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善于把毛泽东诗词信手拈来,出神入化地妥帖引用,引导人们坚守和共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其中引用频率最高的毛泽东诗句,主要集中在坚持"人间正道"的初心使命、"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和"拒腐蚀、永不沾"的浩然正气等内容。在新时代,以毛泽东独特的诗化语言和精神力量引领我们深刻感悟毛泽东诗词的文化意象和精神意境,有利于坚守和共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强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极力同错误路线作斗争、同质疑论调作斗争、同封锁围困作斗争、同低潮逆境作斗争,成功开辟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和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毛泽东的革命斗争展现出坚持真理、胸怀大局、克敌制胜、英勇无畏等共产党人的优秀特质。研究、回顾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的实践成就与内在特征,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弘扬伟大斗争精神,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胜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蕴涵于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美更是丰厚无比,令人心动神摇,激情洋溢.  相似文献   

4.
周杭生 《党政论坛》2009,(10):26-26
胡乔木长期担任毛泽东的秘书,和毛泽东在诗词方面有交往。毛泽东的不少作品都曾反复向诗家,包括胡乔木征求修改意见。对于胡乔木写的诗词,毛泽东给予热情指导、精心修改。胡乔木曾感言:凡经毛泽东修改过的诗词“实有点铁成金、出奇制胜之妙”。  相似文献   

5.
苏芸  司徒杰 《学理论》2010,(18):171-173,183
本文试通过毛泽东诗词初稿和定稿的对比分析,及揭示领袖、统帅身份对战事诗词创作的影响,探讨毛泽东战事诗词的史学价值和艺术特色,以观其在中国战事诗词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知识渊博,文学功底深厚,胸有诗词无数。他经常在讲话时针对实际,把诗词和一些经典文学名句改动一些字词,使效果出神入化,幽默深刻。活用诗词,析事说理,是毛泽东讲话的一大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7.
龙云 《理论导刊》2001,(10):49-52
毛泽东是一位革命家、政治家。毛泽东又是一位诗人。作为一个职业革命家,一生戎马,日理万机,为何还能创造出从内容到形式雄浑卓拔的诗词呢很多人震惊于这一现象,以致研究毛泽东诗词成为一门显学。据粗略统计,“从1957年至今,我国公开和内部出版的毛泽东诗词研究专著已有300多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有2200余篇,不仅如此,近几年出版的部分毛泽东诗词研究著作的印数都相当可观,多数在万册左右,甚至达到10万册,以至更多,在出版界竞争相当激烈的90年代,毛泽东诗词研究专著的印数如此之高,委实令人欢欣鼓舞,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黄金旺 《党政论坛》2008,(16):26-26
毛泽东知识渊博,文学功底深厚,胸有诗词无数。他经常在讲话时针对实际,把诗词和一些经典文学名句改动一些字词,使效果出神入化,幽默深刻。活用诗词,析事说理,是毛泽东讲话的一大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构成诗的审美意境的重要元素,极具审美感染力.毛泽东诗词中创造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意象,特别是在"红旗"这一物象上他倾注了大量的笔墨和情感,使之具有了独特的意象美.统观毛泽东诗词中的"红旗"意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审美特征:象征美、动态美、情感美、色彩美.这些审美特征使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水平和审美意境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0.
建党先驱们建党思想的历史精华所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把解决党怎么样领导中国革命的问题作为历史的立足点。青年毛泽东作为党的创建者之一,非常关注建党精神的历史聚焦。从1926年9月主持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编辑《农民问题丛刊》到1927年3月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一直将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目光聚焦于党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大革命的失败更加坚定青年毛泽东的历史思考,强调“着重思想建党”并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突破若干现成结论,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道路引领伟大建党精神,使其焕发生命活力和斗争伟力。  相似文献   

11.
正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9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斗争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井冈山斗争中创造的优秀革命文化,也是激发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井冈山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4)
中华经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丰富的诗词蕴含着崇高思想、美德节气,铸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中华经典诗词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的源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提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要对群众负责。学习领悟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观点,发挥广大群众在反对腐败斗争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构筑反腐倡廉的熔炉,取得反腐倡康斗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多次引用和阐释毛泽东诗词中的名篇佳句,抒发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的航天梦想。习近平赞扬航天人“敢上九天揽月”的创新创造,激励航天人弘扬载人航天精神;褒奖航天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鼓舞航天人勇于追逐航天梦想;赞美“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英雄气概,指引航天人勇于攀登航天高峰。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在古典文学欣赏和诗词创作方面也有着精深的造诣。在与同志、朋友和亲人交流思想的时候,他往往能够恰到好处地引用前人佳句或自己创作诗词,以诗通心声,入情入理。而毛泽东赠诗的对象,大都是在古典文学方面有根底、有兴趣的人。这样,诗通心声就愈发显得亲切婉转、简约有力,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一些名望很高的文人学者,毛泽东通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诗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 ,毛泽东诗词对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沿袭、借用、复归 ,而是有选择的吸取 ,吸取中有创新 ,是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的整合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补充 ,故而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延伸性、创造性的继承。文章从毛泽东诗词的内容、艺术风格、艺术表达方面具体论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11)
毛泽东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许多优秀精神的进一步提炼和高度概括。将毛泽东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精神培育,既要深刻把握毛泽东精神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讲清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也要让学生充分认识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早已家喻户晓,是毛泽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诗词之一。几十年来,《清平乐·六盘山》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并把这首词作为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特别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这首词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指挥红军翻越六盘山时写的。其实,《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的最初形式,并不是现在人们诵读的样式,而是以自由体歌谣——《长征谣》的形式出现的。  相似文献   

19.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在新时代依然具有极其丰富的时代内涵。新时代下将井冈山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要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依托校园文化为载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7)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重要法宝。本文围绕培养党员干部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研究,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党史与新时代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实践,明确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提出干部教育培训突出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