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取消农业税是一个由“以农养政”到“善政养民”的政策进步,它使我国农村行政管理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经济社会改革的成果,根本解决农村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对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整体性制度创新,建立服务型、责任型和参与型的基层政府。  相似文献   

2.
纳杰 《云岭先锋》2014,(3):11-12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这条主线,突出以激活资源资产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以矿产资源整合开发推进“工业强州”战略、以金融管理和投融资创新来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城镇建设、以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  相似文献   

3.
郭峰 《理论导报》2014,(3):64-64
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体制改革乃至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可见,“法治”与“服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词,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将行政权力下放至基层行政机关,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对《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中有关要求的遵守。然而,我们也应该深刻认识到行政权力下放时“控权”的重要性,构建一种“收+放”的权力运行模式,努力实现行政权力的动态平衡。探讨行政权力“收放”的平衡路径,必须建立在“控权—平衡论”的中国模式上,汲取有限政府论的理论精华,树立起“收+放”的行政权力平衡观,进而构建起符合中国实际的行政控权模式。  相似文献   

5.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而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必然是责任政府,因而,治理行政不作为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行政不作为有多种表现形式:“熟视无睹”型、“不以为然”型、“相互推诿”型、“冷漠无情”型。治理行政不作为,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倡导服务行政的理念;认真落实责任制度,建构刚性的责任行政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构有效防范行政不作为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行政伦理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而要消除其存在的问题就要打开行政伦理建设平台的“思想窗口”,建立行政伦理平台的“制度窗口”,开辟行政伦理建设平台的“舆论窗口”,激活行政伦理建设平台的“机制窗口”。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要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实践中,要努力更新行政观念,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行政文化创新;营造和谐行政文化氛围,实现行政文化现代化;优化行政心理,提升行政文化意识,保证行政文化成果长效化。  相似文献   

8.
一、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加强行政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所达到的新高度。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实现的重大创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加强行政法治建设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只有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唐仁 《求贤》2010,(5):34-35
几年来.天津市塘沽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天津市行政审批管理规定》,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宗旨,以“提高效能、优化环境、求真务实、促进发展”为目标.抓素质能力,强化人民满意公务员队伍建设;抓简化程序、减少手续、缩短时限,提高审批工作效率:抓审批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1.
兵团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却拥有一部分政府职能,形成了国内,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行政管理体制。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这种管理运行体制下,兵团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为开发新疆,建设新疆,稳定新疆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但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兵团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与改革不相适应的不利因素也日益凸显。新时期,兵团还将不断深化改革,积极调整行政管理方式,按照中央的要求,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的“官德”出现问题集中体现在某些掌握着公共权力的官员在权力运用方面的不道德。领导干部“官德”失范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缺乏伦理规范和法律秩序而导致的行政主体伦理失范。为避免行政伦理失范所带来的领导干部“官德”失范,必须加强“官德”建设,通过制度建设和对领导干部的信念教育,重新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进行行政体制创新 ,构筑新型的行政体制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显出来。运用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理论对行政体制创新的制约条件和阻碍因素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 ,“搭便车”现象的存在和行政体制创新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行政体制创新 ;制度知识储备不足制约了行政体制创新的范围 ;由于存在“路径依赖” ,使得行政体制创新难以有所突破 ;另外 ,还有行政体制创新的制度环境的制约。在行政体制创新中 ,应利用意识形态的作用促进行政体制创新 ;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推动行政体制创新 :要以理论创新为先导 ,注重制度知识的储备 ,借鉴其他国家的制度和体制创新经验。  相似文献   

14.
构建合理的行政伦理规范并有效地实施,对强化对公共权力的约束,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行政妥协原则、行政忠诚原则和行政公正原则对“文革”时期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对于我们今后行政伦理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水风 《廉政瞭望》2006,(12):4-5
所谓“行政依赖倾向”。即人们对行政权力、行政机构、行政公务人员及行政行为的过度的和非分的依赖感。以殛与之相应的对自身独立的自我意志、自我组织和自我活动能力等的严重缺乏和极度不自信。“行政依赖倾向”是当前一种比较广泛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人的独立思考和工作创新的能力。与中央提出的创新型社会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6.
2009年,阆中市行政效能监察紧紧围绕市委“工作项目化、项目具体化、完成时效化”目标,着眼长效机制建设,创新监察方式,有力推进了全市机关效能建设。  相似文献   

17.
责任行政: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目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责任行政是现代民主政治和公共行政发展的基本理念,所以,西方的行政改革都致力于行政责任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而传统社会主义的“领导行政”是一个责任缺失的体系,其根源是“全能政府”的形象和“政府本位”的理念,本质上它仍然是“权力行政”的模式。所以,实现社会主义行政模式由“权力行政”向“责任行政”的转变是我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8.
韩国新行政首都建设推进委员会决定将韩国新行政首都命名为“世宗(Sejong)”。之所以选定“世宗”为新行政首都名称,是考虑到“世宗”发音清晰,英文译名简洁,富于国际感。从含义上看,“世宗”含有“世界之最”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戴安林 《湘潮》2014,(4):43-4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20.
创新公共行政文化,是包括行政审批改革在内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呼唤。现实中,公共行政文化发展存在许多弊端,包括“重人治、轻法治”和“官本位”思想盛行,相对封闭排他的行政文化,重管理、轻服务、轻责任的行政文化等。因此,重塑公共行政文化,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必须要树立民主法治的行政文化思想,践行“以人为本”的行政服务文化,强化有所为有所不为、相对开放的行政理念,树立权责统一的行政文化思想,唯此,才能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