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静 《今日广西》2010,(20):10-13
这一年,历史终将会记下厚重的一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伙伴关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10+1”迎着新年的阳光,站在新起点上……  相似文献   

2.
何颖 《当代广西》2008,(22):10-13
在全球经济寒潮肆虐的时刻,中国与东盟相携的手,感受着着相互传递的暖意。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周年、奥运会成功举办、我区成立50周年的喜庆,中国-东盟博览会迎来了第五届——这个11国搭台的经贸盛会再次精彩上演。  相似文献   

3.
钟振 《当代广西》2008,(22):14-16
当世界金融正遭受着滚滚洪流冲击之时,中国与东盟之间同心合力架起了坚固的合作金桥。10月25日,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中国和东盟10国政府共同努力和各方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4.
走进博览会     
《今日广西》2010,(5):26-27
2003年10月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倡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中国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同期举办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这一倡议得到了东盟10国领导人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5.
八桂大地又飞歌,四海宾朋聚邕城。 10月24日,在中国与东盟继续携手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如期全面建成之际,第六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又圆满地在广西首府南宁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6.
张政  黄吉遇  李力 《当代广西》2005,(20):12-13
距离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仅有10多天,各项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在首府南宁,无论是国际会展中心、民歌广场还是在大街小巷,迎接盛会的氛围越来越浓,广西人民已经做好准备迎接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到来。据了解,第二届博览会共设展位3300个,参会、参展嘉宾预计达23500多人,目前组展工作基本完成。截至9月25日,博览会已收集到5211个项目。其中,招商引资项目4902个、“走出去”项目309个。各国、各省区市报名召开各类投资促进会议共计30场。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14,(18):1-1
金秋9月,第11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如约而至。,在中国与东盟合作迈向新的“钻石十年”开局之年,本届博览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全面整合展会形式和内容,打造一个升级版博览会,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搭建独具特色的平台。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是沿线国家实现共同繁荣的历史选择,也必将全面开启中国一东盟合作新纪元。  相似文献   

8.
庾新顺 《传承》2013,(10):6-7
2013年是中国一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过去的十年,中国与东盟关系开创了“黄金十年”。广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的省区,是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十年来,自治区党委领导全区各族人民举全区之力承办好每一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不遗余力助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开创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十年”。2013年9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南宁参观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展馆时指出,广西要抓住中国和东盟合作迈向“钻石十年”的重大机遇,紧密对接东盟这个六亿人口的大市场,充分利用好西南中南出海大通道的独特区位优势,努力建设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广西将坚持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紧抓区域合作的新机遇,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把广西建成我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开创广西经济社会腾飞的“钻石十年”。为学习贯彻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发挥党史资政作用,本刊特别策划推出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中国一东盟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与广西发展”资政研究课题组(蓝永信、覃坚谨执笔)“中国一东盟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与广西发展”系列报告。  相似文献   

9.
苏星 《当代广西》2012,(20):8-13
年年聚首共襄盛举。合作共赢大展宏图。从“合作之水”到“合作印鉴”,从“珠联璧合”到“同舟共进”……已经连续9年成功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奏响了友好合作的最强音,绘出了互利共赢的绚丽画卷。  相似文献   

10.
黄吉遇  李力 《当代广西》2005,(21):33-33
金秋,八桂大地天高气爽,生机勃勃,处处洋溢着喜悦和欢乐。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1l国和东盟秘书处的共同努力下,10月19日于首府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与首届博览会相比,本届博览会规模更大,内容更专,配对更优,服务更好,活动更多,特色更鲜明,经贸成效有了进一步提高,是一次成功的展会。本届博览会不仅经贸成果显著,中国与东盟各国睦邻友好、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取得了新的成果。借助博览会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1月1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菲律宾宿务举行的第十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国-东盟关系的新篇章》的重要讲话。温  相似文献   

12.
曾宪图 《桂海论丛》2006,22(2):75-77
中国—东盟博览会给贺州的外向型经济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贺州市的旺高、西湾、信都等工业园区是自治区级工业园区,投资环境优良,对外资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桥梁,这三大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必将吸引大量的东南亚投资,从出口和投资两方面拉动贺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半月速览     
《当代广西》2012,(11):9-9
5月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在南宁会见老挝国家副主席本扬·沃拉吉时就进一步加强双方友好合作关系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双方高层的互访往来,形成长效机制,为广西、老挝民间、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桥梁。二是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良好机遇,进一步推进双方经贸方面的合作。三是继续共同支持和大力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诚挚邀请老挝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组织和推动更多老挝工商企业参展参会。四是继续巩固双方在教育、文化、农业、卫生、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和进一步推进友好城市建设,不断拓宽其他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06,(13):48-48
时间:2006年6月9日 ̄12日地点:北京朝阳公园内容:中国-东盟博览会,是根据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第七次“10+1”领导人会议上倡议并得到东盟各国领导人普遍欢迎,从2004年开始由中国与东盟十国共同在广西南宁举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盛会。第一、第二届博览会都有我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东盟秘书长、11国经贸部长以及100多位副部级以上贵宾出席。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从共识走向务实,从政府走向市场,从一般走向深入。目前,中国-东盟博览会已跻身全国大型展会之列。这次“文化舟”活动分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朝阳…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西》2013,(18):14-15
本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主题为“推进互联互通,深化行业合作”。中国与东盟双方都积极推动互联互通,加速推进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电信、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呼吁构建亚洲互联互通融资平台,抓好信息、通关、质检等制度标准的衔接,为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投资、旅游、民间往来提供便利,以求创造更大的“合作红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风生水起,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品牌效应的扩大,中国-东盟自贸区和泛北部湾区域建设给广西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磅。中国工商银行广西分行紧紧把握这一发展机遇,挖掘金融区域发展潜力,加快创新发展步伐,推动经营转型,开创了经营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周毅 《传承》2006,(9):21-25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两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促进广西的对外开放。当前,自贸区建设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广西如何再进一步抓住当前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在服务国家的战略中加快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陈菁  莫丽君 《当代广西》2008,(15):36-37
在第十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宣布五年内邀请1000名东盟青少年访华,在第十一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方又倡议“继续邀请东盟青少年访华,主办青年营、夏令营、青年企业家论坛等交流对话项目”。中国随后积极邀请东盟青年代表来华访问交流,以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青年、尤其是广西与东盟青年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积极服务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为打造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作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20年前,中国与东盟开启了历史性的对话进程,掀开了双方关系崭新的时代篇章。这不仅是世界大变化和大发展的20年,更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大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并给各国人民带来巨大利益的20年。  相似文献   

20.
朱金莉 《当代广西》2007,(22):19-23
金秋十月.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盛大开幕,揭开中国与东盟合作新一页。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及文莱王储比拉、越南总理阮晋勇、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波松等东盟政要联手推动加速器,共同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这艘巨轮加速行驶,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