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周期和全球金融霸权两个大的层次上对当前金融危机起源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可以看出,这次危机是由积重难返的三十年保守主义政策和二战后美国不断强化的霸权逻辑共同作用使然,这体现着美国特有的周期危机和霸权悖论。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秉承"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精髓,运用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等关键技术,提供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在线理财等金融服务。文章介绍了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及其制度设计,并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竞争态势,剖析影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风险类型及其状况,重点提出大力推动深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秉承“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精髓,运用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等关键技术,提供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在线理财等金融服务。文章介绍了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及其制度设计,并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竞争态势,剖析影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风险类型及其状况,重点提出大力推动深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金融霸权与中国金融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互动必然会进一步加强。在美国金融霸权主导下的国际金融体系中,我国必须在金融开放过程中始终坚持金融主权,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美国金融霸权,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行业之间相互渗透,互联网金融日益成为传统金融之外非常重要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及新兴业态,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国互联网金融实践快速发展,但互联网金融理论体系不够成熟,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借助于互联网络,文化霸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以各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霸权问题愈发凸显出来,它们把借助互联网从事的文化霸权作为国家战略的一种重要资源,以实现对他国的控制.对网络文化霸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增强对各类网络文化的辨别力以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跨国公司在推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成为全球政治的重要行为体,是美国借民主输出谋求全球霸权战略、主导世界秩序、维持和巩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推动美国意识形态国际化、促使社会主义和平演变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新载体和重要工具。冷战后跨国公司在美国对华民主输出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在输出民主中的角色从自为逐渐走向自觉,出现了鼓吹互联网自由等新动向,但其对华民主输出具有虚伪性、有限性和复杂性,我们应在正确评析其作用的基础上,做好抵御意识形态渗透工作。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长尾客户、碎片化理财和大数据预测方面,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具有比较优势,会引起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在理财产品互联网销售渠道、中小微企业贷款、消费信贷和第三方支付四个方面对传统商业银行形成挤占。根据互联网金融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现有模式,可从P2P网贷平台、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和大数据金融平台三条路径进行优化和修正。互联网与传统金融要加强融合,借助线上数据挖掘和线下部门信息辅助决策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政府应尽早出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世界的主题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决,最后以东方社会主义集团的解体宣告了一个历史性的结局. 21世纪世界的新格局将是如何?就是美国单极霸权统治之下的全球一体化了吗?20世纪的最后十年短暂地显露了这样一个前景,即全球化、普遍繁荣、技术进步、民主第三波,整个世界似乎都在朝着美国所希望的样子发展,乐观昂扬的情绪在全球范围内洋溢.  相似文献   

10.
黄震 《求知》2014,(9):60-62
<正>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活动,互联网金融最早出现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较为成熟的美英等国,起初只是一种事实形态。自2013年以来,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即时通信、社交媒体等技术创新的综合驱动下,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异军突起,迅速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之中。在此背景下,加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是我国乃至全球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道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临近世纪之交,美国加紧了推行霸权战略的步伐,北约东扩和战略新概念出台、打击南联盟和伊拉克,都是推行霸权战略的重要步骤。与此同时,美国抓紧为推行霸权战略制造理论依据。1998年底,美国公布了"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该报告除了宣称在对世纪即将到来之时,美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力量",拥有领导世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仍将加强安全、促进经济繁荣和推动海外民主作为外交的三大支柱外,还特别将"领导世界的责任"与"全球一体化"联系起来。时隔不久,1999年2月,克林顿阐述了美国21世纪的外交战略构想,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要以全球…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和产业链系统的信用融资方式,能够利用供应链核心企业信用延伸共享优势全链条打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效提高金融保障的可获得性,降低涉农金融运行的风险。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主要通过相对有效的征信系统和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向农业供应链成员提供信贷融资服务,以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特别是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金融有效供给的重要支撑。在归纳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内涵及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意义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在支持"三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兰政 《侨园》2012,(4):20
美国牵头对伊朗、叙利亚实施严厉制裁和战争威胁的根本原因是美元及美元赤字,并非因为核武器和人道主义.当今世界有美元结算就有美元赤字,有美元赤字就产生霸权,维护霸权就产生战争,制裁也是一种战争,战争导致世界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 最近几个月,继伊拉克、利比亚之后,中东伊朗、叙利亚发生的危机又牢牢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引起世界各国的忧虑.美、以利用制裁和战争高调威胁伊科,欧盟、海和会、美国极力施压叙利亚,这一切的根源都是为了维护美元的霸主地位,维护美国的赤字经济.  相似文献   

14.
武海宝 《理论与改革》2022,(4):61-71+16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由美国所开创并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遭遇了严重的危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金融垄断资本是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基础。美国新自由主义是美国金融垄断资本进行统治的一套社会制度、政策体系和意识形态。美国金融垄断资本积累有其上升期和下降期,二者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界。当金融垄断资本处于积累的上升期时,新自由主义在美国兴起发展,高歌猛进,成为推动金融全球化的普世价值;当金融垄断资本处于积累下降期时,新自由主义也遭遇危机,并向右翼民粹主义转化。右翼民粹主义是美国新自由主义发展出的一种更加反动的形态,是新自由主义由衰落而走向解体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江涌 《瞭望》2007,(38)
世界银行统计,近二十多年来全球共发生大小金融危机108次,而盲目金融开放的国家或地区近乎无一幸免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在2000年1月召集75位金融和政治专家推演了一场未来战争,模拟美国金融系统的崩溃过程。模拟参战的不是一般的将军与士兵,而是各国央行主管、财政部长和金融市场交易员。最后的结论是:经济和金融问题对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不亚于炸弹和导弹。  相似文献   

16.
美国人约翰珀金斯撰写了《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一书,揭示了美国如何通过“经济手段”破坏他国经济安全、致使他国屈服的秘密。正如这本书的作者约翰珀金斯作为一个“经济杀手”所亲历的那样,他们披着经济学家、银行家、国际金融顾问之类的合法外衣。其实却肩负着建立美国全球霸权的战略任务,其目标是以经济手段操纵别国——“经济杀手”通过贿赂、色情、威胁敲诈甚至暗杀等手段,拉拢、控制别国的政治经济精英;蓄意作出错误的宏观经济分析和产业投资建议,诱骗发展中国家落入预设的经济陷阱,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和自然资源,通过欺骗手段让成万亿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巩固、扩大美国在全球的经济、政治和军事霸权。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文化霸权对中国文化建设的警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文化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形成了强大的文化霸权,它以柔性的手段,披着合法性的外衣,在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不遗余力地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美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利益。中国文化在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反对并高度警惕美国的文化霸权,积极发展中国的文化力量,提高中国的文化力和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背景下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复杂适应系统。加强互联网金融主体之间互动学习、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监管体系以及健全征信体系等措施有助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贺军 《理论参考》2009,(12):51-52
全球压力下中国在减排问题上无可回避 在全球经济受到金融海啸重创之后,低碳经济浪潮正在兴起。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对于推动低碳经济浪潮至关重要:一是美国选择以新能源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政策。美国的政策在全世界掀起了新能源经济的浪潮。二是哥本哈根会议将对全球的碳减排形成新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吴庆才 《党政论坛》2012,(22):49-49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最近出版新著《战略远见:美国与全球权力危机》,该书对超级大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六大优势仍可维持美国霸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