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陵法律评论》2005,(2):F0003-F0003
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号标记,引证部分依次列于该页正义之下。4.分析性注释可以不加标记,也可以使用引导词作为标记,如用“参见”、“例如”、“另见”等作为支挣论证的引导词,用“不过”、“但见”等作为与论证内容相反…  相似文献   

2.
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号标记,引证部分依次列于该页正文之下。4.分析性注释可以不加标记,也可以使用引导词作为标记,如用“参见”、“例如”、“另见”等作为支持论证的引导词,用“不过”、“但见”等作为与论证内容相反观点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金陵法律评论》2006,(1):F0003-F0003
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号标记,引证部分依次列于该页正文之下。4.分析性注释可以不加标记,也可以使用引导词作为标记,如用“参见”、“例如”、“另见”等作为支持论证的引导词,用“不过”、“但见”等作为与论证内容相反观点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号标记,引证部分依次列于该页正文之下。4.分析性注释可以不加标记,也可以使用引导词作为标记,如用“参见”、“例如”、“另见”等作为支持论证的引导词,用“不过”、“但见”等作为与论证内容相反观点的引导词。5.如是以间接引语方式引用他人资料,注释中应当用“参见”作为引导词。如是重复使用某一资料,第二次以后的引证可用“前引[X]”等缩略式。6.一般罗列性注释的结构:图书为作者,书名,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页码:期刊为作者,标题,出版物名称,出版时间,期号,页码;报纸为作者,标题,报纸名称,出版时间;未能出版的学位论文为作者,标题,授予学位机构名称,论文答辩时间,页码;未见于正式出版物的信札、访谈、发言、演讲为作者,具体场合,时间,地点;网上资料为作者,标题,网址,访问时间。作者(包括译者)为三人(含...  相似文献   

5.
《金陵法律评论》2012,(1):161-161
<正>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号标记,引证部分依次列于该页正文之下。  相似文献   

6.
《金陵法律评论》2011,(1):161-161
<正>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号标记,引证部分依次列于该页正文之下。  相似文献   

7.
《金陵法律评论》2010,18(1):161-161
<正>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  相似文献   

8.
《金陵法律评论》2011,(2):161-161
<正>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  相似文献   

9.
《金陵法律评论》2004,(2):F003-F003
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  相似文献   

10.
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  相似文献   

11.
《金陵法律评论》2010,(2):161-161
<正>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  相似文献   

12.
引证体例     
正(最新修订版)援用本刊规范:苏力:"作为社会控制的文学与法律——从元杂剧切人",载《北大法律评论》第7卷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般体例1.引证应能体现所援用文献、资料等的信息特点,能(1)与其他文献、资料等相区别;(2)能说明该文献、资料等的相关来源,方便读者查找。2.引证注释以页下脚注形式连续编排。3.正文中出现一百字以上的引文,不必加注引号,直接将引文部分左边缩排两格,并使用楷体字予以区分。一百字以下引文,加注引号,直接放在正文中。4.直接引证不使用引导词或加引导词,间接性的带有作者个人的概括理解的,支持性或背景性的引用,可使用"参见""例如""例见""又见""参照"等;对立性引证的引导词为"相反""不同的见解,参见""但见"等。  相似文献   

13.
一、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在标点之后,注码号格式为①②③等;文章大标题和作者姓名后的注码格式为*。二、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三、文中数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者,注释例:前引①,第31页。四、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直接标出作者姓名。五、请规范数字用法,法条号、日期、数量等采用阿拉伯数字(包括正文),引号内数  相似文献   

14.
一、通则[1]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注码号为[]。[2]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3]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4]数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者,注释例:同前注[1],[德]魏德士书,第56页。[5]前后紧邻的两个引注,文献完全相同,而且没有其他文献干扰的,可以写"同上注"或者"Ibid"。  相似文献   

15.
正所有来稿请以下列注释体例为准:一、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每页重新注码,样式为:123等。二、直接引用非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间接引用时,应注明"转引自"。三、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请重新作出完整注释。四、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作出完整注释。五、具体的完整注释范例:1)著作类1谢晖:《法学范畴矛盾辨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4页。  相似文献   

16.
《当代法学》2012,(1):160
一、一般规定(一)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二)稿件作者通常仅标明所在单位及技术职务。项目成果保留项目名称及编号。(三)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  相似文献   

17.
一、通则[1]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注码号为[]。[2]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3]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4]数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者,注释例:同前注[1],[德]魏德士书,第56页。[5]前后紧邻的两个引注,文献完全相同,而且没有其他文献干扰的,可以写"同上注"或者"Ibid"。[6]所引文献是外文的,从该语种注释习惯。[7]未尽事宜,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学引注手册》为准。  相似文献   

18.
《法学研究》2013,(1):209
一、一般规定(一)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二)稿件作者通常仅标明所在单位及技术职务。项目成果保留项目名称及编号。一般的感谢语酌情删减。(三)非直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四)数个注释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某某书,第×页"或者"前  相似文献   

19.
<正>一、关于实行稿件"资料附件"制度的通知1.为强化论文引证资料的真实性和规范性,进一步提高《中国法学》、China Legal Science的学术水平和公信力,特建立"资料附件"制度。2.凡给《中国法学》、China Legal Science投稿的作者,在文章中直接引用、间接引用中外文文献、法规、案例、新闻报道等资料的,应随所投稿件的正文提供一份"资料附件"电子文档每一条引证性注释,均要求有对应的"资料源信息"胃一篇文章的全部"资  相似文献   

20.
<正>一、关于实行稿件"资料附件"制度的通知1.为强化论文引证资料的真实性和规范性,进一步提高《中国法学》、China Legal Science的学术水平和公信力,特建立"资料附件"制度。2.凡给《中国法学》、China Legal Science投稿的作者,在文章中直接引用、间接引用中外文文献、法规、案例、新闻报道等资料的,应随所投稿件的正文提供一份"资料附件"电子文档。每一条引证性注释,均要求有对应的"资料源信息"。一篇文章的全部"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