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刑事诉讼制度最新改革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英辉 《河北法学》2007,25(1):31-37
通过从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与被害人权利的平衡、加大打击重大犯罪的力度、强化民众参与司法、追求诉讼效率等方面对日本刑事诉讼制度近年来的改革进行研究,可以看出日本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刑事司法的透明性,有助于提升刑事司法的民主性,有利于平衡各种利益和提高刑事诉讼效率.在立法技术层面上,其改革的内容分步骤实施,也值得称道.但同时,由于法律改革未对侦查程序进行根本性调整,也没有按照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要求来进行,加之日本刑事司法旧有的弊端,使得日本刑事诉讼改革仍面临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元轶 《比较法研究》2011,(5):121-130
<正>意大利近几十年来的刑事诉讼程序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构建了以正当法律程序为主、特别分流程序为辅的刑事司法体系。一方面,二战之后的意大利,人权保障运动日益高涨,加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逐步成为其刑事司法改革的主流,一场刑事诉讼的正当程序革命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以"程序拖沓、积案沉重"著称的意大利刑事诉讼迫切需要进行以诉权为主导的分流程序改革,通过合理分配司法资源,加快诉讼效率,以  相似文献   

3.
《北方法学》2019,(4):5-13
作为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监察调查措施的留置,如何衔接刑事诉讼是关系我国监察体制改革和刑事司法公正的重大问题。职务犯罪调查中,留置替代"两规"是法治进步的体现,但游离于刑事司法体系之外的留置存在被异化或被滥用的风险。留置衔接刑事诉讼的重点在于三个层面:刑事犯罪追诉的体系化视角下,留置程序应遵循刑事司法的基本规律,体现正当法律程序的要义;职务犯罪调查中的被留置人权利应纳入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整体考量;留置具有刑事强制措施的某些属性,应与刑事强制措施体系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4.
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于1998年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确立了一系列有关刑事诉讼的国际准则。基于"条约必须信守"的原则,如何以刑事诉讼的国际准则为参照,推进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改革和完善,是我国当前刑事司法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国际人权公约的批准和实施为视角,对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与国际准则的一致性与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刑事司法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强制侦查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强制侦查的司法审查,是刑事程序法治的一项国际准则,也是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最薄弱的环节。制度阙如已对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带来显著不良影响,且与现行法律体系的规范逻辑明显不协调、与我国司法运行与司法改革的指导思想不一致。建立司法审查制度,要逐步推进,区分强制侦查的强度分别处理,同时注意"司法二元体制"的制约,采取检察机关的"准司法审查"与法院的司法审查相结合的模式。具体内容包括缩短拘留时间、改变检察机关"自侦自捕"、允许对不服批捕决定有限制地申请法院救济、对特殊形式的监视居住实施外部监督。同时,应对一部分高强度的对物的强制侦查行为实行外部审批,对电子监听严格法律程序并实施检察监督,以及对物的强制侦查措施设置司法救济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诉讼有法可依的时间,如果从1979年制定并颁布刑事诉讼法(1980年实施)开始起算,虽然只有短短的36年,但刑事程序法的发展、完善却十分迅捷.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对我国的刑事程序法治的发展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为见证并参与我国刑事程序法治的研究者,现在回顾我国以往刑事程序法治的发展历程,简要叙述自己过往30多年对刑事程序法治的研究心得,梳理我国刑事程序法治的发展脉络,有助于展望今后发展的趋势,坚定对我国刑事程序法治的信念,勇于承担我们应负的责任,积极且理性地推动我国刑事程序法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欧园 《法制与社会》2010,(7):68-68,89
证人出庭作证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它体现程序公正和法治理念的进步。而刑事证人出庭问题一直阻碍着现代司法的改革。随着刑事诉讼修改逐渐提上日程,证人出庭问题的全面分析和解决也将为树立现代程序公正而奏响凯歌。  相似文献   

8.
孙昱东 《犯罪研究》2020,(3):106-112
刑事申诉检察制度是我国检察机关通过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障公民在刑事诉讼中各项权利的重要救济制度之一。在司法改革背景下,刑事申诉检察部门面临着新、老问题交织所带来的"监督难"的困境。通过分析刑事申诉检察法律监督的本质属性,剖析司法改革落地刑事申诉检察工作面临的多重困难,主张经由不断丰富"一体四翼"刑事申诉工作内涵这一有效路径,进一步完善刑事申诉法律监督机制,有效破解当前刑事申诉监督难题,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诉求,切实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
郭松 《法学研究》2014,36(2):194-208
地方司法机关围绕刑事诉讼制度进行的试点改革,其兴起并趋于活跃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特有的刑事司法环境所形塑出来的多种因素与多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这些试点改革由地方司法机关主导,所以,它们在具体的实施中表现出了一些体现中国司法管理与司法制度的运行特点。实践中各种类型的试点改革共享类似的制度逻辑,具有共通的内在特质。它们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充当全国层面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验室",为刑事诉讼立法提供实证依据与经验素材。作为一种高度技术化的法律改革活动,地方司法机关的试点改革存在诸多必须为我们所正视的技术缺陷。未来应该突破价值论的意识形态藩篱,采取有针对性的弥补措施,促进地方司法机关试点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各级司法实务部门的逐步贯彻适用,司法机关开始在实践中自发探索与宽严相济政策相配套的刑事证据制度,具体包括:针对严重刑事犯罪,容忍特殊的取证方式;构建特殊的证明标准;设定特殊的推定规则;采用特殊的认证规则;区分不同犯罪,建立不同的证据调查程序,等等。实践中推行的上述改革虽然在总体效果上差强人意,但客观地讲,也存在着改革的形式合法性与实质合理性问题。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为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而对证据制度作出的调整和改革有两个大的宏观方向问题,应当重点予以思考和关注:一是实践改革的底限问题。为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确有必要对现行的诸多制度进行改革,这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这种改革应当有一个度,尤其是不能突破法治国家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原理与框架,诸如认可犯意引诱取证的合法性、通过类司法解释建立法律推定规范等改革举措,均因为突  相似文献   

11.
走向程序法治:中国刑事程序改革的宪政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静村 《现代法学》2003,25(4):46-51
刑事程序法治化是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推动宪政建设的原动力之一。由于刑事诉讼法的"涉宪性",进行刑事程序改革必然会牵涉到宪法的修正,触及到宪政体制改革。而宪政制度中法律秩序、司法制度、政治体制等宏观问题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样将影响刑事程序法治化的进程。只有理顺宪政、法治与刑事程序改革之间的关系,才能为我国刑事程序改革找到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刑事程序人道价值初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雪祥  肖晋 《政治与法律》2005,39(5):133-138
人道作为刑事程序的基本价值一直未引起学界的重视.实际上,在刑事程序中提出和强调人道价值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它既是刑事诉讼制度伦理的欲求,也是现代刑事法治精神的体现;既有克服和矫正刑事司法实践过度功利化之需要,也是推进刑事诉讼现代化的必要.就人道的本源来说,有"把人当作人"和"使人自我实现"两重涵义.由此出发,刑事程序的人道价值也即从这两个层面及八个方面展开.程序人道价值与程序正义价值同属程序的内在价值,两者具有不同的内涵,不应相互替代,它们共同构成了正当程序观念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陈卫东  刘计划 《法学家》2006,10(1):97-101
一、研究概况 2005年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主要围绕刑事诉讼基础理论、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司法改革以及证据制度等问题进行.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度发表的刑事诉讼法学论文、文章达千余篇.出版的学术著作和教材主要有:陈光中主编:<刑事再审程序与人权保障>,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10卷);樊崇义、史立梅、张中、朱拥政著:<正当法律程序研究--以刑事诉讼程序为视角>;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第9卷);徐静村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3、4卷);陈卫东著:<程序正义之路>(第一、二卷),陈卫东主编:<模范刑事诉讼法典>,陈卫东主编:<律师执业概论>,陈卫东、谢佑平主编:<证据法学>;何家弘主编:<刑事司法大趋势--以欧盟刑事司法一体化为视角>;王敏远主编:<刑事诉讼法>;宋英辉、孙长永、刘新魁等著:<外国刑事诉讼法>;宋世杰著:<刑事审判制度研究>;陈瑞华著:<程序性制裁理论>、<刑事诉讼前沿问题>(第二版);孙长永著:<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左卫民主编:<简易刑事程序研究>;张军、郝银钟主编:<刑事诉讼庭审程序专题研究>;周长军著:<制度与逻辑--刑事诉讼机制的转型分析>;刘涛著:<刑事诉讼主体研究>;刘计划著:<中国控辩式庭审方式研究>;方金刚著:<案件事实认定论>;彭海青著:<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李训虎 《政法论坛》2014,(3):100-113
既往的刑事再审程序改革注重指导理念的革新、强化,聚焦于"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理念的批判与"依法纠错"理念的推行。然而,理念革新主导的刑事再审改革成效不彰、沉疴如故,甚至改革主政者革故鼎新的理念都没有进入地方司法实务部门的话语系统。刑事再审程序改革遭遇挫折是多重因素合力的结果,但指导理念的泛意识形态化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刑事再审程序改革遭遇的挫折促使我们反思、检讨并超越理念革新主导的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刑事法治理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刑事法治改革、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和批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法治理论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刑事法治理论以坚持党对刑事法治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为立论基础,以刑事政策观、刑事立法观和刑事司法观为主要内容,以改革创新刑事司法体制、解决刑事法治实践中的顽瘴痼疾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体现了中华法治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世界法治文明发展的普遍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理论逻辑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刑事法治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张有亮  赵龙 《法制与社会》2011,(20):248-249
2011年初,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里程碑式重要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式形成.要解决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司法改革进程中的重重难题,构建和谐、法治、人道的司法环境,不能仅靠正当法律程序的程序文明和法治文明.但毋庸置疑,侦查领域的正当法律程序问题是与刑事司法改革最具相关性的问题之一.在我国现行侦查模式下警察侦查活...  相似文献   

17.
刑事技术鉴定作为刑事诉讼程序中解决专门性问题的一项工作,因为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倍受关注。如何制定出体现法治精神和诉讼价值的刑事技术鉴定程序是刑事诉讼法修改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刑事技术鉴定程序的完善以对刑事技术鉴定性质的正确认识为前提。刑事技术鉴定是刑事诉讼行为而非侦查行为,是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解决诉讼中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刑事技术鉴定是人的证据方法,鉴定结论是言词证据。  相似文献   

18.
论刑事诉讼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诉讼成本是指国家和诉讼参与人为实现其刑事诉讼目的所支出的、客观存在的各种损耗,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个案诉讼周期、司法工作人员数量及素质、诉讼程序的设置、刑事诉讼司法独立程度。为降低刑事诉讼成本,在保证刑事诉讼公正的前提下可采取以下措施:1.减少司法工作人员数量,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素质;2.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贯彻“坦白从宽”的刑事政策;3.改革我国现行司法制度,谋求刑事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9.
周长军 《法学论坛》2004,19(2):106-112
本文以辽宁刘涌黑社会犯罪案件的改判所引发的论战为背景,对与此相关的中国刑事诉讼法制改革亟需理清的几个宏观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提出如下主张刑事司法改革应当适度超越公众观念,但其路径及其力度的选择又要虑及公众的观念形态;大陆法系职权主义刑事诉讼更宜于作为我国刑事诉讼变革的主要摹本;注重细节建设,确保改革措施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公平比公正更重要;践行司法独立,提高司法素养,型塑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20.
职权主义:一种谱系性的“知识考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在当下中国刑事诉讼研究中,职权主义/当事人主义已成为观照域外法治国家诉讼模式的基本范畴;"贴标签式"认定大陆法系的刑事诉讼模式属于职权主义,英美法传统的国家则是当事人主义,似乎也成了学界的固化认识,甚至还作为一种"正确知识"被传播开来。正是基于此种前设性认知,在判别中国刑事诉讼基本模式上,人们往往认定中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形态也是职权主义,总体上与欧陆近似。进一步,在刑事司法改革的浪潮兴起之后,当事人主义或者是吸收当事人主义模式的某些要素,成为了改革的主流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