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关键是要确立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人们以法治为视角的理性认识方式和实践方式。法治思维的表征是:一是理论建构:主动学习把握法律知识、法治理论,形成法治意识。二是法治实践:党、政府、个人自觉践行法治理念,规范公共行为,形成法治实践机制,实现公平正义。三是法治的确定性:主体依据法律预判交往对象和事件发展,保护权益。四是法治审视:对客体对象给予法治解释、法治评价。  相似文献   

2.
法治思想源远流长,法治政府的建构也一直是各国政府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然而,法治政府建构和有效运作所需的土壤和条件却十分复杂,这些条件既包括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环境,也包含着一定的政治基础因素。而从作用的方式来看,良好的政治基础对法治政府建构和运行的作用更为直接。新时期建构法治政府具有重要价值,只有通过现代政治文化、科学的政治结构、完善的制度体系和高效的监督机制的合力推动,才能保障法治政府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3.
政府组织自我完善是和谐社会建构的重要维度,建构社会主义公共服务型政府也是和谐社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我国政府模式创新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规范型政府再造,提高服务能力;推动公共服务理念的合法化,实现监督机制创新;激发大众服务需求,建构公共服务的动力机制;培育合作伙伴,拓展NPO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公共参与领域.  相似文献   

4.
公民参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素仙 《理论探索》2007,(4):120-122
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服务性、法治性、有限性、透明性和高效性的鲜明特征,是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公共服务型政府强调以公民为中心,其实质是对公民参与的高度重视。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中,必须推进公民的积极参与,这是政府管理逐步走向公共服务型目标的根本途径。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应该开拓渠道,引导公民积极参与,构建政府与公民的新型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1)
在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中,法治是政治社会整体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法律进步与发展是一项有使命的事业,法治服务治理乃应有之义。法治建设不仅只是披露和表述时代的法律,还要和国家制度使命相一致,服务于社会进步和发展。法治的公共服务性更加易于建立起人民对社会法治治理和司法正义的公信。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政府尚不具备公共管理的公共价值理性的前提下,运用公共服务市场化这一治理工具容易引发行政伦理危机,如责任危机、信用危机、效率危机和公平危机等。而近期改进管理方法技术、中期完善社会治理结构、长期建构法治治理文化是防范和控制这些行政伦理危机、实现公共利益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文化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文化是政府管理的软环境,是政府管理的灵魂。建设公共服务型的政府,积极推进政府文化创新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公共服务型政府文化理念具体包括:民主法治、有限责任、公开透明、服务健全、廉洁高效。我们必须用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方法创新公共服务型政府文化,即:强化“以人为本”的政府服务意识;构建“顾客至上”型的政府行为模式;探索“结果导向”的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8.
建设法治政府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契约文明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现代法律是对契约关系的确认.因而,对政府而言,法治政府的实质是用法律来规范政府的活动.契约文明的要求是构建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法治政府的构建是我国政府权力运作方式的重大变革。法治政府的构建应当建立在完备法律体系基础之上,行政权力也应在法律规范之内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讲,法治政府的构建过程是法治化的过程,法治政府的权力运作过程也是法治化的过程。法治是廉洁的保证,是善治的前提。因此,法治政府的取向应当是使政府实现廉洁,走向善治。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31)
当前,我国法治进程是由政府、法律人、民众、媒体等多方力量推动的。政府成为推进法治的主体;法律人在治国理政、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民众是法治改革的新兴推动力量;媒体在推动法治进程方面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政府、法律人、民众、媒体等不同立场、视角交织在一起,有利于各方达成共识,推动我国法治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丽  易昆 《学理论》2013,(22):141-143
近年来,政府信用危机日趋严重,靠以往的道德自律显然已不足以规范日益崩溃的政府信用市场。政府信用危机亟待刚柔并济的制度安排以及法律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依法行政,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法治是治国之本,执政之基,政府信用法制化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手段。建议通过完善立法、严格现有法律法规等途径保障我国政府信用的建设,为政府信用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从而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构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2.
刘厚金 《党政论坛》2008,(21):26-28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有效回应国际国内行政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完善市场经济的重大改革举措。这一观点已经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同,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也明确提出要完善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那么,当前立足于法治与市场的研究视阈,从理论上理解和把握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内涵与职能定位就成为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3.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有效回应国际国内行政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完善市场经济的重大改革举措.这一观点已经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同,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也明确提出要完善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那么,当前立足于法治与市场的研究视阈,从理论上理解和把握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内涵与职能定位就成为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尺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本"观念是中华传统行政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今世界各国行政改革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是本届政府在政府管理思想方面的鲜明特征,是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本质。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具备以下六大要素:民主、责任、无私、效益、法治、透明。因此,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塑造"权为民所用"的政府服务理念;强化"为市场服务"的政府角色定位;构建"顾客导向"型的政府行为模式;探索"以绩效为主"的政府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由于城市偏向、GDP偏向等多重偏向的存在,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很大。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至少应采取以下措施: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居民在权利、机会与能力方面实现均等;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增强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供给农村公共服务的能力;构建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和多渠道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改革政绩评价体系,建立公共服务问责制;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治体系建设,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6.
涉民族因素社会冲突既不关乎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又与宗教问题无涉,通常表现为民事纠纷或刑事问题等,冲突的目标既不是为了改变法律规则,也不是为了颠覆现行政治体制,因而与民族问题存在本质差异。在治理实践中,地方政府偏好使用政治为主、法治为辅的手段加以解决。这种政治优先策略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也在客观上模糊了涉民族因素社会冲突的范畴,后果是将单纯的法律关系替换为政治关系。在社会治理的角度,法治对策是现实选择,具体有:培养群众对法律的信仰,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作用;统一法律体系,尤其迫切需要完善程序性法规建设;做好政策与法律的协调、衔接工作;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等。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公共服务购买主体的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承接主体的社会力量和作为公共服务受益人的广大公众构成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三元主体"的框架。由于公共服务的消费者与生产者相分离、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以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公共利益指向,所以广大公众作为主体兴起成为"三元主体"框架兴起的关键。在此框架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主体制度改革不能停滞于解决购买主体与承接主体的法律关系问题,而要将视野扩展至承接主体与公众、购买主体与公众的法律关系难题。为此,要围绕构建购买主体与承接主体的关系、承接主体与公众的关系以及购买主体与公众的关系这三面复杂关系,实现新形势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体地位重构。  相似文献   

18.
试论公共服务改革的目标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邹东升 《理论探索》2005,(2):99-101
推进公共服务改革 ,是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还是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基本取向。我国各级政府在加强公共服务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集中体现为三重目标导向下的推进公共服务改革 ,即确立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标、建设法治政府的制度目标与完善公共财政的分配目标  相似文献   

19.
法治政府中的政府和政府官员没有"权力"而只有"职责",政府和政府官员不是"领导"而是"公仆";"服务政府"与"法治政府"同义,是社会学的表述;"有限政府"与"法治政府"同义,是政治学的表述。基于"职责"和"公仆"身份的法治政府体制必须建立在"为社会服务"的八个方面,同时必须职责分明,健全完善政府工作绩效评价制度;基于"职责"和"公仆"身份的法治政府必须建立依法行政、行政行为规范化、高度负责、高度透明的政府工作机制。高超的行政技术也是法治政府的基本属性之一,新时期的法治政府必须注重高科技、高效率、精细化行政能力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正旅游公共服务范畴界定旅游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以满足旅游者共同需求为核心,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明显公共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称。旅游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既协调又相互补充。旅游公共服务一方面是对既有的、正常的公共服务适应旅游所提出的特殊要求而开展的提升和整合;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