会产生一些影响。减少网络谣言的传播,离不开诚信的社会氛围的营造,也需要制定一些具体的互联网诚信规则。  相似文献   

7.
政府的诚信处在社会诚信的核心、主导地位,是第一诚信。建设诚信政府,要从诚信理念、诚信制度和诚信行为和诚信监督四个方面多管齐下。加强诚信理念建设,强化公务员的公仆意识政府诚信理念,是政府诚信  相似文献   

8.
关玉国 《现代领导》2006,(11):43-43
有一位社会学家就“为什么我会成功”这个问题对1000多个百万富翁进行了调查询问,结果出乎人们的想象,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们的成功是因为自身有才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诚信”。应该说,并非拥有诚信就一定能够成功,但失去诚信就不可能成功。  相似文献   

9.
万敏 《理论月刊》2004,(6):111-113
道德与诚信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却又在人们的行动中常被忽略的问题.针对诚信在社会生活中严重缺失,明确区分道德上的诚信与法律上的诚信,建立现代公正意义上的诚信美德,加强对诚信和公正的法制保障,是道德建设和信用制度建设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诚信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却又在人们的行动中常被忽略的问题。针对诚信在社会生活中严重缺失,明确区分道德上的诚信与法律上的诚信,建立现代公正意义上的诚信美德,加强对诚信和公正的法制保障,是道德建设和信用制度建设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刘健康 《青年论坛》2011,27(1):68-71
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实现大学生网络诚信的自觉,是有效提升大学生诚信道德素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工程。切实解决好大学生网络诚信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网络诚信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主体性和社会性根源。要认清网络诚信的实质,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不断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通过网络道德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方式,探索诚信道德教育和实践的有效实现形式,切实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李波 《今日浙江》2006,(13):29-29
省委从完善浙江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出发,在准确把握浙江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着眼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建设“法治浙江”重大决策部署。这一决策的本身就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在推进“法治浙江”建设中,既要以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为动力,又要进一步发扬光大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使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真正体现在浙江的各方面建设中,流淌在浙江人民的血脉里。建设“法治浙江”,要把加强诚信道德建设作为前提。诚信是法治的一种价值追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信文化,使诚信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规范,这是建设“法…  相似文献   

13.
警察网络传播中的诚信缺失,随着网络的迅速、广泛传播而产生放大效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以及警察自身的形象和声誉。警察网络传播诚信缺失的原因,既与官僚主义和利己主义、主观主义和长官意志以及社会责任缺失有关,也与警方对网络传播的特点、过程和规律认识不足、应用不当有关。网络的发展,不仅对于警察道德建设是一个新的命题,而且对于警务传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加强警察网络传播的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5,(7)
<正>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诚信"二字,既是价值理念,也是践行之道。只有认知诚信之"真"、体悟诚信之"善"、弘扬诚信之"美",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全社会共同的道德基石。认知诚信之"真"诚信既是私德又是公德。它倡导求实、求真、守信、重诺,要求人们  相似文献   

15.
王艳勤 《理论月刊》2003,(12):129-130
中国语境中的"信"有诚信和信任双重含义,忽略其中的任何一方,生搬硬套西方的信任理论来研究中国人的人际信任,都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误差.在前近代,诚信较信任具有更为突出的地位;近代以来,信任逐渐获取了与诚信同等程度的重视."信"与中国文化的政治性以及家族性等特征互为因果,后者是前者赖以存在的土壤,前者是后者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6.
古人说,“诚外无物”。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诚信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然而,随着社会转型加速和深化,诚信缺失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舌尖上的安全屡屡失守、假冒伪劣频频曝光、面对跌倒老人不敢扶起……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焦虑。“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加强诚信建设,关键在于制度化,把道德伦理的软性规则与制度规定的刚性约束结合起来,努力形成不能失信、不愿失信、不敢失信的制度体系。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更应把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放在突出位置,为全社会提供信用体系这一道德“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7.
论“诚信政务”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必须以诚信为本 ,诚信社会建设必须以诚信政务为中心。诚信政务即政府在进行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要诚实守信。诚信政务具有自身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政府的可信度和公信力。诚信社会建设要实行“一体两翼”的战略 ,即以诚信政务为主体 ,以诚信商务和诚信民务为两翼。在这种基础上政府的诚信政务建设要以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参与型政府和发展型政府作为目标选择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我国网络使用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网络给他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培养大学生的"网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大学生应具备爱国、诚信、尊重、无害、责任感、节制等"网德",培养这些"网德"除了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道德修养外,培育一个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也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耕耘人的心田的工作、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尤其应该率先树立诚信理念,强化诚信意识,加强诚信建设,营造诚信氛围,塑造诚信"政工"。六大"假"彰显政工诚信缺失1.假记录。思想政治工作台  相似文献   

20.
李鑫 《群众》2023,(16):51-5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国要讲诚信、守诚信,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诚信建设的必然要求。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更要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在提升综合发展实力、人民生活品质、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治理效能上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将信用转化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显著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