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中,"富强"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范畴,包含了民富国强、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富强、人民物质精神的共同繁荣和和平崛起下的富强等五个内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富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判断时代特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牢牢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结合起来提出的新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将"富强"上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其深刻的必要性。应当端正社会主义价值立场,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此基础上,"富强"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良性运转的动力源泉,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人民追求富强、民主的第三次伟大变革,它把富强和民主变成了生动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是近代以来中国三次伟大变革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家独立了,民族解放了,国家富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承载的不仅仅是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而这两个实现背后的支撑是中华传统文明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民族危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为建设民主、富强的中国,孙中山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他最先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最先举起创建民主共和国的旗帜,他第一个绘制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国的蓝图,而实现祖国的统一、富强成为他的遗愿。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民族危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为建设民主、富强的中国,孙中山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他最先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最先举起创建民主共和国的旗帜,他第一个绘制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国的蓝图,而实现祖国的统一、富强成为他的遗愿。  相似文献   

6.
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最重要的“国之大者”。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也是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保障。民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也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标志。国家富、民族兴,人民才有可能幸福;国家强、民族强,人民幸福才有保障。在新发展阶段,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时刻牢记“国之大者”、充分把握“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一直是无数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肩负着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90年的不懈奋斗,成功开辟了把积贫积弱的中国引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问题越来越艰巨、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  相似文献   

8.
贾华强 《人民论坛》2010,(10):12-13
国家富强和国民富强之间是相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要走科学发展之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实现国家和国民的共同富强,则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要走公平发展之路;同时,还必须重视内生发展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中国传统注重群体观念的演进,是现实中民众、国家、民族利益的有机统一。国家富强了,民族振兴了,人民方能幸福;人民幸福了,国家才真正富强,民族方真正振兴。中国梦,彰显民族大义,情牵海峡两岸,凝聚海外侨心。把中国梦界定为"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指归明确,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王小鹏 《前沿》2013,(20):41-42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本质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中国梦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统一,体现了“民生为根”;中国梦是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的统一,体现了“民生为本”;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以”民生为基”.民生是中国梦的终极目标和最好诠释,以“民生为基”,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富强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中国梦的根基,发展经济是富强的前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之上的复兴。未来不管国内外形势如何风云变幻,我们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这个中心,就是抓住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实现中国梦就有了根本性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17,(1)
正统一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基础。孙中山一生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奋斗,因此,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国家统一而奋斗。中国古代长期是大一统的国家,它是中华儿女孳生、繁衍的基地,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繁荣、生生不已的沃土。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和东方新起的邻国日本相继侵略中国,争  相似文献   

14.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5.
《协商论坛》2007,(3):21-2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极其重要的论断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  相似文献   

16.
陈跃  张莉 《人民论坛》2014,(14):178-180
人民幸福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是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为人民幸福创造条件、奠定基础。一部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最终实现人民幸福的历史,也是中国梦的催生、构筑和实现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本文试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中国式富强的逻辑思路,先秦儒家同样面临富国强兵的时代主题。先秦儒家权力观之“大同”“富民”等思想与富强意涵不可分割,其在尊奉以家拟国天子权力与封建制度的同时,又竭力维护家庭组织与血缘族亲的权利地位,其目的在于依靠温情伦理约束统治权力而造福百姓。先秦儒家权力观同时强调规范权力运行,督问统治责任,其在使用限度与目的向度上都提出独特的治理方案,以督促国家追求富强而利国为民。囿于时代变局与方案和缓,先秦儒家未能将“权”“治”设计落实为富强为民的最终目标。观照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审思儒家权力观并非苛责古人,而是考量现代化推进对儒家富强观的逻辑借鉴,明确重视人民权利的中国式现代化比之儒家富强构思的异同与超越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建设繁荣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国家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建设一个统一、繁荣、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梦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容闳回国后讲了一句话:“要以西方的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中国的留学生归国后,给中国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物质方面,表现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富强;第二个变化是思想领域,即意识形态方面。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留学生带来的外来思想意识,使传统的意识形态、精神层面有所变化,比如留学生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带来了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五四运动的兴起。改革开放之后有更多留学生走向世界,但由于国内物质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