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法律与生活》2009,(4):M0001-M0001,3
春节过后,对于很多城里人来说,也许只意味着休假后重新开始上班,股市重新开市,很多人还期待着“牛”年的好口彩能给接下来的日子带来更多的“牛”气。但是,对于中国另一个极其广大的群体,那些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农民来说,春节后的这个2月,却是格外沉重。在春节短暂的团聚和喘息过后,有多少农民工会返回城市,又有多少能在城市找到劳动岗位?金融危机和经济放缓,对他们的家庭生计会有多大的冲击?而各地政府又会以何种措施帮助农民工就业或解决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2.
有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很多亲戚朋友前来祝贺邻居家的主人叫来仆人吩咐说:“你去看看,隔壁有多少人参加婚礼”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人问:“谁是当今世界最风光的人?”最有可能的答案之一是“总统”。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想到,总统这个职业是个风险很大的活计。  相似文献   

4.
右眼的故事     
2008年1月15日,在经历了两年零七个月的等待后,邱英豪再一次坐到了这个法庭的原告席上,法院在这一天,对他案子的再审结果进行了宣判,判决撤销了原劳动部门所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为了这一天,一家人付出了多少艰辛,帮助他的人付出了多少努力,谁都记不清楚。  相似文献   

5.
涂尔千的《社会学方法论准则》一书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然而当今也有很多学者质疑20世纪法国的涂尔干的理论在今天我们这个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国度里,还有研究它的价值吗?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认为就先不论涂尔干在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多少的方法准则,就他在这本书中所倡导的社会学家应该扮演着医生的角色去为社会看病,诊断问题,避免社会有机体得上不治之症,这就给初学社会学的人以很大的吸引力与动力去学好和应用好社会学。  相似文献   

6.
亦权 《政府法制》2012,(14):27-27
李渔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的大文学家和戏曲家.浙江兰溪人。生平写了许多著作,可有很多书在刚一推向市场的时候,就被大量无良书商们疯狂盗印,所以李渔的书尽管很受欢迎,而他自己却总是没能从中获得多少利益。  相似文献   

7.
从亲眼目睹艾绪强被处死刑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月时间,在这一个月里,我一直没有动笔记录这个在王府井制造血案的河南人,因为我还没有给这个人做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不希望引导读者误读这个河南人,尽管他血债累累,尽管他也曾博得过很多人的同情。  相似文献   

8.
张鸣 《政府法制》2012,(6):23-23
在晚清,李莲英可是个大人物,从某种意义上,名头比那些王公大人甚至中兴名臣还要响,说起晚清掌故,想不提李总管的大名都难。种种传闻,说好的有,说坏的更多。在很多遗老遗少眼里,大清国之所以完了,多少跟这个没把的茶壶(阉人)有点关系,西太后作的孽,大概有一半得算在他的头上。  相似文献   

9.
4月8日,是第十一个全民读书日。转眼间,倡导全民读书已有一千多天了,可做为学习日才仅仅为十一天。如果我们能够坚持天天学、月月学、年年学,我们将会学到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本领?可惜的是我们有很多很多的时候连在工作日的学习也做不到。就是每年度每一个星期六的读书日,又有多少的机关在马马虎虎的敷衍了事;又有多少公务员借口有事而躲避枯燥的学习;还有多少领导干部忙于其他事务性工作,而淡忘了学习的重要性;更有多少一纸空洞,学习总结就遮掩了形式主义的苍白。  相似文献   

10.
端午小长假,蒙蒙细雨中陪家人到“开封府”游玩。“开封府”位于七朝古都开封市,毗邻风光旖旎的包公湖。一曲“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曾勾起多少人对开封府的向往。可以说,很多人的童年都是伴随着黑脸包公的故事长大的,包公在我们心中就是正义和公正的化身。  相似文献   

11.
去年这个时候,最高人民法院曾发过一个公告,在北京市招聘高级法官。由于没向全国招聘,只限北京户口,据说报名者寥寥。最终有几个幸运的北京人当了高级法官,我辈不得而知。此改革举措没见多少人击节欢呼,却引起了不少人的非议,如《南方周末》在去年的4月30日就有刘友德先  相似文献   

12.
马庚 《法律与生活》2013,(21):44-44
“王松(化名)开口说话了!”这个惊人的消息像一阵风一样传遍了天河监狱。熟悉王松的人都知道,这一刻对他有多重要。为了这一刻,警官付出了多少心血、想了多少办法。安徽籍待遣服刑人员王松因犯劫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012年7月10日人监,在押天河监狱九分监区。刚被逮捕时,法律意识淡薄的王松以为没什么大事,几个月就能过去。  相似文献   

13.
古代官场波诡云谲、险象环生,多少文武名臣遭人陷害,不得善终,令人扼腕。涉足官场的人,防范风险是必要的,谨慎从事也很重要。但很多官员从消极方面吸取了前人仕途蹉跌的教训,或从此谨小慎微,或变得世故圆滑。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次特殊的采访。2008年元月,记者赴广西采访本文主人公的事迹时,他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一年多了。一年多的时间,480多个日日夜夜,足以让人们遗忘很多事情。此时,留在人们记忆里关于他的故事还有多少呢?带着疑问,记者踏上了他曾经工作生活过的故土。  相似文献   

15.
“爆竹声中一岁除”这个古老的习俗,在古都北京已成为历史。1994年2月9日,北京人度过了第一个没有爆竹声的除夕夜。然而,又有谁知道,北京人为此付出了多少血的教训,体味了多少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言是人们为了克服语言表达的局限性而采用的一种语言手段,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模糊观念要比清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相传乾隆皇帝同刘墉等大臣登上城楼观景,恰巧有一人家出殡,乾隆就问刘墉:“刘爱卿.都说你聪明过人,现在我问问你,你说全国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答:“生一人,死十二人.”乾隆疑惑不解,刘墉就解释说:“国家再大,一年内生的也只有一种属相,死的是十二种属相。”乾隆的问题是无法用确切的数字回答的,刘墉却用模糊语言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17.
“严打”这个词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很多人都曾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上看到过“严打”的消息,看到一个个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  相似文献   

18.
《行政法制》2004,(3):55-55
北京望京小区有一个楼盘,开发商在销售的时候,承诺绿地面积多少多少。但等楼盘售罄之后,这个开发商要在原来规划的绿地上再建一座高楼,遭到业主强烈抵制,双方为此发生激烈冲突。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刘东 《江淮法治》2008,(14):26-26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声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声音也是不枢同的。在一定的场合,也需要一个人的声音具有不相同的特色。也许,很多人不理解这个问题。但是,作为审判长,法庭上的声音,是需要讲究的。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社会》2012,(12):77-77
曹林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认为,生活在这个社会,缺少讲理的地方,缺少愿意跟你讲理的人,很多人都缺乏讲理的胸怀与耐心,是让推崇理性、习惯于讲理的人,感到非常无奈、无力和无助的残酷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