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管理,规范渔业船舶水上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落实渔业船舶水上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同海上交通安全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33号《山东省国有渔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2月26日省政府第9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省长姜大明二○一一年三月十六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国有渔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规范国有渔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许可和收回补偿行为,保障渔业养殖生产者合法权益,促进和谐渔区建设,根据《  相似文献   

3.
渝农发[2007]454号各区县(自治县)农业(渔业)局,局属有关单位:《重庆市渔业船舶安全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市渔业船舶登记办法》、《重庆市渔业船舶船员考试发证办法》、《重庆市渔业船舶水上事故调查处理规定》、《重庆市渔业船舶生产安全事故指标归属确定  相似文献   

4.
近期,国内外连续发生水上溢油和化学品污染事故,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特别是墨西哥湾“4·20”钻井平台原油泄漏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有效应对水上污染突发事件。现提出指导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穗府办[2017]2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市应急委各成员单位:《广州市船舶污染水域事故应急预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广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2017年6月17日广州市船舶污染水域事故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为了加强渔业管理,保障国家和渔业者的权益,维护生产秩序,改善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水产资源,发展我国的渔业生产,农牧渔业部等有关部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反复讨论、修改,草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草案)》。这个草案,已经国务院讨论通过,现在提请审议。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84号《山东省渔业船舶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11月10日省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省长郭树清2015年1月9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渔业船舶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渔业船舶生产安全,促进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和管辖水域内渔业船舶的设计、制造、维修以及在本省登记渔业船舶的航行、作业、停泊等活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控制、减轻、消除船舶污染事故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加入的有关国际条约,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9.
为保护和改善珠江广州河段的水域环境,防治船舶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广州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船舶在珠江广州河段水域从事航行、停泊、作业及其他影响水域环境的活动,适用本通告。二、船舶在珠江广州河段排放生活污水应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正> 观察记者:发展海洋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科技兴海战略的实施,对于科技含量比较低的传统渔业该如何突围?吴常文:必须转型。中、日、韩三国之间的东海渔场一直是舟山渔民传统外海作业的重要区域,《中日渔业协定》生效,使舟山永久性失去了原来在该水域近1/3的渔场。《中韩渔业协定》生效,舟山进入中韩过渡水域的渔船数量剩下610艘,而此前,舟山在韩国水域的对马、大小黑山、济州岛等渔场捕鱼的船只就有6620多艘。对舟山渔业来说,形势非常严峻。据统计,仅《中韩渔业协定》生效的当年,舟山国内海洋捕捞就出现了2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远洋渔业产值也同比下降了23%,舟山渔民的收入下降了14%。再加上渔业资源的衰退、捕捞空间的缩小,每年三个月禁渔期、渔船报废等客观因素,让渔民的生计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11.
第一条 为了规范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及时准确查清事故原因,严格追究事故责任,防止和减少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20号《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已经2009年3月20日农业部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部长孙政才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第一条为规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科学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安全,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  相似文献   

13.
正GZ0320160056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广州海事局广州港务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穗环[2016]126号为防治船舶排气污染,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市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经广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对船舶排放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16]42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辽宁省休闲渔业船舶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6月26日(此件公开发布)辽宁省休闲渔业船舶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休闲渔业船舶(以下简称休闲渔船)管理,保障休闲渔船和人员安全,促进休闲渔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辽宁省渔船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人民政府令第202号《宁波市东钱湖水域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12月17日市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2月15日起施行。市长刘奇2013年1月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东钱湖水域管理,保护东钱湖水域水质,规范水上秩序,促进水域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根据《浙江省风景名胜区条例》、《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东钱湖水域的保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浙江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宁波海事局起草了《关于公布宁波市内河通航水域(第一批)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内河通航水域的划定通告,有助于明确内河水域功能,厘清管理职责,在保障内河通航水域水上安全和内河水域整体功能定位规划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现就《通告》有关政策解读如下:一、制定背景《浙江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已于2015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浙江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宁波海事局起草了《关于公布宁波市内河通航水域(第一批)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内河通航水域的划定通告,有助于明确内河水域功能,厘清管理职责,在保障内河通航水域水上安全和内河水域整体功能定位规划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现就《通告》有关政策解读如下:一、制定背景《浙江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已于2015年9月1日正式实施,内河通航水域划定通告是贯彻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生生物资源与国家养护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水生生物资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渔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以水生生物资源为主体的水域生态系统,同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共同构筑了国土生态体系,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水域污染与人类活动,水生生物环境恶化,对渔业与国家的生态安全造成影响。必须尽快实施国家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计划,以保证我国的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已经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七年四月九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条例;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不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已经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七年四月九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条例;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不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