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国人为原告,以日本政府及日本企业为被告、对因侵华战争中的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行为所造成的被害请求赔偿的诉讼——战后民间索赔诉讼,如今不仅在日本法院,在美国及被害者的中国本土法院都被相继提起。在中国人民法院提起的战后民间索赔诉讼,已有以日本企业为被告的2000年12月27日的强掳劳工·强制劳动案件,在向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目前还没有得到正式受理。此后的2002年,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的强掳劳工·强制劳动诉讼案件,直到2003年7月尚没有得到正式受理的消息。中国人民法院对战后民间索赔诉讼所持的态度,可以说除了…  相似文献   

2.
邢爱芬 《河北法学》2007,25(3):60-64
近年来,日军遗华化学武器致人伤亡事件不断发生,从1996年起中国受害者就开始在日本法院提起民间索赔诉讼,但迄今无一最终胜诉.民间赔偿不同于战争赔偿,中国受害者的民间索赔诉讼属日本未尽的战后责任问题,这不仅涉及受害者利益,而且关乎中日关系.2006年4月3日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在北京成立,开启了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国内诉讼程序.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应从各方面给受害者的索赔诉讼提供支持,包括尝试国际求偿.但这一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有赖于日本正确看待其侵略历史,彻底履行战争责任.  相似文献   

3.
吴意 《中国律师》2005,(3):34-34
2005年2月24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日本中国人战争被害赔偿请求事件辩护团在全国律协共同举行民间对日索赔工作报告会。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日友好协会、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均派人出席了会议。全国律协民间对日索赔诉讼工作指导小组成员参加会议。报告会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民间对日索赔诉讼工作指导小组组长于宁主持。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那波澜壮阔的画卷上记载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历史,也记载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恶。从1995年开始,中国律师和日本…  相似文献   

4.
吴意 《中国律师》2011,(11):23-26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尊重和维护人权成为国际社会的潮流。日本侵华战争的中国受害者及其家属在中日两国非政府组织和团体的支持下,纷纷拿起法律武器在日本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及关联企业认罪,向受害者道歉并进行损害赔偿。这类诉讼活动,在中国被称之为民间对日索赔诉讼,为受害人代理的大多为中日两国富有正义感的律师。  相似文献   

5.
《中国律师》2005,(9):7-7
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受害劳工今天终于可以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的支持下到日本进行诉讼,讨回正义与公道了。2005年8月22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在全国律协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向中国律师从事的民间对日索赔诉讼捐助30万元人民币,支持中国律师和侵华战争中的受害者到日本进行诉讼。在日本群岛县法院起诉日本鹿岛公司的中国劳工张智有、袁吉寿等人得到首批法律援助资金6万元,以支付去日本诉讼的交通费。这是中国民间对日索赔开展多年来,受害者第一次得到法律援助基金的支持。于宁会长说,中国律师从事的民间对日索…  相似文献   

6.
进入90年代以来,为数众多的战后补偿诉讼在我国提起,涉及历史和如何进行战后补偿的诉讼活跃地开展起来。十五年战争(指1931-1945年的战争——译注)的最大受害者是中国的民众。这些受害者们起来斗争.要求加雷舍本国(在劳工事件中还包含加害企业)谢罪和赔偿,除了先行一步的花岗事件斗争之外,是1991年以后的事。从1991年到1994年,战争受害者们向日本大使馆递交了诉状,要求日本政府谢罪和赔偿。对此,日本政府始终持无视g态度。这使得中国战争受害者们开始探寻委托日本律师在日g本的司法领域追究战争责任、要求谢罪和赔偿之路。1199…  相似文献   

7.
《中国律师》2002,(9):17-17
对日劳工索赔诉讼是因日本军队在二战期间所实施的违反国际法和人道原则的严重犯罪行为而遭受人身、财产、精神方面重大损失的各受害国的受害者其遗属,对加害者日本国政府及日本企业和其他日本组织所提起的,要求其承担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并承担其它民事法律责任的民事诉讼。近年来,国际范围内劳工对日索赔诉讼活动日益活跃,国际上已营造出了一个受害者个人向日本政府及相关企业要求赔偿的氛围。全国律协也专门成立了全国律协民间对日索赔诉讼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对中国律师代理的民间对日索赔诉讼工作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律师》2003,(9):40-40
中国律师开展对民间日索赔诉讼已经多年,由于所涉案件政治性强、法律难点多,目前仍有很多困难。继先前在日本起诉的数案以后,近年来,中国律师又尝试着在中国国内起诉。其中,涉及战争历史事实的南京厦淑琴名誉侵权案和河北劳工起诉日本企业案一直为人们关注。2003年7月28日下午,全国律协邀请著名法学家江平、王家福、刘海年,青年法学家孙宪忠就全国律协民间对日索赔工作指导小组提交的上述两案进行法律论证。论证会由全国律协副会长、对日民间索赔诉讼工作知道小组组长于宁主持,全国律协会长高宗泽、秘书长贾午光、副秘书长冯秀梅以及案件代…  相似文献   

9.
张新军 《中外法学》2008,(1):135-158
<正>2007年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在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诉讼中的西松建设案和中国公民"慰安妇"损害赔偿诉讼(第二个诉讼)两个终审判决中,均以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第5条放弃了中国公民个人的请求权(审理上的诉权)为由,做出该请求必须驳回的判断。同样是这一天,日本最高法院又以裁定而非判决的方式(不进入实体问题审查),驳回另外三件中国民间索赔诉讼的上告。  相似文献   

10.
随着7月19日细菌战诉讼二审败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对日本进行的26宗民间索赔诉讼案例,现在胜诉的仅有4宗,4:26,怎样看待这么低的胜诉率?民间对日索赔诉讼的法律障碍有哪些?怎样客观看待民间对日索赔诉讼?王工、莫纪宏、凌兵、管建强五论对日索赔诉讼。  相似文献   

11.
邢五一 《中国律师》2002,(10):78-79
中国的民间对日索赔诉讼开始于上个世纪末,目前已有各类索赔诉讼案在日本许多地方展开。以尾山宏、小野寺利孝为代表的300多名日本律师自愿结成的“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律师团”,免费代理中国受害者对日索赔的诉讼,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展开声援。借助媒体的传播,更多的中国受害者要求加入到诉讼行列,更多的中国律师出于民族义愤和对永久和平的追求也自愿加入到为战争受害者提供法律帮助的队伍中来。但是这类诉讼远比一般的涉外民事诉讼复杂,不仅涉及法律问题,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为了使日益增加的这类诉讼健康、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国内起诉:民间对日索赔的可行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间对日索赔诉讼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指因日本军队在二战期间所实施的违反国际法和人道原则的严重犯罪行为而遭受人身、财产、精神方面重大损失的各受害国的受害者或其遗属,对加害者日本国政府及日本企业和其他日本组织所提起的,要求其承担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并承担其它民事法律责任(如公开赔礼道歉)的民事诉讼。这类诉讼有的在日本国内,有的则在受害国或第三国进行,它在事实的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远较一般意义上的涉外民事诉讼复杂。不仅涉及法律问题,还牵涉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问题。为了保证诉讼活动能够健康、正确的开展,中…  相似文献   

13.
吴意 《中国律师》2002,(6):40-40
中国劳工集体诉讼案首次获胜2002年4月26日,日本东京时间1点10分(北京时间12时10分),二战期间在日中国劳工诉讼案在日本福冈地方法院有了一审判决:日本三井矿业将对当年在其企业的中国劳工每人赔偿1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70万元)。这是中国劳工集体诉讼案首次在日本获得部分胜诉。在日福冈中国劳工诉讼案始于2000年5月,原告是至今仍健在的15名二战期间中国在日劳工,被告是日本政府以及在福冈地区的日本三井矿业。经过两年的审理工作,上述判决结果在日本福冈地方法院开庭公布。而诉讼涉及日本政府及三井…  相似文献   

14.
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对日赔偿诉讼已历十载,仍无胜诉。受害者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在强势的日本政府和法院面前势单力薄,且经过十余年的诉讼奔波,在经济和身体上均已力不从心,一些人恐难以在有生之年看到公正的判决。鉴于日本对于侵略战争罪行的模糊认识和拒不承担民间赔偿的顽固立场,受害者可以积极寻求国际、国内的支持,通过种种有意义的索赔途径,迫使日本承担其不可推卸的民间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5.
一并提起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诉讼的几个问题陈黎明国家赔偿法对行政赔偿请求人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方式规定了两种,一是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二是在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简称一并诉讼)。所谓一并诉讼是指受害人在向人民法院提出确认行政机关及其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叶,日本侵略中国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国作为战争中的 胜利者却未得到任何赔偿,受害者个人请求赔偿的权利也迟迟未能行使。进入20世纪90年代 ,越来越多的中国受害者开始用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这些诉讼在日本、美国和中国内地展 开,但都遇到了共同的法律问题。日本律师高木喜孝参与中国战争受害者在日本的诉讼多年,对战后赔偿诉讼中所涉的国际 法问题颇有研究,写有不少专著。本文专为本刊所撰,希望能对从事这类诉讼的律师们有所 帮助。此文的刊出,得到了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秘书长、国际部主任冯秀梅和副主任宋芮的 支持,特此感谢。──编者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蓬勃兴起。中日建交时中国政府出于友好的目的放弃了对日战争索赔,但这并不影响个人的索赔权。对日民间诉讼究其实质是针对日本政府提起的国家赔偿诉讼,是有法律依据的,日本法院应依法公正审理。同时中国政府也应依据有关国际法规则积极介入,以妥善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18.
行政赔偿诉讼当事人对被告的行为是否合法发生争议,应由何机关适用何程序来确认?编辑同志:我们在学习国家赔偿法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赔偿请求人在提起诉讼时,仅提起行政赔偿诉讼,那么,当赔偿义务机关与赔偿请求人对赔偿义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是否违...  相似文献   

19.
石坚强  孙雪 《人民司法》2012,(24):97-100
【裁判要旨】赔偿请求人在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受理,其起诉期限按照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规定执行。因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赔偿,赔偿请求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应当符合该行为已被确认为违法的起诉条件;因行政机关的非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赔偿,赔偿请求人未经确认程序而直  相似文献   

20.
从国际法看日本国侵华战争的民间赔偿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9年 9月 2 2日 ,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对三起侵华战争的受害人提起的索赔诉讼作出了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这是日本司法部门首次对侵华战争的受害人提起的索赔诉讼作出的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 ,故而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笔者认为 ,对于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理由” ,有必要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剖析。一、侵略战争的性质与战争受害赔偿的范围在该判决的要旨书 (以下简称要旨书 )中 ,尽管对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给中国人民造成极度的损害这一历史事实及原告受到的悲惨遭遇予以承认 ,却认为战争导致的个人损害应通过国家间的和平条约及其他外交手段来解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