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牟野  杜磊 《思想工作》2007,(4):29-29
1962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蓬蓬勃勃地展开,雷锋精神激励、影响到了两代人。45年过去了,一些人对雷锋的记忆已逐渐淡忘,还有人竟然不知道雷锋是谁,更有人说“雷锋出国了”、“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学雷锋过时了”等等,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学雷锋真的过时了吗?雷锋真的离我们远去了吗?其实,许多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象勇救落水儿童的郝龙彪,为乡邻谋利益的张耀国,三分钟生死营救出租车司机的三位好青年,为挽救一位农民工深夜排长龙献血的队伍、为了首府的清洁,大学生上街扫马路,……,这一桩桩、一件件,充分地证明:雷锋并没有走远,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2.
感谢     
白丁 《协商论坛》2007,(3):61-61
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4周年。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雷锋的故事可能显得有些遥远、陌生。有人担心,44年了,在许多新的“感动中国人物”涌现出来之后,雷锋,他如今还能感动中国吗?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雷锋当年所做的事,44年来已被不断重复。如“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雨夜护送带小孩的大嫂回家;  相似文献   

3.
雷锋精神过时论为什么站不住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之所以将雷锋精神等越唱越响,缘于雷锋等人将这种精神展现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美德是抽象的,雷锋是具体的;传统是呆板的,现实是生动的有人说雷锋是一座丰碑,但他毕竟已成历史,今天再提已无必要,不值得今人学习;有人说,雷锋非常可贵,但他只适合那个革命精神的年代,今天情况已经大变;甚至有人恶意贬损雷锋……我们时常在  相似文献   

4.
正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作为人大代表,不仅要做学习雷锋的表率,更应当是一名活雷锋。"学习雷锋好榜样"。学习雷锋学什么?毛主席指出:学雷锋不是学他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0周年纪念日。40年来,全民参与的群众性学雷锋活动在中华大地上经久不衰,对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净化道德风尚发挥了重要作用。 雷锋的一生平凡而伟大。观其一生,既没有令人仰慕的地位,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的事迹赢  相似文献   

6.
最快乐的人     
7岁的女儿突然问我:“爸爸,谁是雷锋呀?”她昂起的头,像篱笆后的一株向日葵。我心头一震,没有人特意给她讲雷锋的故事,她居然知道雷锋。顿了一下,我郑重地回答:“有一首歌,爸爸唱给你‘……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见女儿入迷又不解的眼神,我笑着说:“雷锋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比如,给老人让座,为工地义务劳动,给受灾的群众捐款……”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政》2015,(5):59
雷锋一直是中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也是人们非常崇敬的代表性人物。然而如果有人将这种崇敬之情用以整容成雷锋来表达,你是否会被雷到呢?据《中国青年报》报道,33岁的安徽小伙子张艺冬最近不太高兴。原因经过3次整容,他把自己的脸变成他认为的"雷锋"脸,同时还拍摄了一组形似雷锋的照片。他的行为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并引来很多非议。"整成雷锋的样子是我的自由,我崇拜喜欢雷锋,为啥媒体的报道要讽刺我?"张艺冬颇感委屈地说。  相似文献   

8.
时下,“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一夜走红,成了家喻户晓的时尚话题。其实,早在几年前郑州就出了个实实在在的活雷锋。他就是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好心商人”的二七燃气具大世界总经理谷殿明。说起谷总大张旗鼓学雷锋的原由,还得从上世纪90年代谈起。那些年,他总是早早做好准备,只待上边一声令下,就在3月5日这一天带领员工走上街头开展便民服务。但连续几年“活动”下来,谷殿明心里却越来越不是滋味:雷锋当年一年365天天天做好事,我们学雷锋却一年只干一天。难怪社会上有“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这类风凉话。要真心学雷锋,怎能这么干?尤其让…  相似文献   

9.
刘光建和他的“雷锋专车”毁誉参半。一个小姑娘质问他对得起妻子、对得起女儿吗?还说他的这部病车开在路上是个马路杀手,那些交警为何不依法办事?  相似文献   

10.
永远的雷锋     
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40周年纪念日。40年前,一个普通的士兵,以22岁的短暂生命,感动了一个时代。40年来,他那生于平凡的伟大品格,感召着一辈辈中国人,成为民族精神的生动组成。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走过40年风风雨雨,抖落迷惘与困惑,终于知道:雷锋精神不是一个虚无的符号,而是一柄不熄的火炬,引领着我们追寻人生与人性的真美。踏上民族复兴之路的中国,开始重新呼唤雷锋的名字  相似文献   

11.
1998年3月1日,第一份《北京市空气质量周报》通过电波、通过报纸传向了千家万户。谁不想生活在一个洁净的环境中,谁不想长命百岁?但面对污染严重的大气,又有多少人想到要用发布空气质量通报的方法唤起全民环保意识的觉醒呢? 这里就有这样一位环保业中人——北京市政协委员、晓清环保集团总裁韩小清想到了。他曾郑重地向市政协提交过“定期发布北京市环境监督状况通报”的提案。今天,当他看到他提到的部分监测指标已公诸于众时,感到些许释然。  相似文献   

12.
蜜月后礼物     
他边走边问:“今天你妈又会给咱们做些什么好吃的?” 她微嗔:“什么?谁的妈妈?光我一个人的吗?那你干嘛跟着我走?” 他便笑:“瞧你!都说‘蜜月一过,老婆吆喝’……果不其然!” 她便伸手打他,他便躲,俩人嘻嘻哈哈地跑动起来。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枣庄市第21中学90级2班有位拄着双拐的残疾学生高文明,生活料理诸多不便。在团干部魏培超、李民峰等同学的带动下,该班组织了一个帮助高文明料理生活的学雷锋小组。一年多来,小组成员每天都积极地帮助高文明整理被褥、打菜、买饭等,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他,使高文明深感集体的温暖,他激动地说:“谁说世上没雷锋,我的身边就生活着‘雷锋’”。  相似文献   

14.
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锋,这个50年前就响彻中国大地的名字,历经50年风雨沧桑、社会变迁,今天依然在无数中国人心中具有沉甸甸的分量。人们都清楚,这就是精神的力量。记得诗人臧克家在纪念鲁迅的诗中曾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相似文献   

15.
正人生不是循环,每个人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绝大多数人的痕迹会随着岁月飘散殆尽,雷锋不是。哲学上有一句话,叫缺席的在场。雷锋离开我们50多年了,他没在今天这个世界活着,但是只要我们一谈论这个国家精神元素的时候,雷锋就会出来,所以叫缺席的在场。一个历史人物,能够达到缺席的在场的程度,那定是一个时代中不可或缺的。美国《时代周刊》曾如此称赞:雷锋品牌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共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和大家讨论一个接地气的话题——女律师的家庭地位,这个话题源于我本人的一段经历。我2012年结婚,然而四个月后我就开始辗转难眠无法入睡。回想结婚四个月,我先生从没做过任何家务,甚至没有洗过他自己的袜子内裤,是谁给他的勇气让他懒得如此明目张胆?  相似文献   

17.
46年前的3月5日,毛泽东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6年来,雷锋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慧眼识雷锋的伯乐却鲜为人知。笔者在遐迩闻名的大连红军村采访了老红军王良太老将军,他讲述了当年自己发现和培养雷锋的难忘经历。  相似文献   

18.
谁能想象,一个上下轮椅,都要人背来抱去的人,能够从事体育运动?刘国权就能。他来自天津,四肢三残。然而,游泳池中,他却能象得水的鱼儿,自如、矫健。从一个重残人,到一个运动员,这道路有多难、要多苦,他没说。但是,他走出来了。现在,他的眼前,是长沙40℃的高温,是每天12000米到16000米的运动量,他依旧没吭声。可他的50米蛙泳成绩,却比集训前,提高了9秒!是不是走过荆棘的人,不再知道苦?不。刘国权清楚,为了能摘取金牌,队里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为他请来了专职陪护,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就连洗澡、上厕所,都有人照顾。如果没有政府的关怀,他又怎能风风雨雨走到今天?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同安一中校园里,有一个矢志不渝学雷锋的人,他就是我校政教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杨桔梗同志。杨桔梗同志学雷锋贵在坚持一贯性。当1963年3月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时,杨桔梗同志是厦门大学经济系应届毕业生。他象雷锋那样听从党的召唤,服从祖国需要,到地处大西南的贵州第二工业学校工作。雷锋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年青人的心,激发出年青人火一样的热情。在任教以后,他主动积极地参加了宣传雷锋的活动,和校文艺宣传队一起走遍了学校附近驻军营地和  相似文献   

20.
与狼对峙     
在绝境中,谁最先放弃,谁便是失败者。先爷去找水。先爷认定鼠群逃来的那个方向一定有水,没有水它们如何能从大早上开始一直熬到今天呢?他一条深沟一条深沟走,最终找到那一眼崖泉时黄昏已经逼近。先爷想先喝水,突然间袭来的口干不可抗拒地在他老裂的唇上僵住了。他看到了前边几步远滴水的崖下有半领席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