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观察与思考》2001,(1):32-33
<正> 春节晚会一年不如一年,可春节里除了联欢会又能看什么?这是一道年三十晚上的“窝心菜”。每年都有“大腕”来宣布有绝招。节目模式越来越固定,观众笑声越来越少。美好的回忆准确地讲,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是从1983年开始的。春节联欢晚会  相似文献   

2.
和4年前的韩日世界杯相比,德国世界杯不见了中国队的身影,比赛又总在凌晨进行,似乎只有这样才是中国球迷习惯的世界杯。从1978年中国人开始接触世界杯的影像,到2006年国人发展到“全民皆球”,世界杯似乎已经成为中国人的“非法定节日”。近日,新华社更是刊发一篇评论,称世界杯已经成为中国人“四年一次的春节”,那么这个“春节”到底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春节越来越近了,很多人又犯起了愁:“如今这过年可是越来越没意思了!”就连大作家冯骥才也急了,近日在《求是》上撰文呼吁“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传统节日,是承载我们民族亲和力与凝聚力的载体……不要被外来文化和商品化的冲击所打倒,要留住我们的根!”冯骥才是天津人,早就听说天津的“年味儿”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浓的,不仅有全国闻名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热闹的古文化街,更听说现在那儿正在开展纪念天津设卫筑城600周年的活动,形式丰富多采,再加上浓浓的“年味儿”,一定会别有一种情趣。于是,记者决定到天津实地探访一番。…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过年欢天喜地,长大了过年逐渐麻木,由于现在中国人的节日越来越多,“五一”、“十一”等,有时还有许多外国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也来凑热闹,节日在国人的眼中变得越来越稀松平常,年终春节的气氛似乎也变得越来越淡,许多都市白领都把春节看成是一种不得不过的形式节日。  相似文献   

5.
春节来了 ,与春节有关的话题自然又成了人们的谈资。不少人表示 ,过不过春节无所谓 ,过春节除了看一场中央电视台的联欢晚会以外 ,也就没什么意思了。的确 ,近几年人们对春节的热情越来越小了 ,春节的节日气氛也越来越淡了。照理说 ,随着经济的蒸蒸日上 ,政治的宽松和谐 ,生活的逐步富裕 ,人们过节的心劲儿也应该越来越大。然而 ,中国的老百姓何以对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日渐冷淡呢 ?有人说 ,因为实行市场经济 ,人们更务实了 ,不愿再为过节而“劳民伤财” ;有人说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 ,没有那么多精力和闲情逸致操持过节 ;还有人说 ,社…  相似文献   

6.
我和许苦菁的妈妈是多年的老朋友,2005年春节,我在新世纪酒店参加了许菁菁的婚礼,许蔷苦的男朋友是她的大学同学,两人后来又一起读了硕士学位,爱情长跑经历了六七年终成正果。  相似文献   

7.
寻找回归路     
2003年春节,文国英写下了一首诗《水仙吟》:“冰心一颗为民殇,头颅虽短报国长。志士前程鞠躬尽,布衣人生又何妨。”我想,这或许是她19年来直面禁毒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人生和心境写照吧。  相似文献   

8.
革命化春节     
周起源  杰夫 《传承》2006,(2):32-33
造反派革春节的命1967年的春节前“,造反派”夺了上海市政府和中共上海市委的权。2月5日,也就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六,上海成立了一个“权力机构”,叫“上海人民公社”。上海人就是在这个公社的“领导”下过了个“大闹春节革命化”的荒唐年。初一,造反派控制的《解放日报》发表一篇  相似文献   

9.
兴元 《中州统战》2003,(1):34-34
春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拜年是春节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的形成与“年”的来历有关。“年”最初并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人们对五谷丰登的一种欢庆。在甲骨文中,年字是“禾”字下面一个“人”字,意谓人背庄稼,喜获丰收。《说文解字》也说,“年,谷熟也”。古人年复一年地欢庆农业收  相似文献   

10.
在2006年的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河南大学教授、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撰写的一份《保卫春节宣言》引起了各方关注。针对近年“洋节日”在国内越来越走俏,本土传统节日相形之下越来越“萧条”和“冷清”的现状,《宣言》从一开头就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我们的春节会丢失吗?我们会过年吗?我们到哪里过年?“一石激起千层浪”,《宣言》中的问题旋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网络上引发了一场大讨论,赞成高有鹏教授观点者有之,反对者也不乏其人。激烈的观点交锋让人们不得不思考:面对洋节日的“节节进攻”,专家发出“保卫春…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导刊》2008,(2):18-18
在人们热议“洋节”东渐之时,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走向世界的速度也出乎我们的预料。海外的春节气氛越来越浓 2007年2月22日,为庆祝中国春节,纽约联合国总部首次举办了新春文艺晚会,100多位各国使节欢聚一堂。出差在外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发来了祝词。承办晚会的一位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春节是中国的,  相似文献   

12.
西杰 《今日广西》2008,(19):48-49
他一人身兼“两王”,先是享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来又有“酒店大王”之称,可他的事业还不仅限于此。从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险、传媒到粮油,他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也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他可能是除了政治领袖外,最广为人知的马来西亚人。他就是杰出的企业家、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  相似文献   

13.
应美国星桥艺术中心的邀请,由对外友协等单位组织的“中华情——电影的记忆”访美音乐晚会演出团一行60人于春节前前往美国。这是继2006年“中华情”剧组赴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后的又一次成功的出国访演。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的年     
<正>春节虽然已过去,但春节期间,《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有调查称,37%的受访者今年过年不回老家,"混得不好,不好意思回家"占到其中的47%。回家过年,在一些地方异化成了相互攀比,似乎只有衣锦还乡才有面子。春节本是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日子。然而如今越来越多人既盼望春节的到来,又害怕回家,既渴望团圆却又充满顾虑,这究竟是怎么了呢?其实,过年累、怕过年的心态背后,是"过年"越来越功利化、传统节日越来越异化的表现。年轻人要么拿起时髦的奢侈品炫耀,要  相似文献   

15.
春节刚过,一份《工伤申请认定表》就摆在了某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案头,申请人郭晓珊系某酒店服务员,2007年2月13日晚,客户温某在酒店吃饭,  相似文献   

16.
曹琪 《今日上海》2012,(2):30-31
作为我国四时八节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所有国人以及全世界华人的心目中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特殊地位。即使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崇尚过“洋”节,但其热闹程度仍无法与春节相比。2012年是中国农历龙年,中华民族由古至今皆以“龙的传人”自居,因此龙年春节的到来更是让国人由衷地感到了“神州大地喜气多”。  相似文献   

17.
《春秋》1996,(1)
华灯初上,虹霞满天,又现不夜城之风采。繁荣稳定的香港,以其“东方之珠”的璀璨,迎候着1997年7月1日的曙光。坐落在香港最繁华的弥敦道上的半岛酒店,1997年6月30日这天的房间,1995年6月份以前就宣告预订“客满”。预订房间的客人来自世界各地,以商界为最多,要求预订房间的客人数,远远超出了酒店300个客房的总数。新世界假景酒店那一天的预订床位也已告罄,虽然没具体落定谁会在这家酒店拥有一个房间,但是申请订房的人数同样大大超过了可接纳总量。怡东酒店早在1987年以“1997”港元为标额的优惠价,推出了100个迎香港回归日的豪华套房,一个月时间就预订一空。1997年7  相似文献   

18.
下篇 社会协奏曲 一位哲人说过:“生活和活着并不是一回事。” 有人算过,人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二是在家中度过的。越来越多的人因此而不忍让这段既长又短的生命仅处于“活着”的状态中,他们想把家建造成一块安逸温馨的乐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加渴望从繁重、琐碎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家庭服务公司在都市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欢迎,这预示着我国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时代正悄悄来临。  相似文献   

19.
壬寅年春节前,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法制糖技艺在短视频平台上小“火”了一把,传承人吴少玉利用省旅文厅开展“海南非遗闹新春”线上活动的契机,在抖音上展示了一段土糖制作视频,收获大量消费者青睐,店铺卖出23万元产品。  相似文献   

20.
农历年初一到年初三,是人们走亲访友的“黄金时间”。与此同时,网络上网友们晒出的春节“账单”也令众多网友“叫苦不迭”:“过个年我容易吗我?”过年要有一些必要的开支和花费等,这并不奇怪。但不少人花钱数额达到八千成万,甚至有人因此由“月光”到“年光”,感叹春节变“春劫”,却还是让人很吃惊。分析一下网友罗列的春节账单,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钱花得实在是有些“冤枉”,有的完全就是面子情结在作祟,是不必要花的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