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 波兰是东欧诸国中最早实行私有化的国家。早在1988年,当“私有化”在一些国家还是个新名词,许多人对它的概念还模糊不清的时候,波兰对于要不要把私有化作为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则,作为改变所有制关系的主要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公众大讨论。尽管在此之前“私有化”在波兰也是个禁词。直到1989年波兰改换了政权之后,私有化问题被正式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私有化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该年9月份起,波兰开始实  相似文献   

2.
1989年底以来,为了消除中央计划管理体制带来的种种弊端,东欧各国政府相继提出并推行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纲领。企图通过“奇方妙药”的经济私有化,短期内实现体制转换,轻而易举地享受西方的金钱和繁荣。东欧国有企业私有化分为“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两种。“小私有化”是指商业、服务业、  相似文献   

3.
按照多年流行的观点,社会主义原则与私有化是格格不入的。但是,苏联在目前的改革中却明确提出了私有化问题,声称私有化与社会主义原则并不矛盾。例如,沙塔林在去年12月29日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说“我头脑中的社会主义概念就是要实行财产私有、企业经营自由、实行市场经济。”由此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苏联为什么改变了对待私有化的一贯态度?苏联的私有化到底是什么含义?它在体制改革中起什么作用?对于私有化的概念,苏联国内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官方  相似文献   

4.
东欧巨变之前,匈牙利就已孕育着私营经济成份,而且,私营经济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但是,私有化作为匈牙利政府决定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的一项独立的重要计划只不过近二年的事。匈牙利负责实施私有化的专门机构是“国家财产局”。该机构受政府直接控制。1990年9月中旬,“国家财产局”宣布了五年私有化计划。在这五年期间匈牙利好大部分的经济成份将变成私营性质。私有化计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0年9月到  相似文献   

5.
捷克经济改革的设计者和推行者是财政部长克劳斯。他主张激进而迅速的变革,尽快建立市场经济,即使暂时造成大量失业和高通货膨胀也在所不惜。克劳斯的主张得到了捷多数人的支持,联邦议会通过了以他的激进观点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如“经济改革纲要”、“财产归还法”、“小私有化法”、“大私有化法”、“土地法”、“外汇法”、“价格法”、“税  相似文献   

6.
在东欧各国中,波兰是第一个推翻现实社会主义并最先宣布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自1990年1月起贯彻著名的“休克疗法”纲领两年多来,波兰正在步履蹒跚地向市场经济过渡。截至目前,波兰已全面放开物价,大幅度削减财政补贴,政府设置了所有制改造部,推行国营企业私有化,包括“小私有化”和“全面私有化”,取消了中央计划,把中央计划署的职能改变为经济预测性。改革了税收制度,建立市场经济所必需的银行体制,如信贷制度和开办证券交易所,把兹罗提变成国内可兑换货币,消灭了外汇的黑市交易。对外,一方面寻求西方  相似文献   

7.
推行私有化债券是俄罗斯实行私有化的主要手段。按俄罗斯学者的观点,私有化债券如能顺利实施,将是历史上所有制改造的重大举措,其意义不亚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所不同的是:这一举动却是走向反面,将国家所有制“归还”私人手中,这是对历史合理性的否定。俄罗斯推行私有化债券工作,如按原定计划即将结束。那么私有化债券实施后对俄罗斯经济改革和社会政治稳定带来什么后果呢?  相似文献   

8.
1994年7月,俄罗斯私有化的第一阶段——证券私有化宣布结束,成千上万的国有和市辖企业转变为私有制企业。目前,这些私有化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企业之间三角债长期无法理顺,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市场需求萎缩,这种情况下,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吸引外资,特别是吸引外国投资。俄罗斯的有识之士早已达成共识:俄罗斯要实现向私有化过渡,必须要大量吸引外国投资。现在俄罗斯有些企业已经成功地开创了大量吸引外国投资的先例,但这只是极个别的例子,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目前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还不稳定,对外国投资者来说投资风险太大。  相似文献   

9.
当今,前苏联影响范围的中、东欧(CEEC)形成一类政治、经济都很不相同的国家。尽管俄罗斯面临着决定国家政治、经济前途关键的总统选举,波兰、匈牙利、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四个国家(以下简称“四国”)眼下明显的目标是,希望尽快成为欧洲联盟(EU)成员,甚至还在讨论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 表1是一份可信的中、东欧国家(CEEC_s)改革政策概要。从1(“小进展”)到4~*(“可与发达的西方工业国水平相比”)排列。此表提供了私有化市场、发展趋势、有关所有在CEEC寻求商业机会的公司的投资法规有效性方面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波兰“大冲击式”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年,证据表明,国有企业对新的经济现实所作出的反应比如下偏见中预示的更灵敏,这种偏见认为,国有部门是缺乏主动性和失败的。不仅在对于中期增长仍是至关重要的波兰,而且在其它国家生产部门典型地占有国民生产总值、就业、税收和出口中很高比例的改革的国家中,国有企业的行为和改革在不同的后共产主义国家,情况有所不同,而作为先行者的波兰的经历则提供了某些有益的教训。 大型生产企业的私有化并非一项容易完成的任务,特别是在东欧前计划经济中所要求的私有化范围极大。1990年,许多人认为国家财产应尽快被私有化。任何拖延都意味着浪费时间,而且当私有化最终实现时,恐怕不再会留下什么可私有化了。这种观点是以这样一种流行的观念为根据的,即国有企业在适应新经济现实时行动迟缓,并且不愿进行结构改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日本民宿业投资受到了中国投资者的青睐,也是当前旅游转型升级的引领业态,为日本经济振兴和中国人对外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受日本民宿新法出台、新冠疫情常态化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在对日本民宿投资过程中出现了投资成本增加、资金断链及“文化屏障”等问题。为此,投资者可以通过保险功能规避不确定性风险,以创新构建多元化投资模式,通过加大宣传破除“文化屏障”问题,并借助中国“消费大国”的市场地位,把握好对日进行民宿投资的机遇,不断形成对外投资的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进程中,所有制关系的变革,特别是企业产权的转变一直是其经济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西方经济学家对企业产权问题都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关键是实行私有化。但是,从过去一年中,在波兰、匈牙利的初步试验表明,私有化带来了政治、经济等方面难以克服的困难和诸多社会混乱现象。面对这一形势,许多经济学家开始比较现实地重新探讨企业产权转变的理论及模式。连过去坚持主张私有化的著名经济学家密尔顿·弗里德曼也重新明确表示“国营大企业不应出售给私人。”芝加哥大学教授利扎尔亦表示:过去认为私有制能刺激人的积极性,但从事实来看,所有制与积极性并无直接联系。只要管理人员及工人的报酬和职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挂钩,就会产生积极性。对国营企业经营不佳的原因,也有了对较客观认识:1.受外界因素干扰过多;2.缺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住房制度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公有化的住房保障模式已无法满足民众的基本住房需求,以市场化为方向的住房制度改革在苏联政府内部获得了普遍认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通过了《俄罗斯联邦住房私有化法》,以"自愿、无偿和一次性付款"为原则,逐步开始向市场化住房制度过渡。然而,由于住房私有化和市场化旨在摆脱政府的支出责任,因此改革成效并不显著,反而加重了住房配置的不公。随着居民住房问题的日益尖锐,俄罗斯住房政策的发展方向由最初的全面私有化和市场化,逐步转变为公共财政改革推动下的住房财政保障机制的构建。在此过程中,俄罗斯将政府的职能定位为:通过预算拨款、贷款和预算投资,履行财政对住房及公用事业的保障职能;通过住房配置、税收优惠和财政监督,实现其调节与管理职能。虽然西方制裁、油价下跌、卢布贬值等不利因素致使俄罗斯财政面临重重困难,但住房保障依然是国家预算支出的优先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金姬 《新民周刊》2022,(43):68-70
总部位于上海的世茂酒店在这大半年转“危”为“机”,旗下部分酒店业绩甚至创下开业以来的最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闭幕的第二天,恰逢2022年双十一,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种种迹象表明,疫情后的中国正在恢复如常。而作为国际消费中心的上海,是率先“满血复活”的大城市,从节假日的城中微度假模式到三轮“爱购上海”电子券的发放,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到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无不重现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15.
德国社会民主党迈尔指出:“现代工业社会在继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会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变得复杂并且发生分化。大的政治流派之间的基本共识扩大了,而大的社会塑造替代方案的活动余地却缩小了”。因此,“改良”、“改造”、社会的“第三条道路”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由暗流、潜流,逐步形成了中欧各国的主流。中欧各国西方化进程中的私有化也深深地打上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烙印。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继承国,虽大不如苏,但余温犹存。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俄罗斯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份最。因而俄罗斯改革举世瞩目,它的成败与否与世界经济的整体推进密切相关。俄罗斯自实施了激进的“休克疗法”改革以来,就全面推行了私有化,国营大中型企业私有化则是俄罗斯经济改革的主要对象。但在实践中,俄罗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波折百起收效甚微,令其国人大为失望,教训颇多,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引言: 二十世纪70年代末,私有化成为一种全球性经济现象。1978年私有化进程从英国开始,同年,私有化及对所有经济生活减少干预的过程转移到美国、西欧的发达国家(也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到80年代末,私有化浪潮已波及前社会主义国家。 在马其顿,私有化进程开始于1989年。在过去的几年中,该进程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也存在一些矛盾。这一切  相似文献   

18.
1990年5月,剧变后匈牙利第一届经选民自由选举产生的安道尔政府,在《国家经济复兴三年计划》中宣称:匈新政府经济政策基本的和全部的宗旨是实现经济体制转换,建立一个新的、有活力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体制”,即“符合匈牙利实际情况并利用西欧国家成功经验的,同世界市场相联系的,以私有化为前提的现代化的福利市场经济。”和其它东欧国家一样,匈牙利把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转轨的目标,私有化也就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前苏联是在确立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目标后,为了使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轨道,才提出私有化的。笔者认为,这种把向市场经济过渡与私有化归结为简单的因果关系似乎过于简单。 一方面,私有化是前苏联所有制改革理论发展的最终结果,不应割断私有化与所有制改革理论发展的全过程,来谈论私有化与向市场  相似文献   

20.
中东欧各国和苏联制度变更后,毫无例外地走上了经济私有化道路。有的国家实行私有化后,经济明显增长,但有的国家反而下降。因此,私有化并不是万灵药方,不能一概而论。 由于国情和经济基础不同,中东欧各国实行私有化的方式,比较典型的有两类;1.以普遍私有化(或称大众私有化)为主的私有化,即主要是将国家财产即国有企业的产权分发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