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监督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议案和有关报告时,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派有关负责人员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我省实施监督法办法明文规定,常委会组成人员可根据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的计划,对专项工作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并可以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时提出专项询问。实践证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率先进行,大部分省级人大常委会相继开展的专题询问,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已成为人大行使监督权的一种重要的有效方式,而且呈现出常态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关于刑事庭审中诱导性询问和证据证明力问题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其一、刑事庭审中的诱导性询问诱导性询问是容易被误解的一种庭审调查方式。在刑事庭审中,对于某些情形而言,诱导性询问可能影响被询问人客观陈述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案件事实,但并非所有的诱导性询问都具有这种不良作用,实际上,有些诱导性询问具有揭示案件客观真实的功能,或者具有避免使诉讼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过多纠缠的积极作用,全面认识这些作用,是确立科学的证据规则和正确运用这些规则的基础。但遗憾的是,我国某些司法解释显示出有关部门对证明活动的某些规律尚缺乏全面的把握和精密的研究。一、“诱导性询问”的含义诱导性询问…  相似文献   

3.
司法实践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某犯罪分子因甲罪行被司法机关或有关组织询问、传讯,或者采取了其他强制性的措施之后,他又交代了没被司法机关或者有关组织发觉和怀疑的乙罪行、丙罪行。对于这样的行为,我认为,不是坦白,而是自首。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4.
检测识别言语欺骗的相关研究表明,外行观察者的表现通常靠运气.然而,在刑事司法体制中,没有经过专业性侦查培训的外行人经常会被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例如事务律师、治安法官或陪审团).本研究表明,在侦查询问中,我们可以尽量通过控制向询问对象披露信息的时间来改进外行观察者作出准确判断的表现.实验中,总计有151名参与者作为说真话者或者欺骗者进行了一场交互式计算机游戏,并在事后被询问.在询问中,询问者所知的游戏信息披露给询问对象的时机分为三种情形:在询问早期(提前披露),在询问结束时(推迟披露),或者在整个询问过程中逐渐披露(渐进披露).随后,由30名外行独立地观察随机挑选形成的三组询问记录(每一组中包含有5名欺骗者和5名说真话者),并对询问对象是否诚实作出自信的判断.统计结果表明:关于询问对象是否诚实的判断在渐进披露的情形下是最为准确的,P<.001,η2=.97(超过了随机概率),而且观察者对这种条件下的询问作出的判断更为自信,P<.001,η2=.99.渐进式询问记录中撒谎的被试者(询问对象、被询问人)的认知需求是最为突出的,P<.001,η2=.24.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改进非专业观察者识别言词性欺骗方面,可通过使用最大化欺骗者的认知负荷这种询问技巧来提高,同时给说真话者提供机会对证据作出增量式反应.  相似文献   

5.
<正> 人民律师的主要任务是对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公社和公民提供法律的帮助,以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其具体工作是: 一、解答关于法律的询问,提供解决有关问题的意见。律师解答法律询问的范围很广,但主要是解答有关刑、民法律和诉讼程序上的问题,支持来访人的正当要求,使他们的权利和合法利益得到保护,或者说服来访人放弃  相似文献   

6.
谢奕文 《法制与社会》2011,(20):143-144
调查取证是保证公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公证质量的保证。《公证程序规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公证机构可以采用下列方式,核实公证事项的有关情况以及证明材料:(一)通过询问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核实;(二)通过询问证人核实;(三)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了解相关情况或者核实、收集相关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证明材料;(四)通过现场勘验核实;(五)委托专业机构或者专业人员鉴定、检验检测、翻译。"公证员在具体办证中,收集的证据材料多数为当事人提交的书证、询问证人、调取书证、物证、视听材料为主,现场勘验、进行鉴定等只是在特殊公证时才采用的方式。调查取证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并非对所有公证事项都必须外调。本文就哪些公证事项必须外调,如何从询问证人、调取书证、视听资料方式中调查取证,谈如下几点看法和体会,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晓兵 《证据科学》2016,(4):471-484
交叉询问源自英美法系,是在审判或听证的质证程序中由一方当事人或者律师对反方证人进行的询问.中国诉讼法对交叉询问已有实质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也有实际运用.交叉询问的质证功能是由它的内在属性和提问方式决定的,其目的主要在于降低或摧毁反方证人的可信度,降低或瓦解反方证人证词的证明力,或从反方证人口中获得有利证言.诉讼模式、质证规则、证人出庭率以及法律职业者的操作技能直接影响交叉询问质证功能的实现.为了充分发挥交叉询问的质证功能,应该进一步改革或完善目前的诉讼模式、庭审质证规则、证人出庭作证保障制度并提高法律职业者在交叉询问方面的业务素养.  相似文献   

8.
第一,询问证人应个别进行。 第二,询问不满十八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第三,侦查人员在询问证人时要文明礼貌,严肃认真,灵活多样,严格按政策和法律办事。使询问笔录客观、全面。 第四,侦查人员制作的询问证人笔录,应交证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证人,侦查人员应向其宣读笔录,如有遗漏或者差错,侦查人员可以补充或者改正。最后让证人在笔  相似文献   

9.
一、反询问概说反询问 (crossexamination)亦称交叉询问 ,它是开庭审理询问证人的第二个阶段 ,即在提供证人的一方对该证人进行主询问后 ,再由对方当事人或律师对该证人进行的询问。在英美法中 ,设立反询问主要基于两个目的 :其一是旨在暴露对方证人的证言矛盾、错误或不实之处 ,以降低其证据的证明效力 ,或者证明这个证人是不可信的。其二 ,是旨在使对方证人承认那些对本方有利的有关事实。其中的道理在于 ,如果当事人一方的律师能够借助反询问方式推翻由另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 ,那么该方就获得胜诉的筹码。正如苏格兰政…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监察机关在调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时,经县级以上监察机关领导人员批准,“必要时,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依法冻结涉嫌人员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一些地方监察机关和读者询问如何理解和执行,现将最高人民法院、监察部有关执行此条的规定刊发,以作答复.一、监察机关在立案调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和其他经济方面的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时,对涉嫌人员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需要作为证据使用或者依法作出处理的,经县级以上监察机关领导人员批准,可以提请涉嫌人员存款开户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依法冻结涉嫌人员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二、监察机关提请人民法院采  相似文献   

11.
选举法第二十九条第一、二款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按选区或者选举单位提名产生.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值得注意的是,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政党、人民团体具体是指哪一级,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不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这个问题询问的答复,帮助我们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令)号]主席令第58号令[公布日期]2006.10.31[类别]经济法.金融管理[施行日期]2007.1.1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作如下修改: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二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时,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对与涉嫌违法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采取下列措施:“(一)询问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对有关情况作出说明;“(二)查阅、复制有关财务会计、财产权登记等文件、资料;“(三)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毁损或者伪造的…  相似文献   

13.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作如下修改: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二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时,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对与涉嫌违法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采取下列措施:"(一)询问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对有关情况作出说明;"(二)查阅、复制有关财务会计、财产权登记等文件、资料;"(三)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毁损或者伪造的文件、资料,予以先行登记保存。"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采取前款规定措施,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调查通知书;调查人员少于二人或者未出示合法证件和调查通知书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有权拒绝。对依法采取的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如实说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证人视所作证有着积极的意义,其包括了电话会议和视频会议作证.视颇会议作证包括电视会议和互联网会议作证,其适用范围限于证人不能或不便或不宜出庭的情形,制度设计可从证人询问的申请和决定、询问前的准备工作、询问并记录以及文书的送达等方面进行.电话会议在当今仍有其存在价值,但只适用于简单或询问事项少且简单的民事案件,并且以有关人员同意为条件,其询问程序与视频会议类似,但要注意做到最低限度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15.
告知义务制度是保险法最重要的制度之一,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依据本款,投保人应当履行告知义务。然而,实务中,有时由于投保人处于强势地位,保险人会对投保人的告知义务履行作出妥协。例如,实务中,有保险人与投保人以特约条款约定.  相似文献   

16.
刘家华 《江淮法治》2012,(11):52-53
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相继开展专题询问。如何才能确保专题询问真正取得实效呢?笔者认为,专题询问会前应当做好充分准备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吴邦国委员长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讲到“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时指出:“根据监督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决定的精神.今年我们将选择代表普遍关心的问题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专题汇报,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要请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答复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来,有些地区和部门询问,对党员实施违犯党纪行为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县级以上纪检机关是否有权作出责令退赔或者收缴的处理决定。现将中央纪委办公厅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关于执行〈条例(试行)〉第168条规定有关问题的请示》的答复(中纪办〔2001〕59号)全文刊发,以便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8.
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司法制度中的普遍原则和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证人证言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言词证据,原则上应当通过证人出庭作证,控辩双方当面询问证人之后才合法有效。对此,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3项关于“在判定对他人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时,任何人都有权询问或者业已询问对他不利的证人,并  相似文献   

19.
【裁判摘要】 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保险人或其委托的代理人出售“自助式保险卡”未尽说明义务,又未对相关事项向投保人提出询问,自行代替投保人激活保险卡形成数据电文形式的电子保险单,在保险合同生效后,保险人以电子保险单内容不准确,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为由主张解除保险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途径提交的外国法专家意见在诉讼中的性质和地位不同,当事人主动提供的外国法专家意见属于专家证言,在诉讼中应当适用有关专家证言的规定。法院指定专家出具的有关外国法的意见类似司法鉴定结论,可以比照适用司法鉴定结论的有关规定。在法院指定的情形下,专家应当接受法院委托,提交书面的法律意见,并出庭接受询问,但该法律意见对法庭没有绝对的拘束力。外国法专家有获取报酬的权利,对故意或者过失造成的损失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