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可能从更加广阔、更加全面的视角,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来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有四个鲜明特点,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四个方面的重要贡献;在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Visitors to the Jianchuan Museum Cluster in Anren Town,Dayi County,Sichuan Province walk among statues of soldiers on the square in front of the museum on September 3,2014,the69th anniversary of China’s victory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中,苏联倡导集体安全政策,试图与英法共同遏制德国的对外扩张,但屡遭挫折。1939年,苏英法三国莫斯科谈判的失败迫使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二战期间,苏联极力维护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忠实履行自己的义务,在美英等国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的情况下承担抗击德军的重任,并在构建战后世界格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从维护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苏联在二战中推行的外交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英国工党政府先后掀起两次国有化高潮。战后国有化运动是英国工党“社会主义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国二战后形成的“共识政治”的产物。国有化加重了“英国病”,造成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和工业关系的紧张。1979年5月上台的撒切尔政府,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试图摒弃凯恩斯主义,从而开始了举世瞩目的“撒切尔革命”。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日本从一个“国家赤字,企业赤字,家庭赤字”的废墟状态中迅速恢复过来,通过一系列改革一跃成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经济大国,令世人瞩目。对于一个自然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而言,人力资源是日本最重要的资源,在日本经济起飞的过程中,日本教育制度的改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第一次改革:从“美式教育”到实用主义教育  战后初期,驻日美军最高司令部依照美国的教育模式强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开始了第一次教育改革:首先发布四项命令,第一《关于日本教育体制的管理政策的命令》;…  相似文献   

6.
杨正辉 《湖湘论坛》2005,18(5):8-10
中国抗日战争是半个世纪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场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抗日战场不但打破了日本“北进”的战略,而且迟滞了日本“南进”的计划,有力地支援了苏联卫国战争和美英盟军对日作战,从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具有许多传统的或“古典”的多极格局所不曾具有的新的特点。如何分析这些特点,是准确判断和把握冷战后世界格局的性质及其发展趋势的重要关键。 “一超”无力构筑单极世界 冷战结束之后,由于前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了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全球战略力量对比处于一种严重失衡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世界出现了所谓的“单极世界”理论,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正在向单极格局演变,美国领导世界是当今国际政治的基本特点。 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确实拥有目前世界上最雄厚的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军事机器和最…  相似文献   

8.
战后德日两国对那场侵略战争的态度大相径庭.综其的因,主要在于:两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各不相同;战后盟国对两国战争罪责清算程度很不一样;两国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截然不同;两国侵略历史及其所受国内外机制掣肘有所差异.通过反省和赔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而日本的倒行逆施却不断遭到国际社会的经列谴责.日本只有以史为鉴,效法德国,才能取信于国际社会,确保走和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中国人民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的历史性贡献,正视日本军国主义曾经给我国及亚太地区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牢记历史,反对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和美化侵略战争,警惕军国主义势力东山再起,与各国人民一道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出于实现其“全球战略”的需要 ,扶植日本发展军事力量 ;日本在吉田茂战略思想的基础上 ,亦确立了渐进式扩军路线。以 195 0年朝鲜战争为契机 ,日本由组建“国家警察预备队”而迈出重整军备的第一步 ,至 196 0年前 ,日陆上、海上、航空自卫队已具规模 ,完成了三军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一战华工对五四运动重要作用鲜为人知.五四爆发直接原因即战胜国交涉失败,中国作为战胜国的主要依据就是14万多青年华工赴欧洲参战的特殊贡献.五四前夕青年华工的各种爱国举动和捐款行动,表现出高涨的爱国觉悟和热情.青年华工对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直接施加压力,迫使其不敢在和约上签字,成为五四运动重大胜利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重要标志即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登上政治舞台,一战华工成为首推力量.五四流行口号劳工神圣就源于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对一战华工的积极看法,使青年先驱者认识到工农民众的伟大力量,进而开辟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新路.  相似文献   

12.
东欧民族主义是影响战后东欧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东欧国家与苏联关系的一个重大变量。笔者认为,东欧国家的民族主义对东欧剧变的影响十分巨大,同时也影响着东欧国家的转型和未来前景。本文主要论述战后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民族主义倾向的来由、发展以及对东欧剧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巴尔干国家的武装抵抗运动,起自1939年4月上旬意大利侵占阿尔巴尼亚,迄于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至1945年5月苏军攻占柏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多样性特点,体现了小国在大国战略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正义战胜邪恶、文明战胜野蛮,牺牲最为惨重的一次战争.65年来的世界历史也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世界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换来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15.
二战中罗斯福奉行"先欧后亚" 战略之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中罗斯福奉行的"先欧后亚"战略,既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具体体现,又反映了国际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同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为该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上都带有近代意义的反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是空前的,对中国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改变也是深刻的,所谓痛苦的升华与认识的深化常常同步。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首当其冲,他耳中梦中,看到的是“海水沸腾”,听到的是“炮声隆隆”,强有力地改变着他对世界的看法和思维方式。甲午战争后康有为世界观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社会思想结构的震荡与重组,它至少包括三个思想层次,即时代变革意识、世界竞争意识和民族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17.
2005年5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和南京政治学院主办的“全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政治学院隆重召开。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总政治部领导、军事科学院领导、抗战老战士代表、南京军区领导、江苏省委领导及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解放军报社、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南京日报、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此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260篇,经专家评审,共邀请军队和地方70余位作者参加会议。大会高唱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围绕总结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和深刻教训,肯定中国抗日战争的…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的历史教训中,以法西斯为表现形式的极端主义和以绥靖政策为表现形式的民族利己主义是促发战争的两个主要因素,战争所暴露的社会病灶也是当前危害人类集体安全的重要根源。为了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需要以世界历史的尺度总结二战教训。  相似文献   

19.
英美两国不仅存在相同的政治制度,而且有着共同的传统和价值观念。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采取了一致行动,两者的关系一直到战后都非常密切。但是,双方在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着矛盾。一战后世界局势,特别是欧洲局势的变化,引起英国的不安。早在二战中,英国就抛出了“三环外交”政策,第一环就是建立英美特殊关系,把美国看成是重建英国国际地位的得力救星,企图借美国的力量来提高自己的身份,从而凌驾于衰败的欧洲之上。丘吉尔认为,英国只有依靠美国才有可能克服战后经济和政治上的困难,呼吁要保持“英美的特殊关系”,并提出重建欧洲大家庭,以增强…  相似文献   

20.
<正>When the Soviet Union disintegrated, Russia inherited its “one-vote veto” status on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as well as most of the Soviet territory, overseas assets and debts. At the same time, Russia was also left with the great power and historical leanings of the former state, as well as the promises, grievances and hatreds surrounding the diss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