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春,一份汇萃古今中外经典名作、以律师为主要读者的大型季刊———《律师文摘》应运而生。偌大中华,融世界三大法系(中华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于一体、集四个法律区域(陆、台、港、澳)于一身,单为区际、国际律师文化交流计,这样一本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理念、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刊物,早该诞生了。律师究竟是什么人?律师究竟是干什么的?答案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律师文摘》编委江平、张思之一致强调,“律师应属于哲人的范畴”,“律师应比其他的人更首先成为真正的人”。律师为什么应是“…  相似文献   

2.
2002年12月7日~8日,“《中国律师》‘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暨云南律师培训讲座”在春城昆明举行,由云南省律师协会秘书长王官华主持。云南省司法厅副厅长郭华武致开幕辞。此次讲坛邀请的皆是法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德高望重、72岁高龄的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先生的出席更是让与会的、占该省律师总数1/2的1200余名云南律师激动不已。在会上,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明楷细致地讲述了《刑法适用中的异常现象》;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激昂地演绎了《法治社会的建构》;国内、国外著名法学专家江平先生激越地《就当前…  相似文献   

3.
吕良彪 《中国律师》2005,(10):21-23
“律师兴,法治兴;法治兴,国家兴。”———江平———江平“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赋予我国律师业光荣的历史任务和时代使命,也为广大律师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然而,社会对律师价值认识的偏差、律师自身责任感与成就感的匮乏以及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的缺失等,极大地制约着律师“服务发展,维护稳定,建设法治,弘扬诚信”。因此,有必要厘清困扰律师执业的若干模糊认识,提升律师的职业使命感与尊荣感;更需要“进行制度与伦理的整体考量,在法治的视野中整体性地审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尤其是作为其代理人的律师的权利均衡”,…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证》2009,(6):41-41
2009年4月18日,以"中国律师向何处去"为主题的"《律师文摘》2008年会"在北京法律出版社举行。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先生,"律师之师"张思之先生,以及学术界的名家、著名律师、新闻出版界人士共一百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本刊主编亦被邀请参加了《律师文摘》  相似文献   

5.
高树 《中国律师》2003,(10):75-76
还是几年前,我在1999年第5期的《中国改革》杂志上读到一篇题为《律师为什么而辩》的署名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引用了法学家江平教授的一句话:律师的形象在社会上每况愈下。之后,作者在这篇短短千字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颇为奇异的概念———“勾兑律师”,意即律师通过钱、物、色、酒席等手段与法官“勾兑”案子,交换各种司法权力。同时作者还认为当下律师的特长在于庭外设法,律师操盘设计假破产、假离婚、假合资,设计“精妙”逃债。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断言律师是当前中国先富起来的群体,而先富起来的秘诀又有五:一是高收费,二是乱收费,三…  相似文献   

6.
2003年1月24日,由法律出版社发起并管理的中国第一家“法律家俱乐部”在法律出版社新落成的办公大楼正式成立。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先生和我国著名法学家、97岁高龄的前国际法院法官倪征先生为“法律家俱乐部”揭牌。法律家俱乐部发起人、法律家俱乐部主任、法律出版社社长贾京平先生首先向来宾致辞;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先生作了讲话;来宾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铭暄先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先生、著名法学家江平先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曾宪义先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先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先生、著名律师田…  相似文献   

7.
又一期稿件即将交付印厂,随即将展现在诸位读者面前。在本期稿件中,我们将听到江平教授在“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上关于“中国律师的环境与资源”的精彩演讲,我们将看到在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柯恩教授眼中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可喜变化,我们将读到全国律协副会长彭雪峰律师与贾午光秘书长对于“加强律师宣传工作,提升行业社会形象”的真知灼见,我们将见到曾以《第二次握手》影响了一代人的张扬先生在“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上与律师热情握手的感人场面,我们还将感受到全国人大代表陈舒律师以自己的职业感悟与专业智慧履行人民代表职责而展…  相似文献   

8.
人物     
《中国律师》2012,(10):86-86
江平:律师是很重要的社会进步力量9月13日,江平教授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中国的法治进程"不是一条笔直的道路",其中一方面体现在对待律师的问题上。律师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律师》2005,(2):5-8
江平教授对我国法学理论研究与法律教育的贡献不言而喻,其著作等身更是让人敬佩不已。对于如何向读者介绍江老,本社总编辑刘桂明先生的一句话最为贴切生动:“对江老的介绍,再多的文字都不够,再少的文字都多余。”江老对律师的情感又何尝不是如此?语言、文字在江老倾注于律师的感情面前,显得仍然不够分量。江老关注、关心、呵护律师是在思考与行动中进行的。2004年10月23日,他再次应邀出席了“中国律师论坛”,并在演讲中全面剖析了中国律师当前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律师》2004,(10):53-53
9月20日至21日,第二届华东律师论坛聚首英雄城南昌,来自华东六省一市的100余名律师就“律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全国律协副会长张栋、江西省司法厅副厅长吴志坚等与会。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中国律师论坛”旗下诞生的平台,“中国青年律师论坛”从今年开始,将目光投向国内各大著名法学院。2005年5月14日—15日,第二届“中国青年律师论坛”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召开。时任全国律协副会长于宁(现为全国律协会长)和彭雪峰分别出席了开幕式与闭幕式并致辞祝贺,北大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副院长陈兴良教授及有关专家、学者与律师都给予热切的关注。本次论坛联办单位北京易和律师事务所以一场被誉为“德比大战”的“易和之夜”将本次论坛推向了高潮,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与清华大学法学院张卫平教授一致呼吁青年律师要转变思维,提升执业能力。庞中华、潘石屹等名人的到会使本次论坛增添了巨大的明星效应。我们曾经刊发了江平教授的精彩演讲,本期将有关青年律师与潘石屹和庞中华先生的对话、国际司法桥梁的律师和部分青年律师的演讲选登如下,以飨未能与会的各位读者。同时,还需要告诉各位读者的是,“第三届中国青年律师论坛”将于明年春暖花开时节走进山城重庆,与西南政法大学结缘。  相似文献   

12.
2月3日,以“当此特别时代,《文摘》如何作为”为主题的“《律师文摘》创办五周年庆典”在京举行,江平、邓正来、贺卫方等法学名家,张思之、王工等著名律师及新闻出版界人士共60余人出席了这一盛会。《律师文摘》创办于2002年初,为国内第一本以法律职业共同体为主要读者的大型文  相似文献   

13.
春天来了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许这正是中国律师在新世纪第一个春天的好心情。   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青年律师们最早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为了让中国律师业尽快与国际接轨,他们在座谈新世纪青年律师的责任和使命时,回头找不足,向前定规划,言语间透着活力与自信。春天的舞台属于他们。   江平教授要律师积极走向社会政治生活的呼吁好象得到了回应。在中国的政治奏鸣曲中,逐渐有了“律师”这个音符。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身为执业律师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建议取消刑法 306条”等建议案如今都有…  相似文献   

14.
杨志国 《检察风云》2014,(12):60-61
在美国,律师可以泛指整个法律职业共同体,因为无论是法官还是检察官,都必须具有律师资格。当然,美国法官的地位是律师、检察官所不可比拟的,只有律师、检察官中的“精英”才有可能做到法官。我们说美国检察官的“律师化”,不单单是说检察宫要具有律师资格,而是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证》2012,(4):42-42
《律师文摘》是国内第一本以法律职业共同体为读者的文摘类读物,由张思之、江平、茅于轼、章诒和、贺卫方等先生担任学术顾问。文摘以"提升律师人生境界,提高律师业务水平"为宗旨,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编辑理念,博采众家之长,荟萃中外经典,选文突出思想性、国际性、前瞻性,在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享有较高声誉,赢得了一批稳定的读者群。  相似文献   

16.
陈秋兰 《中国律师》2014,(11):43-46
或许是缘于学生时代对知识孜孜以求;或许是缘于曾师从法学大家、耳濡目染的熏陶;或许是缘于在多年的执业生涯中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勤于笔耕,李晓斌虽然身为律师,却有着一种儒雅执着的书卷气,难怪江平教授称他为“学者型律师”。  相似文献   

17.
律师作为我国一个方兴未艾的职业.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让人看到了律师行业发展的美好前景。正如法学泰斗江平教授在评价律师时所称赞的那样:“律师兴则法治兴。律师亡则法治亡”。律师作为社会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必将在未来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舞台上展现出多姿多彩、举足轻重的一面,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司法与商事企业的改革与完善(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这是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在全国律协举办的公司法律实务高级培训班上的即席发言,曾引起了与会律师的极大兴趣。江平先生在发言中不仅对目前企业改革中的难题,作了前瞻性的分析,还介绍了与企业改革相关的几部法律的起草情况。应读者要求,本刊将连载江平先生的这次发言。本文根据录音稿整理,标题为编者所加。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给来自全国的律师讲讲商事企业与公司制度。产权明晰是企业改革的首要目标第一讲商事企业制度。我国的改革开放使企业的形态和有关企业的法律逐渐完善,或即将走向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了解我国企…  相似文献   

19.
律师幽默     
请律师出庭两个冤家路窄的人在大吵大闹。一个说:“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另一个说:“奉陪!”“我要把你告到最高法院!”“奉陪!”“我到地狱都要告你!”“这个……到时我会请律师出庭的!”从善如流柯孔德希:“律师先生,如果我在开庭前进一只肥鹅给法官,并附上我的名片,您认为会怎样?”律师:“您发疯了?您立刻会因为贿赂法官而输掉这场官司的!”开庭的结果是柯雅德希赢了这场官司。第二天,他得意地告诉律师,“我没听你的劝告,还是把鹅给了法官!”律师怀疑地说:“这不可能!”“可能的”!他解释过:“只是我把对手的名片…  相似文献   

20.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 !  “ WTO与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研讨会”组织者要我对本次研讨会作总结发言,实在不敢当。好在刚才贾午光司长已经较全面谈了,我只对讨论的主题谈几点感想和看法。   首先,我要感谢这次研讨会主办单位司法部律师公证司,全国律师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领导,感谢协办单位法学研究所《环球法律评论》编辑部和科华律师事务所。《环球法律评论》编辑部和科华律师事务所提出了召开此次研讨会的创意,这一创意得到了有关单位领导和全国律协的支持,使本次研讨会得以召开并获得成功,与会律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