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析加入WTO后我国洗钱犯罪的发展趋势及反洗钱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 ,我国洗钱犯罪的发展趋势是 :金融系统仍是我国洗钱犯罪的主要场所 ;洗钱分子将把洗钱的触角伸展到每个角落 ;洗钱手段不断复杂化 ,洗钱技术不断现代化。为有效遏制、打击洗钱犯罪 ,应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措施 ;完善我国反洗钱的刑事立法 ;建立专门反洗钱机构 ,加强同国际间的协作与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2.
洗钱犯罪作为一种国际犯罪,已被列入21世纪十大犯罪之首。利用互联网支付系统进行洗钱犯罪是洗钱犯罪的新手段。因此,以国际法和比较法的视角,认清此种犯罪新手段的特点和规律,借鉴国际社会防范打击此种犯罪的有效策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来完善中国的防范和打击策略:一是加强反网络洗钱立法,完善反洗钱法律体系;二是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防范、监测、侦查和打击网络洗钱犯罪;三是建立专门的反网络洗钱机构,加强反洗钱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开放经济背景下我国反洗钱的立体监管网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社会的反洗钱实践证明 ,金融系统是洗钱的重要渠道 ,加强金融监管、打击洗钱犯罪已成为反洗钱斗争的第一道防线。针对我国薄弱的反洗钱金融监管系统的现实 ,本文运用系统论原理 ,提出多管齐下构建我国联合金融监管系统———“反洗钱立体监管网络”的构想 ,包括建立反洗钱联合金融监管网、提高反洗钱监管的执法水平、完善反洗钱监管的法律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洗钱罪面临的困境与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洗钱犯罪的猖狂,我国加大了反洗钱的刑事立法。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近十年来被判洗钱罪的案例寥寥无几,显然洗钱罪的立法还面临着不适应司法的困境。主要原因是相关人员的反洗钱意识薄弱,理论与司法实务中未将自我洗钱行为犯罪化,在立法上对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规定也不尽合理。应当将洗钱犯罪立法系统化、独立化,同时合理扩大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明确将自我洗钱行为犯罪化,适当加大洗钱罪的刑事责任,并由此促进相关人员反洗钱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现状分析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方利 《湖湘论坛》2004,17(4):61-62
随着对洗钱危害性认识的深入 ,我国加快了反洗钱立法的步伐。但目前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缺乏统一的具有刑法性质的反洗钱法律规范 ,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范围狭窄 ,罪过范围有限 ,最高量刑偏低 ,目的构成要件的设置不合理等。结合国内洗钱犯罪实际情况和国际洗钱犯罪的立法趋势 ,我国刑法完全有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前,洗钱犯罪在我国部分地区及行业极为猖獗,不同程度影响了经济发展秩序,成为社会一大“毒瘤”。本文从我国反洗钱机制缺位的角度,分析了反洗钱犯罪的法律机制、监管机制及控制机制建立和完善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7.
洗钱犯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和收益,扰乱金融管理秩序,破坏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多种犯罪滋生的温床,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历程,纵观当今世界反洗钱刑事立法,来观察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的现状,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中还存在的缺陷,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有必要进行完善。加速促进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与国际立法接轨,构建反洗钱刑事立法体系为现实目标,以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指导司法对洗钱犯罪进行更为有效的打击。  相似文献   

8.
阿计 《公民导刊》2006,(7):28-29
“洗钱”一词的原意是把脏污的硬币清洗干净。这里的“洗钱”是指采用转换、转让、转移、获取、占有、使用等方式隐瞒和掩饰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以使犯罪所得表面合法化的行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的洗钱规模约相当于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到5%。即3万亿到8万亿美元的规模,特别是美国“9·11事件”后恐怖活动猖獗,洗钱成了恐怖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加强反洗钱规范和国际合作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近日,备受关注的《反洗钱法草案》首次提交中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部《反洗钱法草案》酝酿时间长达3年,时间之长、政府部门参与之多,为中国立法史上少见。这意味着中国高度重视严防和打击日益猖獗的洗钱行为,以切断贪污贿赂、走私、贩毒等犯罪中的资金转移链条。  相似文献   

9.
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合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洗钱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金融犯罪问题。所谓洗钱,是指犯罪者将非法所得及犯罪收益的真实性、来源、所在地、处置加以隐瞒或掩饰,并通过合法的中介机构如银行机构,使之变成合法财产的行为。中国内地和香港开展反洗钱合作非常必要,而且具有重要意义。两地反洗钱合作具有法律基础和现实条件。内地和香港反洗钱合作关系的性质决定了两地反洗钱合作关系应该是多元化的,全方位的。从司法角度来讲,其主要内容包括:犯罪收益的追查、扣押和没收协议的合作;洗钱犯罪案件的侦查合作;防范洗钱活动的合作;反洗钱联络官制度等。另外,在两地反洗钱合作中,对一些政策性问题应该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洗钱犯罪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问题,各国政府纷纷把洗钱认定为犯罪,并制定专门的反洗钱法律法规以有效打击和遏止洗钱活动。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反洗钱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洗钱犯罪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洗钱是指将非法活动的收益表面合法化的行为。目前我国洗钱犯罪的主要方式有:由境外向国内投资;物理式转移;利用进出口贸易;购买贵重物品;开办企业、实业;利用假名或亲属名存入银行。我国洗钱犯罪的特征表现为:高科技含量低;多用现金,票据使用率低;洗钱环节简单。反洗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建构适合我国的洗钱预防体系应包括以下四方面:树立反洗钱意识,加强金融防范,刑事立法预防,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2.
郑秀云 《公安研究》2002,(4):20-22,26
我国加入WTO后,由于各项金融、经济制度尚不健全,使洗钱犯罪有可趁之机。文章认为,要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措施,加强洗钱犯罪的防范;完善我国反洗钱的刑事立法;建立专门反洗钱机构,加强国际间的协作。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相关措施的行为。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和按照规定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  相似文献   

14.
黄义 《公安研究》2008,(9):41-45
洗钱犯罪严重危害了我国金融管理秩序。为应对洗钱犯罪,严厉打击洗钱犯罪行为,我国加快了反洗钱立法进程。洗钱犯罪作为下游犯罪,其"钱"该如何查处、案件的侦查如何协调推进、侦破时机如何选择以及如何认定及处理"错案",对这些疑难问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兼顾彼此通盘考虑。  相似文献   

15.
10月31日,经过两年多打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顺利通过,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旨在通过控制非规范的资金流动,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反洗钱法的出台,对日益猖獗的洗钱犯罪活动可谓是出炉了一柄利剑。近年来,随着走私、毒品、贪污贿赂等犯罪不断发生,非法转移资金活动大量存在,我国的洗钱问题日益突出。据《中国反洗钱报告2005》统计,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通过对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及其他来源信息进行分析和甄别,共移交可疑交易线索533份,涉及人民币793.51亿元,外币折合美元达8.32亿元,涉及交…  相似文献   

16.
我国洗钱犯罪立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将自然人和单位规定为洗钱犯罪的主体,符合反洗钱犯罪客观方面的要求,保持了与国际刑法的接轨,有重大的立法意义。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扩大洗钱犯罪的对象范围;改进洗钱罪主观方面的规定;完善洗钱罪的法条。  相似文献   

17.
洗钱犯罪严重威胁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近年来,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已不再是犯罪组织洗钱的唯一目的,洗钱越来越带有政治目的,因此,坚决打击洗钱犯罪是稳定我国社会经济秩序,保证我国国有资产安全,防范恐怖活动破坏的重要措施。洗钱的手法和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但是洗钱活动的相当一部分资金都通过银行将现金转变为银行存款,然后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银行间以贸易等活动为名频繁转移资金,最后将资金转移到与犯罪组织或个人无明显联系的合法组织或个人的账户内等手段为犯罪收入披上合法的外衣的。由此可见,相当大比例的洗钱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银行系统进行的,银行不仅是预防反洗钱发生的重要关口,更是发现洗钱活动的重要阵地。所以,银行业在反洗钱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义务。  相似文献   

18.
电子洗钱     
“洗钱”是指通过一系列交易掩盖犯罪所得的非法来源 ,使它看上去是合法所得的过程。电信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 ,使洗钱更加便利。洗钱还可以通过非银行系统的金融机构或通过“地下”银行系统在执法机关的视线以外操作。洗钱手段的发展推动了洗钱犯罪对策的发展。跨国洗钱犯罪活动的发展以及金融活动的全球化使反洗钱的国际合作日益重要。规范电子货币的运作 ,关键是如何规定与电子钱相关的可查性与匿名的程度 ,这将对商业的发展和犯罪预防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洗钱犯罪活动严重冲击着我国现行立法中洗钱犯罪客观构成理论。该罪客观构成理论上存在的模糊性和不完整性致使许多本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洗钱活动依照罪刑法定原则而无法追诉。我国应适当扩大洗钱罪上游犯罪,规定洗钱犯罪对象的表现形式为一切形式的财产,洗钱方式应限于通过金融机构的清洗行为;应规定洗钱罪中的不作为犯罪,赋予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具有反洗钱的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20.
当前,洗钱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一大公害。随着金融全球化、网络化、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如何防止洗钱者利用金融系统洗钱成为建立和完善控制一国乃至跨国洗钱的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任务和内容。针对近年来我国洗钱活动的特点及我国金融业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我们应从法制、人员机构、技术手段及监管合作等方面构建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控制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