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班有位学生,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他要求甚严。有段时间,由于父母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就交由爷爷奶奶看管。由于老人溺爱,这名学生迷上了网络,开始是一放学就钻进网吧,最后发展到逃课上网、通宵上网。由于痴迷网络,整个人变得神情恍惚,性情孤僻,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几乎到了辍学的地步。面对这样的“网痴”,怎么办?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从“电脑”入手,对症下药,才能治好他的“网痴”。  相似文献   

2.
我班有位学生,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他要求甚严。有段时间,由于父母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就交由爷爷奶奶看管。由于老人溺爱,这名学生迷上了网络,开始是一放学就钻进网吧,最后发展到逃课上网、通宵上网。由于痴迷网络,整个人变得神情恍惚,性情孤僻,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几乎到了辍学的地步。面对这样的“网痴”,怎么办?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从“电脑”入手,对症下药,才能治好他的“网痴”。  相似文献   

3.
没有医学专业知识的人,有多少人会想到弯腰也会造成脊椎骨折?“多亏了朝阳医院的‘医生博客’,不然我母亲可能就驼背了。”家住崇文区的韩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他的母亲弯腰捡东西时,背部一阵剧痛。老人因经常腰腿疼,家人也没在意。幸运的是,当天晚上,韩先生上网浏览“博客”时,无意间打开了朝阳医院“医生博客”网页。  相似文献   

4.
李大爷的老伴很早就去世了,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他没有再婚。他既当爹又当妈地把独生子养育成人,在市里为儿子购置了新的房产,并资助儿子成家立业。儿子娶妻生子后,李大爷本想和儿子一同居住,享受孙子绕膝的天伦之乐,安度一个幸福的晚年。谁知,儿子却一直让他孤居农村老家,很少去看望他。年老体弱的李大爷由于不能参加劳动,又没有经济来源,常常缺吃少穿。生病了,也得不到儿子的赡养。亲戚和村委会干部多次给李大爷的儿子打电话要求他照顾老人。其儿子非但不听,还嫌老人给他丢面子。面对无奈的老人,村委会、乡亲和亲戚们便时时给予接济,有的还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一起吃饭,帮老人洗衣服。李大爷去世后,儿子回来处置老人留下的房子、电器、家具等财产,村委会认为李大爷的儿子遗弃老人,已经丧失了继承权。那么,李大爷的儿子到底有没有继承权?如果李大爷的儿子丧失了继承权,李大爷的遗产该归谁呢?  相似文献   

5.
安文斌,西宁市城北区司法局局长,他第一次见到老人,是在1991年,那时他刚调到马坊派出所担任管区民警,也就是片儿警。在辖区入户调查时,他时常看到一位年迈力衰的老人挑着沉重的水桶颤巍巍地向巷子深处走去。老人偶而外出散步的时候.依然孤身一人,陪伴在他左右的,是一只乖顺的小黄狗。居委会的人告诉他.这位孤寡老人名叫张德林.今年已经86岁.独自一人生活在省矿建公司家属院已有几十年了。望着老人孤独的背影.安文斌的心隐隐作痛,他陡然生出一个念头:帮助和照料张德林老人!  相似文献   

6.
1995年,中国老龄问题委员会和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等5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数百名全国健康老人,后又从这数百位SO岁以上、身体健康、事业卓有成就的健康老人中,速选出48位全国最佳健康老人。我们采访的原财政部文教司副司长、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正言老人即是这48位老人中的一位。~位跟随他学习书法、篆刻的IO岁小女孩曾说:“刘爷爷的眼睛真亮!”这位聪明的小姑娘算是抓住了刘正言老人最主要的特征了。老人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踏踏实实的人生之路,展示了一幅充满活力的生命图画。与他交谈,读他的人生,方知刘正言老人不仅…  相似文献   

7.
几个月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81岁的何炳荣老人蜷缩在自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突然,门被风吹开了,一股凉凉的东西顺着他的脸颊淌下,流到嘴里,分明是泥浆的涩味。老人心里一颤:“糟了,墙壁要塌广!”老人跌跌撞撞地摸出屋外,来到邻家门外,一边敲门,一边呼喊.在风雨里,他的求助声显得那么微弱。孤单无助的老人折回屋里,他想,自己20多年前亲手搭建的这间泥屋,如今就要作为埋葬自己的墓穴了……第二人中午醒来的时候.老人发现自己躺在了镇卫生院洁净的病房里,眼前是镇、村干部亲切的笑容。  相似文献   

8.
在河南省沁阳市市区一所贴着大红喜字的普通民宅里,笔者见到了历经70年,艰难寻找二哥武怀让下落的武怀谔老人。老人今年虽然已经九十有三,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望着老人那满是皱纹的脸,笔者迫不及待地直奔了主题。一提起二哥武怀让,老人的笑容不见了,他让孙子拿来厚厚一沓资料,便讲起了70余年来他与二哥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孩子上高中后.因为学习负担很重.我便放松了对他课余上网时间的管理。平时上网.我都让他在我办公室的电脑上查资料。直到某天周末孩子带着一身烟味回家.我就知道他肯定是进网吧了。责问中,我的推测得到了证实。我说:“网吧不是实行实名制上网吗?没有身份证,你如何能上网呢?”孩子说:“老妈.你真是个老土。如今的网吧老板准备了很多身份证.学生进网吧.可以用网吧老板准备的身份证代替。”听了孩子的话.我利用双休日半信半疑地走访调查了武汉近30家网吧.发现30个网吧中有26个存在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仅姚家岭的一家网吧就有15个未成年人上网。  相似文献   

10.
在红二方面军的长征队伍里,有一位由8名红军战士轮流用滑竿抬着行军的儒雅老人。他年近花甲,发已染霜,虽体弱多病,却精神程铄。一路上,任迅时、贺龙等领导人见到他时,都用尊敬的口吻与他招呼,问寒问暖;末了,总得叮嘱抬滑竿的战士们要注意保护老人安全,照顾好老人饮食起居。这位老人就是周素园先生,他当时年已57岁。从创办《黔报》到隐居读书周秦园老人,原名周培艺,贵州毕节人,出生于*879年,为前清贡生。由于他天赋一支妙笔,“叙事持论都明白晓畅”,因此,很受社会刮目相看。1907年,周素国创办了贵州第一张日报《黔报》,…  相似文献   

11.
丁瑜  春梅  大军 《党史文汇》2011,(12):43-45
这是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他叫李国平,是目前河南省健在的16名老红军之一,也是全程走完长征的两名老红军之一。老人原籍四川达县,现家住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西万村。如今,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依然健硕,对半个世纪前的往事永远难以忘怀。他说,如果没有当年战友的相救,他早已牺牲在大雪山上了。  相似文献   

12.
歪奖正着     
皮实 《当代工人》2011,(21):25-25
一位老人在小乡村里休养。他往所附近住着一群孩子,天天喊叫,追逐,打闹,这令老人无法休息。老人想出一个办法。他告诉孩子们,谁叫的声音最大,谁得的报酬就多。  相似文献   

13.
老轩 《奋斗》2023,(2):73-76
<正>一1951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周年的国宴上,一位84岁的老人与毛泽东主席同桌。毛主席和他握手,并给他敬酒,老人激动地流下了热泪。毛主席还送给他一个手杖,上面刻着“革命之父”4个字。这位老人,就是参加国庆观礼的东北抗日联军代表、被东北抗联战士亲切地称为“抗联老父亲”的李升。  相似文献   

14.
别忘小事     
《党建文汇》2013,(10):62-62
在一个土著居民保留地.住着一位贫穷的老人。你不会见过比这位老人更困难的人。他完全被人们遗忘,他的家零乱、肮脏。  相似文献   

15.
1969年1月17日,在北京西郊解放军总医院东侧病房里,一位老者躺在病床上。只见他银发稀疏,双目微闭,张大着嘴,急促的呼吸使整个病床在微微颤动。医生叫他,亲人唤他,他都没有反应,只顾一个劲地大口大口喘气。突然,病人的眼睛轻轻睁开,两手有力地比划着,嘴唇微动着似乎在说什么。病床周围的人凑过头去,却是什么也听不清。一位年轻的妇女拿来纸和笔,小心地将老人略略扶起,老人用索索发抖的手抓起笔,在纸上写下“我要见总理”5个字。片刻,一位军人跑了过来,告诉老人,总理因外事活动不在北京,无法安排见面,老人听了,瘫软在床…  相似文献   

16.
赛马场有医疗队,他就到赛马场请医生,被车撞伤左脚,血流了一鞋。”“他终究还是把医生请来了.乡亲们有救了.他自己却倒下了。”“好人啊,他是我们的主心骨。”老人的帐篷外.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70多岁的老人阿吾加义边说边流泪。  相似文献   

17.
于庆军 《党课》2014,(22):90-92
1992年1月27日,邓小平视察珠海江海电子有限公司,在谈到人才和创新问题的同时,出人意料地谈到了家庭问题。他说:”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没有家庭不行,家庭是个好东西。”他还特别举例说明了家庭的社会功能。他说:”都搞集体性质的福利会带来社会问题,比如养老问题,可以让家庭消化。欧洲搞福利社会,由国家、社会承担,现在走不通了。老人多了,人口老化,国家承担不起,社会承担不起,问题就会越来越大。全国有多少老人,都是靠一家一户养活的。中国文化从孔夫子起,就提倡赡养老人。”  相似文献   

18.
在嵩县车村镇白云山下,有一个风景秀丽的村庄叫明白川。明白川有一条小巷叫敬老巷,它是根据一个老人的事迹命名的.这个老人就是裴文学。他悉心照料5位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的事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9.
姬建民 《党课》2014,(1):112-113
北京市丰台公安分局蒲黄榆派出所蒲黄榆第二社区驻区民警、48岁的刘安,把热情和感情都给了社区的干儿子、干闺女和孤寡老人们。从1991年至今,他共资助了23个孩子,其中有的已考上大学、上了班。他资助和帮助过的老人多达80多位,还有老人哭着恳请“安子”收下房子和金戒指,都被他婉拒了。(见《北京晚报》)  相似文献   

20.
剑侠 《廉政瞭望》2010,(7):50-51
年迈的父亲病情越来越重,老人专门让人打电话给在省里当大官的儿子,让他把情人生的儿子带来看看。然而,高官儿子却以种种借口推托,始终没让老父亲再见到这个孩子,老人最终抱憾离世。老人哪里知道,他的高官儿子有说不出口的苦衷:情人生的那个孩子根本就不是他的儿子。不仅如此,另外一对姐妹情人生的孩子,他也不敢肯定是自己的,只能说有一定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