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灾害与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一 《中国减灾》1997,7(2):18-23
1灾害与经济的一般关系灾害与经济是一种逆向关系,后者常常受到前者的威胁和破坏。灾害越大,对经济的破坏则越大;经济越发展,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这已为人类历史所证实。据联合国统计,世界各国因灾害造成的损失每年约200~300亿美元,1991年为440亿美元,1994年世界保险业为自然灾害赔偿的损失为188亿美元。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美国约为0.6%,日本约为0.8%,中国约为2%,90年代以来,已占到3%~6%。我国是个多灾重灾的国家,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据统计,50~60年代每年约390亿元人…  相似文献   

2.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主要灾种之一,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持续超过一千亿元,因气象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约占整个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70%。  相似文献   

3.
来红州 《中国减灾》2005,(12):30-31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对于提高救灾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所设立的应急响应启动标准,是针时我国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出现的一次灾害过程而言的。  相似文献   

4.
延军平 《中国减灾》1992,2(3):30-32
一、陕西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1.自然环境的特点与灾害多发性陕西位于中国内陆中部,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与我国东部地区23个省区平均面积21.6万平方公里相差不大,具有代表性。陕西高原、山地比例8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9%,故山地灾害多,广大的黄土高原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09,(7):61-64
5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旱灾、洪涝和风雹灾害为主.部分地区还遭受了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总体而言,今年5月份我国灾情较近年同期偏轻。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08,(10):62-63
2008年9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台风、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为主,部分地区还遭受了旱灾、风雹和地震等自然灾害:据统计,9月份全国受灾人口2158万人,因灾死亡105人,失踪55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20.1万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14,(2):34-35
2013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地震、台风、干旱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给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按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启动自然灾害救助预警响应和应急响应.派出应急工作组协助指导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紧紧围绕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8.
今年10月8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发表电视讲话,对我国的减灾、救灾事业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呼吁全社会认识和把握自然灾害的发生特点和变化规律,提高全社会的灾害救助能力,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刊现予刊登。  相似文献   

9.
略论乡镇企业集中布局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测算,发达国家1820年至1950年间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系数高达+0.997。这表明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然而,我国建国以后直至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间,城市化的发展年平均增长仅0.28%,低于世界的年均0.4%的增长率。目前,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50%,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仅为33%。这并非我国工业化进程缓慢。1952年到1990年,我国工业增长了近65倍,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工业增长率。1952年与1990年相比,我国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比重下降了32.6个百分点,而农业劳动力占…  相似文献   

10.
正社区在灾前预防、灾中应急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当前国际减灾的研究热点和实践趋势之一,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的开展尤为重要。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如何有效应对灾害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被称为"自然灾害的博物馆",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损失重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地处东海之滨,是西风带天气系统和副热带系统交汇地区,加之省内地形复杂,造成气候多变,灾害天气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全国多灾重灾的省份之一。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中,浙江省有90%以上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在农业生产中因灾减产机率高达83.3%。据1995-2004年统计,累计减产粮食1368.4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0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台风、洪涝为主,部分地区还遭受了风雹、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等自然灾害。据统计,10月份全国受灾人口375.37万人,因灾死亡37人,失踪3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9.73万人.  相似文献   

13.
来红州 《中国减灾》2007,(11):12-13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可以说,自然灾害的严重性也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救灾工作,将其视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并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灾害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2,(6):1-1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70%以上的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成功应对自然灾害,有效降低灾害损失,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晓明 《中国减灾》2008,(11):15-15
在我国,山洪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十分频繁,每年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灾种。因此,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预防。  相似文献   

16.
王治国  王艳 《中国减灾》1995,5(1):42-45
川中丘陵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灾害的综合治理王治国,王艳(遂宁市市中区水土保持办公室)川中丘陵区,地跨84个县(区),土地总面积1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3%,人口641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61.1%,是我国典型农业为主的地区之一。一、川...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执行是解决公共政策问题的根本性环节.决定了公共政策方案能否疾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和范围。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森曾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作为一项特殊的公共政策.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能否实现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的政策目标.同样取决于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因此,以《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为例,从学理上分析影响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有效执行的要素.对完善国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推动地方灾害应急救助预案的执行无疑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08,(9):61-63
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8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地震、洪涝、台风为主,部分地区遭受了旱灾、风雹、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据统计,2008年8月份全国受灾人口4344.3万人,因灾死亡200人,失踪19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89.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570.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605.6千公顷:倒塌房屋10.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08.1亿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08,(7):62-64
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6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为主,部分地区遭受了旱灾、台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据统计,6月份全国受灾人口4580.9万人,因灾死亡283人,失踪39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76.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541.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14.4千公顷:倒塌房屋16.5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33.7亿元。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有效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是各级人民政府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