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水 《政府法制》2005,(24):20-22
喜欢玩网络游戏的陈渝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英雄救美”,从而结识了一位同样喜欢网络游戏的美眉刘欣。有着共同语言和爱好的他们感情迅速升温,而后同居并结婚。婚后,这对“游戏夫妻”反目,这个家庭很快面临崩溃。让人们觉得惊奇的是,这对夫妻离婚时都不要房子财产,而是要他们一年来共同练到50多级的十几个“传奇”号。这种要求分割虚拟财产的案件还是很少见的。2005年7月,陈渝向笔者讲述了他极具“游戏”色彩的婚恋经历。  相似文献   

2.
“我相信法律的理性与智慧之光普照现实的世界,也照耀到虚拟的世界。虚拟的世界同样有名誉权存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陈堂发说。他就是国内首例博客侵权案的原告。  相似文献   

3.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法律属性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的保有量和交易量随着游戏产生的迅猛发展而屡创新高,由此产生的纠纷也日益繁多.而在法律界,对于虚拟物品的法律属性并没有定性.这对于虚拟物品权利人的权益保护是很不利的.本文从虚拟物品的产生、游戏厂商和玩家的关系和互联网的特征等多种角度对虚拟物品进行了深入分析,剖析了国内法律界对于虚拟物品的多种观点,如债权说、物权说、知识产权说和信息财产说等,认为对于虚拟物品应当将其创设为一种新的财产权,以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虚拟财产是不是财产? 据媒体报道,沈阳一位男士在车祸中不幸丧生,妻子想要整理丈夫QQ邮箱中的信件和照片作纪念,她向腾讯公司申请索回QQ号,却未成功.无独有偶,贵阳一位专业玩家"疾如风"被曝因病去世,其一个市场价值20万元的游戏账号因无人知道密码,而无法被家人继承或转卖.  相似文献   

5.
李建平 《政府法制》2008,(16):36-37
要想玩好网络游戏,一些高级虚拟装备必不可少,而这些装备通常需要游戏玩家花费几天甚至几十天的时间去赢取游戏中的“虚拟货币”来购买。对于一些没有过多时间花费在游戏上的国内外玩家,他们往往更愿意用现实货币直接购买游戏“虚拟货币”,进而选购需要的游戏装备。  相似文献   

6.
侯国云 《北方法学》2012,(2):145-160
王志祥博士发表在《北方法学》2010年第4期上的《论虚拟财产刑事保护的正当性——与侯国云教授商榷》一文,对笔者发表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上的《论网络虚拟财产刑事保护的不当性——让虚拟财产永远待在虚拟世界》进行了系统的辩论和批评。为避免对读者产生误导,倡导游戏产业健康发展,此文再次阐述笔者对虚拟财产的基本观点:虚拟物品和虚拟财产的划分不科学,游戏商和玩家都是虚拟财产的主体。虚拟财产没有客观性和现实性,它在现实世界中不具有任何效用性。虚拟财产也不具有稀缺性,更不能在现实世界中流转。游戏只是娱乐,不是劳动,虚拟财产作为整个游戏软件的组成部分,不应该另行卖钱。用虚拟财产兑换现实货币违反价值规律和价值交换规则,虚拟交易属于干扰金融秩序的违法行为,保护虚拟财产将会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应让虚拟财产永远待在虚拟世界。  相似文献   

7.
虚拟财产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财产。虚拟财产在社会上有对其需求的市场,通过交易可以将其转化为现实的金钱价值,拥有的玩家可以对其进行处分来实现经济上的利益。因此虚拟财产权是一种具有经济内容的民事权利,可归为财产权的范畴。但其与传统意义上的财产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又有着诸多的不同。由于虚拟财产具有虚拟性和现实性两种特性,这就决定了虚拟财产权是介于物权和债权之间的一种特殊财产权利。虚拟财产的获得主要是通过个人劳动和实际购买点数的方式获得,现实中也已存在虚拟财产与真实财产之间的市场交易,以及虚拟财产与真实货币的固定兑换方式,甚至还出现职业游戏人和游戏产业,可见,虚拟财产存在自身价值,应受到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生活在其间的我们在感受着它的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虚拟的网络世界从来就是"不遵守规则的游戏"得以产生的土壤,在技术发展与法律建设之间,无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种"良好兼容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任才 《中国律师》2014,(3):40-41
正一、何谓"桌游"桌面游戏起源于德国,但这个名词却来源于英文"Board Game",简称为"BG"。桌面游戏在中国起步较晚,时至今日也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公认的、权威的学术通说。桌游一般强调"群体性",因此有业内玩家认为,桌面游戏是用来特指运用一些指示物件在特定的图板上放置、移除或移动来进行的群体游戏。但是,从广义上来讲,桌面游戏也可以是指一个很宽泛的游戏类型。英文也有"Tabletop  相似文献   

10.
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及其民法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游戏玩家的不断增多,有关网络虚拟财产的纠纷也越来越多。面对这些纠纷,解决的方式也无一相同,并且颇具争议。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定义和特征,明确虚拟财产在财产法中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性质,厘清游戏玩家与游戏运营商之间和游戏玩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力图在传统的财产权体系中寻求适合于虚拟财产这一特殊的新型财产的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11.
打击虚拟财产犯罪,有效的保护虚拟财产,关键在于网络玩家所拥有的游戏账号及游戏中的虚拟武器等能否被定性为刑法中财产犯罪中所保护的“财产”,是否有价值。这就需要对虚拟财产的法律特征做出明确定义。本文试图探究虚拟财产的性质,希望能对改善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非常有限的状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王静 《法制与社会》2015,(9):103-104
网络中的虚拟财产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如日中天和网络产生的繁荣昌盛,它与现实社会的发展也变的十分紧密,不可分割,网路虚拟财产的侵权案件也日益繁多.本文第一部分为网络虚拟财产的概速,以及网络虚拟财产纠纷的显示手段开始,从法律保护层面提出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体现网络虚拟财产需要被法律保护的重要性,表现在保护网络虚拟财产是网络虚拟财产自身价值的需要,是保护游戏用户的利益及平衡各个主体利益的需求,和法律本身价值和效用得以体现的必要;结尾,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立法不完善、监管主体职责不明确、举证困难和虚拟财产的价值难以确定等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指出应当通过完善虚拟财产的立法、明确各监管主体的责任、解决纠纷举证难度大等问题,从而实现网络虚拟财产在法律保护方面得以巩固.  相似文献   

13.
智能手机游戏Pokémon GO(精灵宝可梦GO)在全球风靡.该款手机游戏里有各种可爱的小精灵,它们分散在各个地方,玩家们的任务就是抓住并收集它们.具体来说,这款将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游戏是通过GPS定位和时钟确定玩家所处位置以及让小精灵们出现在玩家的手机屏幕里.据报道,许多人拿着手机在户外奔走,试图捕捉那些覆盖在手机地图上的虚拟精灵,这也为一些地方和法律带来意外和困扰.  相似文献   

14.
虚拟货币风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兴起的虚拟货币促进了我国的网络服务和游戏娱乐产业的发展,由于市场的不成熟,虚拟货币存在很多风险,亟待政府监管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芸声 《法治与社会》2004,(10):38-39
据不完全统计,在网络游戏玩家中,至少20%的用户有过虚拟财产丢失经历.不论是由于网络盗贼的偷窃而丢失,还是由于游戏运营商的删除装备等情况而丢失,对于游戏玩家来说,都愈加担心自己网络虚拟财产的安全问题,继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虚拟财产能算是个人财产吗?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智能家居市场,应该说还处于初期阶段,客观上用户的认知度还不是太高。但同时厂家的产品,也同样存在操作方便与傻瓜性的问题,对于普通的老百姓,如何很容易的享受这些产品。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伴随我国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许多新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特别是我国现有法律如何保护虚拟角色,非常引人关注。本文拟从“Zelda-Wiki”纠纷出发,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广为所知,《The Legend of Zelda》系列是游戏业巨头日本任天堂公司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首款带有记忆功能的游戏。自1986年2月首次推出以来,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18.
案例1"买错"导致档口关门 去古玩市场购物需要眼力,在古玩市场做生意同样需要眼力,如果屡次收错东西,则很容易亏本,甚至导致档口无法维系,这里就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个收藏爱好者在广州西关开了一个古玩档口,一次他买了一个民国粉彩大缸,花了将近6万元.买州后发现买错了,去找别人退货时,对方已经跑了.另外一次他买了100多块墓碑,结果又买错了.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网上娱乐一时发展繁荣。游戏开发商们开发各种网络游戏并提供多种多样虚拟物品吸引玩家,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网络游戏市场收入。然而,各种网络虚拟物品的诉讼纠纷相继出现,什么是虚拟财产?虚拟财产具有何种法律性质?各界人士对虚拟财产的讨论“声声不息”。  相似文献   

20.
游戏物品是游戏软件按照虚拟财产的指令所生成的模拟形式。游戏物品本身是无法实现游戏玩家从事游戏行为的目的的。所谓的虚拟财产权就是指游戏玩家对该数据指令的某种权利。虚拟财产权不具有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专有性和期限性等特点,玩家在游戏中投入的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加上技巧和经验并非是产生虚拟财产的源泉,认为虚拟财产是一种美术作品,可以享有著作权保护的观点实际上是将虚拟财产混同于游戏物品。本文将从游戏玩家的目的性以及游戏产品的实践发展方面指出物权解释模式的不全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