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民族平等、发展社会经济、增进民族团结、缩小民族间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2.
党校在民族地区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研究民族地区党校发展的内涵,正视民族地区党校发展的普遍问题,寻求民族地区党校发展的路径,以使党校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论坛》2010,(10):F0004-F0004
民族团结是发展的基础、社会和谐的源泉、国民稳定的根本。漾濞彝族自治县始终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贯彻落实“改变一代人、培养一代人”的云南民族工作精神,按照“跳出稳定抓稳定”的工作思路,从多个方面来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发展,各民族之间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实现了民族团结和谐有法制基础,民族干部成长有特殊“沃土”,民族长久和睦有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各民族同胞共同的家园,城市让各民族群众生活得更美好,是跨越式实现少数民族美好生活需求的"超车弯道"。同时,少数民族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新问题,包括少数民族自身发展、民族关系、城市管理等。新时代,加强城市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是党的城市民族工作的关键,有利于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巩固城市各民族大团结,促进城市建设全面发展和少数民族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民营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汉族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加快制定和完善促进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被写入了党章。文化认同作为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始终起着"内核"与凝聚作用。新时代,以文化的视角审视藏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熔铸,就显得十分迫切。应高度重视各族民众精神文化需求和思想价值诉求,通过正确引导民族社会心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途径,使文化共识有效促进政治共识。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特点 ,提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维护中华民族尊严、推动中华民族腾飞 ,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 ,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国家专门对22个人口较少民族进行扶持,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制定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政策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是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实行的一整套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民族观。在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涉及民族平等问题、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及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问题,这些问题的圆满解决首先要正确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的发展和群众利益的结合问题;其次要很好处理民族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问题;再次要解决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云南各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光辉指引下,政治上获得了平等地位,实现了当家作主;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各民族大团结不断巩固,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云南长期保持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云南民族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是:坚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云南地处边疆、民族众多、发展不平衡的特殊省情相结合,正确认识和把握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持把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工作全局,实行分类指导,因地因族制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1.
各民族共同繁荣思想 ,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和宗旨 ,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重大发展。这一思想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立论基础 ,具有独创性的理论特色和开拓性的发展思路。这一思想还指明了缩小民族间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乡村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智慧源泉和内生动力,是各民族基于我国乡村文化现实的自我觉醒与积极应对,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复兴。乡村民族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强民族地区发展建设的根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推动作用。云南省弥勒市有乡村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典型性,对以乡村民族文化建设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以弥勒市为例深入研究发现,民族地区乡村民族文化建设资源丰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建设需求迫切,但存在部分乡村民族文化资源未得到重视,文旅融合发展有待优化提升,民族文化工作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强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打造和培育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文化建设投入等路径,大力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发展,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民族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做好民族工作,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的主题,努力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强政策扶持,倡导自主创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14.
新疆高校应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在以往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从文化认同教育人手,使学生明确新疆各民族文化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是在水乳交融和休戚与共中共同发展的,既要热爱本民族文化,更要热爱中华文化和祖国民族大家庭。强化国民教育,使学生明确自己无论属于哪一个民族,首先是中国的公民。任何一个民族的公民都要平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才能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不允许有特权民族和公民的存在。高校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挥文化认同教育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效果,促进团结和睦的民族关系的建设,维护新疆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宗教、民族思想在西藏的实践成功地树立了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良好范例,主要包括:在西藏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西藏各阶层人士,促进西藏民族团结;发展西藏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共同繁荣;培养西藏民族干部。  相似文献   

16.
加速少数民族发展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和宗旨。邓小平民族理论有其鲜明特色 :1始终以坚持社会主义为前提 ;2具有独创性和开拓性。实现的途径是 :1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各民族的全面进步 ;3改革开放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制度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大理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开展工作,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宗教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了宗教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闽南文化是海峡两岸闽南人共同创造的优秀地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海峡两岸、港澳同胞以及世界各地闽南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共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发展及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以闽南文化研究为突破口加快海峡两岸文化共同体的研究,对于发挥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两岸民众的心灵沟通,更好推动两岸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的目的是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共同致力于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0.
清中期,天主教传入桂西多民族聚居区。尽管历经波折,天主教还是成功地在桂西扎下根。近年来,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桂西农村,天主教有扩大发展的趋势,以隆林各族自治县最为典型。天主教在桂西传播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同时也是传统宗教生态失衡与宗教需求之间相矛盾的结果。民族地区复杂的族群关系、当地政府公共服务缺失、库区移民等问题,也加速了桂西民族地区天主教发展的步伐。因此,应针对天主教传播的多种原因寻求相应管理对策,才能有效地解决桂西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