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冠华是我国杰出的外交家,在他的40多年革命生涯中执笔写下了难以计数的国际述评和外事文稿。其实他的诗同样文才斐然。写诗乃是他为遣兴抒怀而作,他从不示人,故外人多不得而知。1971年,毛泽东主席亲自点将,乔冠华代表新中国首次率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他踌躇满志,心境特佳,接连写下了五首诗。其一题为《从上海飞巴黎》,诗曰:我辈乘机将欲行,忽闻黄浦淌歌声。长江万里深千尺,不及同仁送我情。乔冠华在诗后自注说:“1971年11月9日,出席第26届‘联大’代表团离开北京乘飞机到上海。周恩来、叶剑英等政治局全体同志到机场送行。叶剑英当场…  相似文献   

2.
《学习导报》2012,(1):32-32
2004年3月14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温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有一位朋友问我,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诗来概括一下你今年和今后的工作。我想起两位伟人的诗,一句是毛泽东主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相似文献   

3.
1961年11月6日上午,毛泽东接连3次写信给秘书田家英,请他找写梅的诗词。一次是上午6时,信中说:“请找来人林遭(和靖)的诗文给我为盼,如能在本日下午找到,则更好。”林通素有“梅妻鹤子”之说,其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读书人所熟知。毛泽东要读咏梅的作品,自然会首先想到他。田家英很快将林通的诗文集找到并送给毛泽东,毛立即翻阅了其中与咏梅有关的诗。上午8时半,毛泽东又给田家英一信:“有一首七言律诗,其中两句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是咏梅的,请找出全诗人句给我,能于今日下午交…  相似文献   

4.
乔冠华是著名的外交家,他的才华深得毛泽东的欣赏,曾称赞他的文章顶得上两个坦克师,并戏称他“乔老爷”。乔冠华不负毛泽东的厚望,从50年代初期出席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议、朝鲜停战谈判、印尼万隆会议,到70年代参加中美关系谈判、第二十六届联大会议等,他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个炙人心弦的有趣故事。  相似文献   

5.
<正>毛泽东与账本的渊源已久。1936年9月,毛泽东在保安窑洞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说:“我刚识了几个字,父亲就让我开始给家里记账。”还说到他父亲脾气暴躁,常常打他和两个弟弟。“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从9岁到17岁,毛泽东一直给家里记账。1910年秋毛泽东留下一首“孩儿立志出乡关”的诗,  相似文献   

6.
千里寻故地 1965年5月中旬,毛泽东在长沙结束会见前来请求中国援越抗美的越南胡志明主席的外事活动后,对胡志明说:“我要驱车千里,带上我的竹拐杖.重访井冈山.看望老区人民。”胡志明当时也带着一根精致的高级木拐杖,提出与毛泽东交换。毛泽东说:“不换,你的太漂亮了。我还是用我的‘讨饭棍’好。”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1958年1月的南宁会议上说过:“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愿看。”①人们千万别把这句话看得太认真。从毛泽东读书的实际情形看,杜甫的诗,他很愿意看(参阅本刊1998年第12期《毛泽东与杜甫作品》);白居易的诗,他同样很愿意看,而且读得很熟,有不少诗还记得牢,连《琵琶行》、《长恨歌》这样长的诗都能背诵。1939年5月3O日,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讲话时说:“从前有一首诗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土时,倘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这在我们的历史学家那里叫做‘盖棺论定’,就是说,人到死的时…  相似文献   

8.
小事·大节·党性张勤近读章含之的《我与冠华》一书,其中一段写到林彪出逃机毁人亡之后,乔冠华得知林彪下场的第二天一早就匆匆赶到301医院,希望正在住院的陈毅同志。他兴奋地对陈老总说:“老总啊!出了大事,也是好事!还是你常讲的话应验了:‘善有善报,恶有恶...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11,(3):72-72
如此拜年(二则) (一)教过4岁的女儿几句歇后语,这一天。我找机会考考她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我问:“宝贝,‘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后半句是什么?”女儿眨巴眨巴眼睛,说:“是不是‘鸡当了官’?”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常对人说,人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新陈代谢,这是辩证法的规律。他曾对护士长吴旭君说:“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可以上台去讲话。你就讲,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他死得好。如果不死,从孔夫子到现在,地球上就装不下了。新陈代谢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他曾多次对王海容说:“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扔到大海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你们吃肥了好…  相似文献   

11.
哲人毛泽东     
刘火雄 《党史博采》2013,(11):11-17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由此正式开启了中美之间的“破冰之旅”。当天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会见尼克松、基辛格等人.互致问候后,毛泽东对尼克松笑谈:“昨天你在飞机上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说是我们几个要吹的问题限于哲学问题。”“我之所以那么说.是因为我读过主席的诗词和讲话,我知道主席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学家、”尼克松答道。在随后的会谈中,毛泽东几次对客人表示:具体问题可同周恩来总理谈,我只讨论哲学。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卫士田云玉的工资为每月37.5元,到1956年工资调整时,他所在的组里评议给他升两级,后来经上级有关部门全面比较平衡,结果只给他升了一级。为此,田云玉找了局领导,并且还哭了鼻子。“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毛泽东知道此事,幽默而不乏同情地说。轮到小田值班,毛泽东把他叫到身边,沉吟了半天,言语恳切地说:“小田,我跟你商量一件事。我准备从我的工资里拿出钱来给你发工资,你的工资不要国家来负担,我来负担,你看多少钱合适?”毫无心理准备的田云玉一时语塞。“你现在多少工资?”“43…  相似文献   

13.
刘岳 《前线》2014,(4):123-123,126
徐特立与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吴玉章一同被誉为“延安五老”。1927年7月,一片白色恐怖中,徐特立在汉口加入中国共产党。徐特立参加长征时已经58岁。1937年,徐老60岁生日时,毛泽东在给他的贺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称赞他“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徐老的这种革命风范,在营救被国民党关押的乔信明等红军将士这件事上,体现得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14.
关于毛泽东给何干之的信中提到的“三个态度”和“两本新书”薛培松在1993年编辑出版的《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中,收入了毛泽东1939年1月17日关于研究民族史问题给何干之的一封复信。信中说:"你的研究民族史的三个态度,我以为是对的,尤其第二个态度。……"...  相似文献   

15.
唐春元 《学习导报》2013,(15):38-39
毛泽东、潘心源和易子义脱险到达铜鼓后,大家说着各自“脱逃”的经历.毛泽东说:“后来,我给了团丁两块银元才得以脱逃..看来还是银元管用!两块银元救了我一条命。”  相似文献   

16.
一首流行歌中有这样两句歌词:“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每当播放时,我总喜欢听,听后还要学着哼一哼,哼了之后还要回味回味,琢磨琢磨。这不仅是因为这位歌星甜润的歌喉打动了我的心,给人以慰藉,还因为这两句“歌眼”(恕我将“歌眼”比“诗眼”吧)引起我长长的思索,久久的共鸣。 时下,常听到有人慨叹:“自己所得太少了。”这慨叹声中,不仅一个月拿100、200元的说太少,就是一个月拿500、600的还嫌少。可见,人们都想收入多一点,所得多  相似文献   

17.
1945年8月底,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在周恩来等陪同下,亲赴重庆与蒋进行和平谈判。一天,陪都文艺界名流邀请毛泽东去作演讲,休息时,有人关切地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毛泽东从容回答:“国共两党的矛盾代表着两种不同利益的矛盾。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讲到这里,毛泽东深深吸了一口烟,接着慢条斯理地说:“蒋先生的‘蒋’字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颗草,他不过是草头将军而已。”说完,他发出一阵豪爽的笑。“那毛字又作……”不等那人问完,毛泽东便风趣地说:“我的‘毛’字可不是…  相似文献   

18.
宋静 《新湘评论》2014,(4):53-53
今年的夏天格外热,我给老爸打电话嘱咐他,热了就开会儿空调,别怕浪费电,顺便问他有没有哈需要的,我好给他买了寄过去。 老爸一如往常般地回道:“不用买啊,我啥都不缺的。”后来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了一句:“明(我老公的名字)在你旁边吧?”我说:“没啊,咋了?”“你婆婆呢?”“也没有啊!爸,你想说哈说就行啊!”老爸这才“放心”地说道:“要不,你给我买个皮带吧?我这皮带用了七八年了,不大好用了!”我赶忙答应下来:“没问题,这两天就给你买了寄过去啊!爸,你需要啥直接给我说就行的,别管他们在不在我旁边。我孝敬自己老爸,谁也不敢有意见Ⅱ阿!再说了他们也不是那种人啊,你以后可不准跟自己女儿这么见外了啊!”  相似文献   

19.
1931年11月7日,是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所以就选择了这个时间作为故事的题目。一瑞金叶坪毛泽东居室里,桌上的小闹钟指到凌晨两点了。毛泽东仍然容光焕发,毫无倦意地就着马灯翻开记事本,用毛笔郑重的写下1931年11月7日几个字。贺子珍将毛泽东白天穿的那套灰色红军服铺在门板上,用盛着开水的铜壶在衣服上熨烫了好几个来回。见毛泽东仍在专心挥毫,关心地说:“润之,现在都两点了,早些睡吧。明天,嗬,不是,今天早上七点钟你还要和朱老总一起检阅呢。”毛泽东从烟盒里抽出一枝烟,继上火,重重地吸了一口,笑着对贺子珍说:“你不也跟我一样没休息嘛。我睡不着呀。子珍,你知道我在想什么?11月7日,是个吉祥的日子,14年前的这一天,在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隆隆炮声,迎来了世界上第一个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世界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我没有去过俄国,没有见过列宁,但我十分钦佩列宁的创造与胆识,十分赞赏俄国人民的选择。我在十多年前就说主义是一面旗帜。我立志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全副精力去寻找与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结合点,在罗霄山脉我当过革命的‘山大王’,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1927年在汉口‘八...  相似文献   

20.
伍英 《学习导报》2012,(17):51-54
1937年1月30日,延安各界紧锣密鼓地为徐特立60大寿庆祝大会做准备。当时,正在商量抗日救国大计的毛泽东,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老师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祝寿信,并当晚派人送到了时在保安主持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教育部工作的徐特立。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