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南省对商丘市梁园区规划土地局原局长徐建设雇佣杀人一案进行用人失察追究,对提拔任用徐建设失察问题的有关人员给予应得的纪律处分。经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联合调查组调查,徐建设在其入学、学历、入党、聘干、提拔、申报拔尖人才等问题上,弄虚作假,有意隐瞒、歪曲事实,伪造材料,涂改档案,搞非组织活动,并干扰和妨碍案件查处。而个别单位和领导人在这一系列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报载,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委书记因提拔作风不正派的原县交通局局长郭某,没有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办事,出现用人失察的错误,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是河南省近几年在选拔干部中实行失察追究制度,向那些因不负责任导致用人失察者亮起的又一盏"红灯"。这项制度实施以来,在相当程度上纠正和克服了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部门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有效地遏制了跑官要官的歪风,受到群众一致好评。推荐选用干部,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领导部门及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应该肯定,长期以来,我们在选人用人方面的主流是好的。但是…  相似文献   

3.
2002年7月26日,河南省鹤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河南省证券公司原董事长胡燕贪污、挪用公款案作出一审判决:胡燕在其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短短6年时间内,单独或与前夫徐建设内外勾结,共侵吞公款261.8万元,其中胡燕单独贪污80万元,与徐建设共同贪污181.8万元;胡燕还将公款856.83万元挪用,给徐建设进行营利活动。法院以贪污罪判处胡燕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我们选拔任用干部的工作中,选人用人失察、失误现象还时有发生,有的干部刚提拔或调整到重要岗位不久,就出现严重问题;有的干部德才素质较差,甚至已经出现严重问题,却能在推荐、考核、任用等环节上顺利过关;有的干部德才素质一般,政绩平平,却被提拔重用,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我  相似文献   

5.
据报载,河南省近几年在选拔干部中实行失察追究制度,有近百名领导干部因失察受到追究。平顶山市鲁山县下汤镇党委副书记夏建军在工作中弄虚作假,在群众中造成很坏影响。由县委组织的以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为组长的考察组在对全县乡、镇领导班子进行换届考察中,听到群众对夏的反映后,没有认真履行职责,隐瞒了夏建军的有关问题,致使夏提升为镇长后问题暴露。在对任用夏建军这一失察进行追究中,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和考察组长及有关责任人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商丘市原柘城县委书记因提拔任用作风不正派的原交通局长郭永志,没有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办事,出现用人失察的错误,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相似文献   

6.
《湖北日报》2003年7月3日报道:达县法院新提拔17天的副院长袁成萍与驾驶员罗德全在成都某宾馆嫖娼,被成都警方现场抓获并拘留。有关部门调查认为,任用袁成萍是严重的失察失误。对此,四川省委责成达州市委对因错误任用干部、超职数配备干部以及对干部疏于管理监督的相关责任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5,(6)
<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近年来,考察失真失实、"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问题时有发生,干部群众对此深恶痛绝。用人失察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助长了党内腐败现象的滋生,削弱了领导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更损害了我党领导干部的形象,危害可谓严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逐步加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要求各基层党组织严格贯彻落实。为此,实际工作中,如何选好人用好人,切实避免用人失察问  相似文献   

8.
信息网站     
中纪委五类顶风违纪行为将被严惩中央纪委最近指出,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在严肃执纪的同时加大组织处理力度,切实解决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后,对有下列5类顶风违纪行为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处理: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按照组织程序一律先免职,再依据规定处理。“跑官要官的”,要批评教育,不能提拔重用,在重要岗位上的要予以调整,已得到提拔的要坚决撤下来;对“跑官要官”制止不力造成用人严重失察失误的,要严肃追究责任。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影响经商…  相似文献   

9.
2002年7月26日,鹤壁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河南省证券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燕一案。检察机关查明:在短短6年时间内,胡燕单独或与其丈夫徐建设内外勾结,侵吞骗取单位资金261.8万元,其中胡燕单独贪污80万元,与徐建设共同贪污181.8万元;胡燕还将本单位资金856.83万元挪用给徐建设进行营利活动。法院据此依法作出判决,以贪污罪判处胡燕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辽宁省大连市、江苏省涟水县等地推行的干部任前公示制,打破了传统的选拔任用干部的封闭模式,使拟将提拔者完全置于公众视线下接受全方位的“X光透视”,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干部任用上的漏洞和失察。干部任用制度的一次思想解放传统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往往处于...  相似文献   

11.
《先锋队》2000,(5)
河南省规定 ,对10种个人行为和对党风廉政建设贯彻不力的6种组织行为必须受到责任追究。对于有问题不查、不追究责任的 ,要追究纪检机关领导责任。为了保证责任追究落到实处 ,他们先后出台了5个配套制度。河南省委着重从6个方面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对下属发生严重违法违纪问题 ,而上级失职失察的 ,追究上一级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 ;对集体违纪的 ,追究决策者的领导责任 ;对因工作失职造成重大事故、重大损失的 ,追究主要领导者的责任 ;对下属或家属成员管理教育不力 ,导致其违法乱纪的 ,追究领导人的责任 ;对用人失察造成恶劣影响的 ,追究…  相似文献   

12.
从根本上讲,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必须标本兼治,打好“组合拳”。也就是说,在认真解决干部选拔任用某些环节存在的“变形”“失效”等问题的同时,更应着眼于将“关口前移”,把更大的功夫下到提高干部队伍整体廉洁度、有效压缩“病官”基数、切实遏制腐败增量上。毋庸讳言,如果从政环境得不到有效净化,“染病”官员基数过大,即便干部选拔工作做得再细、再实,也难以避免用人失察、“病官”上位。  相似文献   

13.
实行用人失误失察责任追究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用人失误失察责任追究制度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表现在 :用人失误失察定性难 ,用人失误失察责任区分难 ,用人失误失察追究难。文章就建立健全用人失误失察追究机制 ,营造用人失误追究环境 ,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对策 ,以求用人失误失察责任追究制度得到切实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14.
实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体现了权力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有利于增强选人用人的责任意识,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去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联合查处了曹忠武造假骗官案,经中央同意,中央纪委对在曹忠武任用上负有失察失误责任的4名省部级干部分别给予党纪处分,并责成有关单位追究了20多名局级干部的责任,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还  相似文献   

15.
近来,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严肃查处了一起用人失察失误的典型案例:四川省达县人民法院原副院长袁成萍,在刚被任命半个月之后,竟趁去省城开会之机与司机同室嫖娼,被省城警方当场抓获,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是一起十分典型的用人失察失误案例,严重败坏了党员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四川省委经专门研究,责成有关部门进行了严肃处理,除当事人袁成萍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外,有关用人失察、失误的责任者也都受到了党纪、政纪的严厉追究。  相似文献   

16.
干部考察失察是指对干部的考察结果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被考察者的真实情况。考察失察常导致用人不公、用人失误,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失。失察常常表现为:1.获取的信息不真实。干部德、能、勤、绩的外在表现与真实情况往往存在差异,考察时得到的被考察者的信息中常有一些虚假成分,言好者未必好,言差者未必差,没发现问题的却往往潜藏着问题,如不注意去伪存真,就容易导致考察失察。这种考察失察一般不易被纠正,其原因在于收集掌握的原始信息本身就不真实。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颁布的《干部任用条例》 ,要求实行严格的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这既是依法治国要求在干部工作中的体现 ,又是强化干部选拔任用责任、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根本保证。《干部任用条例》的颁布虽然加大了用人失察失误责任的追究力度 ,但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难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笔者认为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责任标准难把握。要追究用人失察失误 ,首先要判断使用哪类干部属用人失察失误 ,即失察失误的标准是什么 ?客观情况是比较复杂的 ,准确界定这一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干部的优点、成绩、错误或缺点…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自走上从政的道路开始,一生中会经常遇到提拔和不提拔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我们毋庸讳言。想提拔有什么不好?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人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要求多挑担子,“争取服大务的机会”,这是好现象。而且,可以说正是这种向上的进取心,推动着我们各项事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因此,问题不在于想不想提拔,关键是为什么想提拔,想到什么程度,提拔了怎么表现,不提拔怎么对待。从对这些问题的不同态度上,可以看到党性,看到觉悟,看到素质。  相似文献   

19.
“马桶干部”,是群众对那些在此地作官时即有问题,但因捂着未暴露尚“香”,提拔异地交流后东窗事发便“臭”的腐败分子的谑称。“马桶干部”的产生,除了他们使尽手段掩其劣迹之外,也与干部管理部门弱化和放松监督管理有关。从中原某市近三年提拔后被查处有问题的干部情况看,有10.9%在提拔前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在对干部的选任考核中,一些工作人员习惯于听推荐评价、查档案材料、座谈了解、组织测评、张榜公示等,但深入群众摸实情、听真情,从末端考察却很少,存在"指标失范、评价失公、结果失真"的现象,不仅严重挫伤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给用人失察、带病提拔埋下了隐患。防止和规避考察失真、识人失准、用人失误现象,就要把考察关口前移,充分让群众参与其中,倾听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政绩评价,不可正襟危坐在办公室听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