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到民工,人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一幅情景:破旧的衣衫,迷惘的眼神,为了养家糊口在城市里四处奔波……然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民工(有人把他们叫做“80后民工”)的观念与老一代民工完全不同,他们中以“出来挣钱”为主要目的的只占18.2%,外出务工动因是“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想到外面玩玩”、“学一门技术”、“在家乡没意思”、“羡慕城市生活”、“外出能够享受现代生活”的人共占到71.4%。  相似文献   

2.
此情难寄     
此情难寄刘高贵在家乡经常听到这类消息:某某火车站挤满了外出打工的农民,人满为患;某某城市、滞留了过剩的民工,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等等,似乎生活又一次对乡下人板起了面了L……开的一颗心讲比平静针作那滚滚的人潮里,有我眼含热望的好乡亲;就在城市那豪华的屋...  相似文献   

3.
春节来临,又到“民工”返乡时,城市中的很多行业随之将出现“真空地带”,民工“退潮”波及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抛妻别子,远离贫穷的故土,来到熙熙攘攘的城市,从事最脏、最苦、最累的活儿;炎炎烈日下、烈烈冬风中,他们辛勤劳作,并食宿在这个城市最肮脏和混乱的角落,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他们就是生活在城市社会最底层的民工。本来,"年关"对于民工来说应该是最开心的日子,外出打工已  相似文献   

5.
吴葆  永峰 《人大建设》2003,(8):10-11
今年春节前夕,《大河报》上登载一则消息:《35名民工依法讨工钱》,说的是在温县南张羌镇一砖窑打工的四川民工赵本群及34名同乡依法维权,状告砖窑老板拒付工钱的事。温县人民法院赵堡镇法庭于1月7日下午当庭宣判砖窑老板任大贵支付35位四川民工6.3万元。接到判决书,民工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教育意义,特地前往采访。下面就是我了解到的一些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6.
“东镇民工”系列调查之二:求职与报酬民工在流动中直接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工作好不好找?工资怎么样?这两个问题,正代表了劳动力市场的两个基本内容,第一个是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再一个是劳动力的价格。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是民工们进入城市社会的第一个环节。市场形...  相似文献   

7.
《今日上海》2008,(4):40-41
最近浙江的一项涵盖全国40个具有代表性城市的1万多家企业和2万多名蓝领工人的调查表明,但长三角打工的农民工有72%希望继续留在江浙地区;而这一比例,在环渤海地区是68.8%;在珠三角为51.3%;在中西部地区仪为18.2%。这组数据透露出,长三角的用工环境和薪资待遇更接近民工的期望值,企业对民工的关心与照顾让大部分民工选择了留下。  相似文献   

8.
猴年到来之前,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拖欠问题的普遍存在,终于使人们看到,拖欠民工工资问题从根本上讲并非雇佣民工的人的道德问题,而是“民工”这样一种特殊社会身份所造成的经济问题。从制度设计上看,民工很难在城市中有效地主张自己的权利,城市的各种社会建制基本没有向民工开放,相反,他们往往被歧视性的地方性法规所约束。一个市民往往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城市政府保障他们的权益,而民工不会。民工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取消城市中对民工的各种歧视性待遇。必须在制度上确认:工作在城市的民工有向城市政府…  相似文献   

9.
酸甜苦辣话民工帅兵上海几乎所有的建筑工地都有民工。民工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来自农村,干着重体力的活儿,在他们手中,幢幢大楼广厦拔地而起。他们给城市带来了繁荣。报载,今日上海已有30余万民工活跃在各施工工地。这是一个庞大的数目。开发热带来了建设热。脸...  相似文献   

10.
城市流动民工社会角色变迁与违法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民工由农村进入城市自然带来社会角色的变迁。表现在:社会身份的双重性,社会地位的不稳定性和社会角色的失范性。流动民工在社会角色变迁过程中出现差异、冲突和失范是其违法犯罪的主要症结。因此,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促进流动民工社会角色的调适过程,需采取以下措施:加大组织管理工作的力度,提高流动民工的素质,完善流动民工的社会权益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小保: 春节前夕,我所在的建筑公司为防止民工回家过年后不再回去上班,未经民工同意,私自扣下每位民工1000元的工资,并由公司出具了一份欠条。欠条中规定该工资在回公司上班之日立即结清;如果不回公司上班,则该工资不再支付。我们中有的人说很合理,有的人说违法了。  相似文献   

12.
邓瑾 《公民导刊》2004,(3):37-39
2月中旬,天下着蒙蒙细雨,我在南岸区一个车站里,见一群背包提桶的民工坐在地上等人,便上前搭讪。据一民工介绍,他们在这儿的工程完工了,正迁往下一个工地,民工用手一指:“不远,就在前边1里路左右。”顺着民工手指的方向,一排冒着袅袅炊烟的工棚映入了记者的视线。  相似文献   

13.
民工的城市适应是一个需要迫切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结合案例资料,通过全面描述新生代民工城市生活状况,从场域惯习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新生代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在此基础上认为,新生代民工的城市适应就是其习性的调整与其所在的场域相互匹配、相互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时代潮》2003,(6)
“农民兄弟要牢记……手脚不净要犯事”? 在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0周年之际,北京许多媒体不约而同以赞赏口吻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为配合活动,一个区文化馆组织了民工学雷锋公益活动,活动内容有民工朗诵雷锋日记、诗篇、民工四人快板《我为首都盖大楼》等.其中被媒体大肆炒作的.则是  相似文献   

15.
区隔、冲突与融入——民工对都市生活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万青 《前沿》2009,(1):131-135
进城农民对都市生活的适应,呈现出阶段性特点,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区隔——民工重建自己熟悉的生活社区;由于城市对民工的排斥,第二阶段的特点更多的是失范与冲突。而第三阶段,应该是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取消种种壁垒,使进城农民真正地融入城市,完成市民化。  相似文献   

16.
从本世纪一直到下世纪初,中国农民流动和演化的规模、速度都是全球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一点从春节前后中国交通的二次客运高峰不难窥见一斑。本月即将到来的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最喜庆的传统节日,依习俗,出门在外的人们是要回家团圆的。这其中,就包括为数4500-8000万之巨的城市打工的农民。在节前的“回乡”大潮中,你可以看到,民工的行囊里装着人民币,在异乡的酸甜苦辣和见识以及学到的技术;而在节后的“返城”洪流中,你可以看到,民工们的脸上充满着希望。在4500-8000万在城市打工的农民远不是中国农民流动和演化的全部。4.52亿…  相似文献   

17.
背靠太行,面对黄河,长长的沁水贯穿全境,这里是像北的新兴城市——沁阳。“南关部队!南关部队!我是人武部政委王耀进。眼下,北环路扩建工程进入关键阶段,两台压路机坏广~台,上干民工窝在这里,请你们火速增援!”“我是南关部队。压路机马上就到,请你们坚持五分钟!”五分钟刚过,压路机隆隆开来了……经济建设,以分以秒计算,这便是沁阳数十万军民的“双拥效应”;而感情纽带,一年复一年,~代传一代,这便是沁阳这片热土的军魂民魄。在沁阳,既有一个个英雄壮举,又有数不清的凡人小事,构成了~幅又一幅朴实而壮美的“双拥图…  相似文献   

18.
企业和民工的“双转移” 每逢春节前后,浙江企业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工。近两年来,民工荒使得企业受伤不浅。“以前是一个岗位四个民工抢,现在反过来了,是一个民工四个岗位抢”,一位人力专家如此形容浙江民工紧张程度。最近,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针对当前企业“招工难”情况进行了分析。宁波、湖州、嘉兴、衢州和舟山等五个城市求人倍牢(岗位需求与求职人数比)明显上升,杭州市求人倍率最高,达到3.82。也就是说,1个求职者对应有3.82个岗位需求。  相似文献   

19.
关注"民工"的社会地位与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民工”中主要是青年,他们也有城市青年一样的梦想。城市里有很多新奇的东西是他们向往的,或者是想尝试的。正是“民工”这股力量,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推动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丰富了城市的生活。“民工”,他们工作之余在干什么,想什么,国家及社会各方面都应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丛荣秀  于连恒 《春秋》2016,(1):28-29
我叫于连恒,威海市环翠区温泉镇西崮村人,我这一辈子最难忘的是“出夫(解放战争时期派出民工支援前线叫‘出夫’,也叫‘出民夫’)”那些事,虽然已经过去60多年了,但一想起来就好像过电影一样显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