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29至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英中协会主办的保释制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在此之前,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教授曾于2002年10月率团前往英国伦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这两次活动是该中心与英中协会合作的《保释制度研究》的内容之一。会上,来自英国的专家全面介绍了英国保释制度,与会代表在充分比较英国的保释制度与中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之异同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借鉴英国保释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此次会议对于推动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改革乃至司法改革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一、问…  相似文献   

2.
英国保释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02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与英中协会合作,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以及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组成保释制度考察代表团,前往英国伦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访问。英国保释制度取得的成功经验,对于走向刑事诉讼民主化的中国改进现行的司法制度而言,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一、英国保释制度概况(一)英国保释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践在英国,保释制度经过了很长的发展历程。目前,保释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此,英国学者阐述了保释制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两个深厚的…  相似文献   

3.
2013年9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办、河南省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及开封市检察学会承办的新刑事诉讼法实施评估暨第六届中美刑事司法实证研究方法研讨会在河南开封顺利举行.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内知名学府及美国维拉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实务界代表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2013年9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办、河南省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及开封市检察学会承办的新刑事诉讼法实施评估暨第六届中美刑事司法实证研究方法研讨会在河南开封顺利举行.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内知名学府及美国维拉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实务界代表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李楠 《中国律师》2003,(6):9-13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提供的数据,1993年至1999年全国政法机关每年超期羁押一直维持在5万至8万人之间,1999年达到84135人,2000年为73340人,2001年为66196人。虽然全国的人数在逐年下降。但各地的数字却不容乐观。重庆市在1997年超期羁押1278人,1998年超期羁押1593人,1999年超期羁押1826人,2000年超期羁押1846人,逐年上升。就取保候审而言,北京2001年取保比例为33%,2002年的比例为37%。以上数据证明,长期以来,取保候审、超期羁押已成为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痼疾,为加强人权保护,推进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中心、英中协会共同主办,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协办召开了以“英国保释制度、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措施的关系、目前超期羁押的现状与危害、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缺陷与出路、人保与财保措施的关系、借鉴保释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保释的程序设计及配套保障机制”为主题的“保释制度国际研讨会”,现将部分与会者的发言摘录如下,以飧读者。 ——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7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办,河南省驻马店市检察院与驻马店市中级法院、美国律师协会协办的"重罪案件庭审演示研讨会"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等院  相似文献   

7.
移植保释制度以取代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中的一种意见,然而从部分必须服从整体的系统论观点看,中国目前并不具备移植所需要的系统条件:没有保释制度赖以存在的宪政基础;刑事司法基本价值观念与英美法系不同;在刑事诉讼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无罪推定原则;我国的司法体制和刑事诉讼构造决定了在短期内难以建立保释制度的系统内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保释制度能否体现诉讼公正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审判》2012,(4):22-23
2012年2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和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的"两个证据规定"实施状况评估研讨会在海口成功举行。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9.
2004年7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中心、国家检察官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共同举办的“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在长春召开。来自检察机关、人民法院等实务部门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法学专家、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以“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为主题,着眼我国人权保障的时代要求,把握人本理念,凸显法治精神,就“被羁押人权利及其宪法地位”、“国际司法准则与我国羁押制度现状”、“公检法机关保障被羁押人权益的权力与责任”以及…  相似文献   

10.
华鹏 《中国律师》2003,(12):19-22
9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携手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主办、《中国律师》杂志社协办的中英“辩护律师权利保障与证据开示”案例研讨会在京召开。英方参会的法律专家罗伯特·西布鲁克先生(RobertSeabrook王室法律顾问)、布鲁斯·豪尔德先生(BruceHoulder王室法律顾问)和罗伯特·布朗先生(RobertBrown律师),通过对具体个案诉讼过程的演示,展示了犯罪嫌疑人和辩护律师在刑事案件审前的权益。中方来自全国人大法律工作委员会、全国律协、法院和检察系统、律师及刑法学研究领域的近70名知名专家和教授,在两…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 4月 2 6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研究中心、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和《中国律师》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司法独立 :司法制度改革的目标”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以及外地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共 5 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我国宪政体制下的司法、司法权与行政权”、“司法独立与审判独立”、“司法制度与司法公正”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次研讨会是国内第一次由宪法学者和诉讼法学者共同对我国司法制度进行的研讨 ,表明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不仅仅是诉讼领域的…  相似文献   

12.
在英美法国家刑事诉讼中,保释是被逮捕人或者被羁押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保释制度在保障公民权利,降低羁押率、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分析其与取保候审的本质差异有重要意义。从宏观和微观提出改革取保候审的建议,确立保释是原则,羁押是例外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制度 ,二者在制度理念、制度设计及制度运作上都相差很大。从这些差异中 ,我们可以看到二者不同的制度价值取向 ,可以看到中国的取保候审制度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司法实践中都与现代诉讼文明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 ,有必要将中国的取保候审制度改造成以人权保障理念为基础的保释制度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2月10日至11日,华东政法学院与英国瑞慈人权合作中心在上海联合举办了"中英少年司法保释研讨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司法工作者与英国学者、法官就中英少年保释制度的现状、应用中的障碍、保释风险评估及如何有效地提高保释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曾宪义教授致开幕词,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教授致词,作为主办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韩大元与《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刘桂明也在会上发言,祝贺大会召开。  相似文献   

16.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向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律师》杂志社共同举办的题为“司法公正:司法制度改革的目标——宪法学者与诉讼法学者的对话”的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学专家、学者、实务界的同志们、朋友们以及参加这次讨论会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欢迎! 公正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价值目标,更是司法的灵魂。目前,我国司法现状总的来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司法不公问题。造成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的原因很多,诸如法治建设时间不长,…  相似文献   

17.
20 0 4年 7月 2 4-2 5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中心、国家检察官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和吉林省人民检察院联合举办的“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在长春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司法实务界人士围绕“被羁押人权利及宪法地位”、“国际司法准则与我国羁押制度现状”、“公、检、法机关保障被羁押人权益的权力与责任”、“中国刑事羁押制度的重构”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研讨会上气氛热烈、观点纷呈 ,反映出与会者对羁押与人权问题的真切关注与审慎的求索 ,现将会议的主要内容及与会者观点综述如下 :一、被…  相似文献   

18.
李华鹏 《中国律师》2003,(10):82-84
作为中国律师界主流媒体的每位采编人员,与律师来往久了,不仅对法律、法规会从表面的关注上升到理性的思考,而且对公、检、法机关也会从有意或无意的道听途说变成刻意地深入了解与采访。记者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赵志建的访谈,正是出于此种情怀。早在今年3月29日中国由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英中协会主办、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下称东城检察院)协办的“保释制度研讨会”召开之前,记者对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在工作中的一些有益探索就已有所耳闻,但对消息的可信度有个问号。“保释制度研讨会”上,记者想就“…  相似文献   

19.
由本刊编辑部与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的司法制度改革论坛暨“锐意杯”司法制度改革有奖征文颁奖仪式于8月22日至8月24日在青岛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家琛出席会议并就司法改革问题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单独刊登),来自学术界、司法界的60多名法学专家和法官代表就法官与司法操作技术、司法独立的要素及保障、司法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等三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20.
自1988年新刑事诉讼法典通过之后,意大利刑事司法制度作为两大诉讼模式相混合的试验场受到了国际比较法学者们的持续关注。有学者甚至将意大利1988年刑事诉讼法改革称之为二十世纪比较刑事司法领域中最为引人瞩目的现象。意大利在1988年刑诉法典中吸收了部分对抗制因素,弱化了法官对庭审的主导权,限制法官审前接触案卷的范围,强调控辩双方对证据调查的积极作用。这种改革方式与我国1996年进行的庭审方式的改革如出一辙。由于两国改革中的某些相似之处,也出于对意大利混合式诉讼模式的浓厚兴趣,2004年6月,由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