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在古巴的发展,历经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特殊时期"改革开放五个历史时期,"有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在形成;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道路、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判断当今时代特征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成果;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蒂思想、实行稳步的改革开放、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对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李洪林否定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观点,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是“灌输论”的奠基者;列宁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概念并系统阐述了“灌输论”的思想:当前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灌输论”有重要的意义;否定和反对“灌输论”其实质是否定和反对向广大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的方法,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地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科学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徐世杰 《理论探讨》2003,3(3):91-95
"三个代表"思想是我党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成果,是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的理论结晶."三个代表"思想处处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思想光芒.我们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俄共(布)处于执政党地位的条件下,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对包括党内民主、苏维埃民主和党际民主在内的民主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以政党为中心对这一探索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列宁的探索是富有开创性的,但由于列宁英年早逝且受当时条件的限制,这种探索还是初步的。列宁的理论与实践对当今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继续探索民主发展新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74年前,震撼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当前,在国际风云变幻之际,我们来纪念十月革命,就是要更高地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列宁所开创的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空前激化。帝国主义列强陷入瓜分世界的战争之中。西方的工人运动和东方的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伟大的列宁,适应新时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矛盾,根据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不平衡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列宁是继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他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在资本主义只有中等发展的俄国,领导和组织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开始变为现实。十月革命以后,他又领导苏联人民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巩固和建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在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先例的情况下,在国内外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大胆开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理论观点和付诸实践的方针政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年会于1992年12月30日在市委党校举行.上海理论界50多位同志与会. 这次年会讨论通过了研究会的修改章程和调整理事会班子等事项. 章程明确,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专家、学者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研究会的宗旨和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坚持理论同实践的统一,坚持"双百"方针,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实际的联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各种具体条件下的运用,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开展  相似文献   

9.
理论的价值的重要性决定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的重要性.高度的理论自觉、坚定的理论自信,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应有品质、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既表现出了高度的理论自觉,又表现出了坚定的理论自信,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两大理论成果,并以此为指导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直面新时期“四大考验”和“四大危机”,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创造性回答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方能克服危机、经受考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更广阔、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回答了当代中国如何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