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不可抗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合同法》第117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该定义内容看似完整、全面,事实上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不可抗力的性质及其范围。学理上没有形成严密的体系,尚有待进一步推敲;司法实践中,因不可抗力所致的合同纠纷不断发生。因此,重视不可抗力问题的研究,对正确确认当事人的违约责任,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现实必要性。一、不可抗力沿革及其缺陷不可抗力规定源自罗马法。罗马法规定不是由于债务人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某种不可抗力的灾害造成的损失,债务…  相似文献   

2.
一、房屋租赁合同一般不能适用不可抗力条款 我国《合同法》第117条第1款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非典”疫情及其防治措施对  相似文献   

3.
庭长宋学东主审法官陈子龙不可抗力是一个法律用语,按照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它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如地震、台风、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战争、海盗、罢工、政府行为等社会事件。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和国际惯例中,不可抗力是免责的最一般条件,但受不可抗力事件影响的当事人须提供有力的证明。从相应的规定中可以看出,不可抗力是当事人依法享有对违约、侵权行为的免责抗辩权,是当事人主张免除责任的法定理由。在不可抗力事件的法律适用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自然…  相似文献   

4.
张冬 《法学》1992,(11)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民法通则》第10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经济合同法》第27条规定,由于不可抗力致使经济合同无法履行,允许变更或解除合同。第34条规定:“当事人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合同时,应及时向对方通报不能履行或者需要延期履行、部分履行经济合同的理由,在取得有关主管机关证明以后,允许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村乡镇从集体经济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推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其中乡镇企业个人承包是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所谓乡镇企业个人承包是指乡镇在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将乡镇企业交该乡镇中的某个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并以承包合同的形式明确规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一种生产经营方式。由于人们对此类合同的性质等问题认识不一,因此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就乡镇企业个人承包合同的特征和存在的有关法律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夏楠 《法制与社会》2013,(19):58-59
商品房预售作为房屋销售的一种普遍方式,在房地产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商品房预售采用"先售后建"的方式,从而决定了商品房预售法律关系复杂、标的物不可预见、履行期过长等一系列特征。关于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性质,存在不同的学说,宜认定为不动产买卖合同。  相似文献   

7.
方芳  牛文通 《中外法学》1997,(2):121-122
<正> 期货保证金制度是期货交易区别于现货交易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不仅是期货履约安全的保证,也是期货市场实行结算制度的基础。因此,实践中发生的期货纠纷案也多与期货保证金有关。目前,国内对期货保证金的法律性质说法不一。笔者认为,期货保证金做为交易者履行期货合同的财力保证,其担保性质是显而易见的,但其属于担保形式中的哪一种,如何适用法律则需具体分析。 一、“违约金说” 违约金是指由法律或合同规定的,当事人一方因过错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时,应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货币。违约金是我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性质,对完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规制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性质存在很大争议。本文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机关履行处理交通事故职责的行为,其法律性质应该是具体行政行为中的行政确认行为。  相似文献   

9.
论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的区别——从案例出发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权行为法中的免责事由按损害是否由被告人的行为造成而分为正当理由和外来原因两类,前者因被告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而免除或减轻被告人的责任;后者因被告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缺乏直接因果关系或者说损害不是被告人的行为造成的而免除或减轻被告的责任。关于外来原因是由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两者构成,还是不可抗力包含了意外事件,我国法律对此没有明确的界定;同时,我国侵权法学界也是众说纷纭,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有鉴于此,本文拟从案例出发对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作实证分析,以期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两者作较清晰的界定。一、我国法律和…  相似文献   

10.
董晓春 《法制与社会》2010,(26):265-266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医疗机构与人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弄清医疗关系的法律性质,对于医疗纠纷的解决以及医患和谐关系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理论界对医疗关系的法律性质有着不同认识。本文认为医疗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但由于其具有复杂性,不能将其简单地视为某种确定的关系,而应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情况分别视为合同、侵权等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论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霜 《法制与社会》2010,(24):112-112
网络虚拟物品是指所有在视觉上没有现实中对应物的网络存在。虽然网络虚拟物品不同于传统财产类型,但其仍然是一种特殊的物,本文通过分析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来确认其法律性质和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2.
债权受领,是指债权人接受债务人履行的行为。债权人依此权能受领债务人的履行并永久保持因债务履行所生的利益,体现了债权的保持力。受领是一种权利还是一种义务上,学界仍存在较大争议,我国对受领的规定只是进行了各性定论。研究债权首领的法律性质,从而就能确定受领迟延的法律性质,对于债务履行双方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关系是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复合性的法律关系,是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活动及相关活动中主体之间形成的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它主要涉及三类法律关系、七方当事人,具有性质多样性、主体多元性和内容和谐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行政行为的性质实质性地影响到了行政案件审理的一系列过程,是行政审判不可回避的前提问题。行政审判实务中,对于工商变更登记的性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和重大的分歧,主要有准法律行为性质的行政行为和行政许可行为两种观点。但是,这两种观点缺乏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是不能成立的。工商变更登记行为应归属于行政确认行为,这一性质的确定对于行政审判具有直接而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许尚豪 《山东审判》2001,1(6):13-16
国家财产所有权是我国民法规定的一种重要的所有权类型,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其性质和特征直接反映了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和特征,是我国保护和发展全民所有制的重要法律武器。但国家财产所有权与私人财产所有权相比,在性质上有根本区别。权利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如果因为所有权确认了某种归属关系,而认为所有权的本质是一种人与物的关系,是归属权。那么,任何权利都确认了某种归属关系,则各种所有权就无法区分了。民法作为私法,“权利”法,调整平等主体间关系的法,在对私人财产所有权作出  相似文献   

16.
对于彩票的定义和法律性质问题,我国目前尚无定论。本文认为,彩票是指国家为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而特许专门机构垄断发行,供人们自愿选择和购买,并按照事前公布的规则取得中奖期待权的无利息见票即付之无记名有价证券。其在法律性质上属于一种无利息见票即付之无记名有价证券。  相似文献   

17.
敬言 《法学研究》1985,(5):12-12
编辑同志:贵刊一九八五年第三期刊登王希仁《论鉴定》一文,认为“不可抗力的认定”“需要运用科技手段进行鉴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按照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的规定,“不可抗力事件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事件”。常见的不可抗力事件有两类,其一是由自然界的原因造成的不可抗力事件,例如地震、水灾、旱灾、海啸等;其二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不可抗力事件,例如战争状态、封锁禁禁运等。无论属于哪一类不可抗力事件,均不可能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之进行鉴别、分析、化验和测定。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也具有着灿烂的法律制度。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造就了与西方大陆法系传统法律的截然不同的法系。而公法与私法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分类,其最早由罗马人提出。本文指出从这个角度出发,并结合史实我们可以概括的说:"中国传统的法律是具有公法性质的法律,而西方大陆法系传统法律是具有私法性质的法律"。  相似文献   

19.
测谎由众多环节组成,同时竞合了讯问、勘验、人身检查、鉴定的部分特征.测谎的法律性质应当由在测谎各环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图谱分析来决定.图谱分析是测试人员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的分析、判断,具有鉴定的科学属性和法律属性,应当被定位为鉴定.与此同时,由于测谎的测前谈话、图谱采集等环节具有基本权干预性质,测谎的鉴定属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宾馆提供停车泊位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停放在星级宾馆、高档饭店或浴室等场所的轿车被盗而引发的场所主人与顾客间的纠纷近年来时有发生。解决这类纠纷的关键在于明确场所主人提供停车场所这一行为的法律性质。一、是保管关系还是场地使用关系场所主人为方便顾客向顾客提供停车场所,顾客将轿车停放在场主所供泊位便建立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那么,此种关系为车辆保管关系抑或场地使用关系呢?正确确定其性质,在审判实践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倘若这一关系被确认为保管关系,那么车辆在停车场遭窃,提供场所的主人须承担赔偿之责;倘若被确认为场地使用关系,提供场所的主人对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