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叶挺将军在恩施赵冬菊叶挺将军在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扣押,先后被囚禁、软禁于江西上绕、贵州息烽、广西桂林、四川重庆等地。面对蒋介石的亲自劝降,叶挺不为高官厚禄所动,坚持斗争。此时,在恩施主政的湖北省政府主席和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长官陈诚秉承...  相似文献   

2.
鄂西会战是抗日战争中著名的战役之一,并取得了重大胜利.会战既歼灭了日伪有生力量(据官方统计,鄂西一役,共毙伤敌官兵25718名,马1384匹,毁灭飞机45架,汽车75辆,船舶122艘,仓库5所),使鄂西广大国土未遭日寇铁蹄的蹂躏,又保住了陪都重庆的门户,它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影响极大.身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和湖北省政府主席之职的陈诚,是这一战役的最高指挥官,于战役的胜利有直接关系,在督率将士抗日守土方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1938年1月25日,南京国民政府根据"以战区司令长官兼辖区内省政府主席"的规定,任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兼任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宗仁随即由徐州到安徽临时省会六安就任,同时组建了第五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安徽分会(以下简称省动委会).该会对动员全省民众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冯玉祥将军字焕章,原名冯基善。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1882年生于河北青县兴集镇,原籍安徽巢县。行伍出身。早年曾任北洋陆军第十一师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及陆军检阅使。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将所部改组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抗战时期曾先后担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部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5.
1895年,刘文辉出生在四川。上有五位兄长,刘文辉排行第六,谓老幺。民同年问,刘氏家族出了3个军长8个师长15个旅长,2个省长、2个省主席和1个战区司令长官。刘义辉、刘湘为叔侄,是家族最耀眼的将晕。两人均先后担任过川军军长、四川省主席。两人又都参加过四川军阀的争斗,也受过蒋介石的拉拢或打压。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习近平主席心系基层,情系官兵,多次深入基层部队视察调研,第71集团军、海军机关、南部战区陆军机关、陆军第65集团军等地留下了习近平主席的足迹。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听党指挥、能打胜战、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全新的步伐。坚决贯彻政治建军,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培养新时代革命军人。全面实施改革强军,"脖子以下"改革启动,  相似文献   

7.
马明方,陕西米脂县人,1925年在陕西绥德师范就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陕北他历任党的区委书记、县委书记,特委代理书记,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省委书记,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等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先后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兼省人民政府主席、西北局第三书记、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副秘书长、财贸部部长,东北局第三书记等职。  相似文献   

8.
申喜平 《湘潮》2006,(8):26-30
1906年农历8月30日出生在湖南省邵东县周官桥乡司马冲村的左洪涛,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同年,左洪涛经恽代英、萧楚女介绍,加入青年军人同志会,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淞沪战场右翼军总指挥兼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张发奎,亲自出马拜访北伐时期的老友郭沫若,请求他襄助,组建一个类似北伐军部队的政治部。郭沫若会同周恩来、潘汉年、刘晓等,很快就召集了左洪涛、杜国庠等34人。由于组建政治部遭到蒋介石、陈诚的反对,张发奎遂将政治部改为战地服务团。蒋介石、陈诚仍认为“名堂”太大,最后将战地服务团…  相似文献   

9.
韩兢 《世纪风采》2008,(3):23-24
1994年2月,我去澳门看望原国民党军将领吕文贞先生。 吕文贞是先严韩练成在同防研究院时期的好友,曾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第十一战区参谋长、华北受降区北平前线指挥所主任、北平行营参谋长等职,陆军中将。1990年,出任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0.
1949年1月,国民党的张轸在河南信阳宣布独立,程潜在湖南逼蒋退位,白崇禧则在武汉以停止使用金圆券、扣留重庆运来的武器相要挟。1月21日,蒋介石迫于各方压力,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李上台后,表示接受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八项谈判条件,先后派出以邵力子、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使团前往北平,国共双方开始了和平谈判。在这次和谈的背后,还有一个秘密使团,往来于南京和北平之间,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使者名叫刘仲容。刘在抗日战争初期,曾作为国民党桂系的代表常驻延安,后任第五战区青年军团顾问、桂林行营参议等职。用毛泽东主席的话说,刘既是“桂系的亲信,又是中共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师昌绪,80岁,中国材料科学界泰斗;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主席团成员;1948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任教麻省理工学院,1955年回国;先后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职;曾是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他是我国材料联合会第一届主席,中国高温合金先驱,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科学家。  相似文献   

12.
域外     
《廉政瞭望》2010,(16):5-5
国际刑警组织前主席因受贿获刑15年 国际刑警组织前主席、南非警察前总监塞勒比8月3日因受贿罪名成立而获刑15年。塞勒比在2004年当选为国际刑警组织主席.他在2008年被指控从一名被定罪的罪犯处获得17万美元的款项,涉嫌贪污腐败而辞去主席一职。此前,他一直否认针对自己的指控。  相似文献   

13.
赤膊条条任去留,丈夫与世何所求?窃恐民气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续范亭(1893—1947)山西崞县(今原平)人。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任革命军山西远征队队长。后在国民军中工作,曾任国民第三军第六混成旅旅长及国民联军军事政治学校校长等职。1935年因痛恨国民党政府卖国投降政策,在南京中山陵剖腹自杀,遇救未死。西安事变后,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回山西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任国民党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新军暂一师师长。1939年后,历任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新军总指挥部总指挥、晋绥边区行署…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把退守台湾当作他最后一步棋 蒋介石把退守台湾当作他的最后一步棋。这步棋他早在1948年下半年就开始准备了。他任命正在台湾草山养病的陈诚为台湾省主席,撤换了台湾原来的省主席魏道明。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一年,陈仪担任了台湾问题调查委员会的主席。日本投降后,他来到台湾。试图在尽可能  相似文献   

15.
《党史纵览》2008,(4):56-56
卫立煌.1897年生于合肥.曾为孙中山卫士。北伐中.卫立煌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成为最年轻的“小营长”。1932年,蒋介石调集63万大军,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时任国民党军十四军军长的卫立煌与刘峙、顾祝同、蒋鼎文、陈诚,并称为蒋介石的“五虎上将”。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07,(4)
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于2007年1月28日晚在中国吉林省长春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宣布开幕。第六届亚冬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刘鹏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本届亚冬会办成一届成功的、别具魅力的冰雪体育盛会,办成37亿  相似文献   

17.
秦风 《党建文汇》2010,(3):38-38
假道入越等待转运 1949年7月.程潜和陈明仁在湖南起义,国民党政府决定派黄杰出任湖南省主席及湖南绥靖总司令和第一兵团司令官两项军职。对于此时的黄杰来说,他真正能做的,是把仍然忠于国民党的军队带出大陆。这项工作并不容易,自1949年8月起,白崇禧下辖华中战区部队第一、第三、第十、第十一、第十七,共五个兵团总计30万人开始南窜。高级将领中分为两派意见:黄杰和李品仙主张进入云南、广西,凭借西南天然地形继续作战;夏威、张淦、徐启明等人则主张直接进入海南岛。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郭沫若及冯乃超的指导下,在国民党抗日爱国将士的支持配合下,日本共产党旅华文学家鹿地亘、日本旅华女诗人绿川英子与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会重庆总部西南支部共同努力,利用重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桂南昆仑关血战前沿,在湖北恩施第六战区前线,在广东第七战区阵地,  相似文献   

19.
屈武(1898-1992),字经文,陕西渭南人.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2年夏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并加入进步组织共进社,任常务主席.1923年春,加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1928年被苏联当局逮捕,判刑流放.1938年回国,历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顾问处处长、立法委员、少将参议、中苏文化协会秘书长、陕西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等职.1941年皖南事变后,在重庆参与创建中国民主革命同盟.1945年10月,作为国民党中央赴新疆和谈代表团成员前往新疆,后任新疆省政府委员兼迪化市(今乌鲁木齐市)市长.1949年9月,参加新疆和平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新疆乌鲁木齐市市长,政务院副秘书长兼参事室副主任、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孙中山研究会名誉顾问等职.1950年再次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革第五届中央副主席,第六届代理主席、主席,第七届名誉主席.1992年病逝.  相似文献   

20.
刘瑞龙(1910-1988),江苏南通人,1926年加入共产主义共青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任中共南通中心县委书记。1930年参与领导苏北农民武装起义。创建红十四军。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长征.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刘瑞龙长期在安徽工作。先后任豫皖苏边区党委副书记、苏皖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中共淮北区党委副书记兼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北线后勤部政委、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农业委员会书记兼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政务院农业部副部长等职。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今年10月3日是刘瑞龙百年诞辰。本刊特开设专栏。以兹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