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与新中国经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开创者,他在新中国经济建设方面的耕耘,集中体现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道路.其中的成功和失误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风格.正确对待毛泽东在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认真汲取其中的合理内核,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仍然会形成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挥其不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宛聪 《湘潮》2013,(8):4-8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在这个开启新纪元的历史性时刻,毛泽东不仅对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国防建设做了一番精彩的畅想,还对未来的文化建设作出了大胆的预言。他宣告:“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相似文献   

3.
祝志伟 《湘潮》2013,(6):6-9
新中国的成立,为全面打造一支现代化人民军队提供了必要的历史环境。毛泽东高瞻远瞩,明确提出人民军队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迅速完成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要建立一支合成化的多兵种现代陆军,还要实行统一的指挥、编制与训练。建国初期,我们的工业基础就是一穷二白,财政经济非常困难,在这样的条件下,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只能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相似文献   

4.
王颖 《湘潮》2013,(11):4-8
1950年8月5日,一份灾情报告送到毛泽东的案头。原来安徽、河南交界地区连降大雨,淮北地区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水灾。报告中写道:“淮北20个县、淮南沿岸7个县均受淹。被淹田亩总计3100万亩,占皖北全区1/2强。房屋被冲倒或淹塌而已报告者80余万间,其中不少是全村沉没。耕牛、农具损失极重(群众口粮也被淹没)。  相似文献   

5.
单劲松 《湘潮》2013,(12):4-7
1949年10月,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收到一封来自湖南老家亲人的信,信中提到杨开智想在长沙谋取一个厅长职位,请求毛岸英帮忙。杨开智是杨开慧的哥哥,毛岸英的亲舅舅。  相似文献   

6.
谭水阳 《世纪桥》2007,(2):24-26
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农业发展思想指导了亿万中国农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探索,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毛泽东农业发展思想及实践基础上的扬弃与超越,也是在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的不断探索中推进农村改革的必然选择,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7.
付闪 《湘潮》2013,(5):6-9
工业化——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国所有有硝烟的战争之成败。“落后就要挨打”从此烙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成为挥之不去的伤痛。  相似文献   

8.
付闪 《湘潮》2013,(7):4-7
1955年1月15日,一块铀矿石摆在了中南海丰泽园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的桌子上。这块石头引起了参加这次会议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极大兴趣,他们不断地询问参会的两位科学家钱三强和李四光,仔细听取了两位科学家对铀矿石和原子能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思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芹丽 《求实》2007,1(7):15-17
毛泽东在20世纪初期就倡导新村建设,在五六十年代对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作了大量的探索和思考,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农村建设思想。这些思想对当前我国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启示:走集体化、合作化道路是农村发展的出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发展;提升农民素质、实现农民科技化知识化是关键;强调工业对农业的反哺,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单劲松 《湘潮》2013,(10):4-8
1949年,解放战争势如破竹。香港当局频频向伦敦告急,要求增兵香港。 就在英国人惶惑不安之际,出人意料的是,1949年10月,第四野战军前锋进抵深圳河以北的布吉地区后,却按兵不动,只派少数保安部队维持边界秩序。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倡导起点公正,强调人民在基本权利上的平等,使新中国大多数社会成员形成了高度的价值认同;毛泽东主张实现规则公正,将社会公正理念制度化,从制度上保证了新中国完成高度的社会整合;毛泽东注重结果公正,强调分配制度的合理性,不仅达到了对有限物质资源的统一集中的分配与使用,而且也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全社会的人力资源,实现了各种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2.
王颖 《湘潮》2013,(3):6-10
在毛主席纪念堂二楼大厅挂着一幅巨大的油画,这就是由著名画家刘宇一创作的《良宵》。画面上,毛泽东等共和国缔造者与各族代表欢聚在皓月明媚、宫灯高悬的中南海庭院中,或吟诗写字,或品茗倾谈,欢乐祥和的景象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3.
周耀宏 《世纪桥》2007,(5):32-33,39
在毛泽东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农民问题始终是他倾心关注的一个问题。20纪60年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把探索的成果付诸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他不失时机地抓住大寨这个典型,看到了要改变落后的农村面貌,把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发挥人的无限潜力,依靠人民的自力更生的精神;毛泽东在探索中发现,要使农民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保证农村基层的当权者保持革命的纯洁性,就要持续地进行阶级斗争,向农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毛泽东认为“穷”是最大的资源,“穷”是中国跃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建国前夕,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等三项外交基本方针。在建国后,主要制定新中国的建交原则;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号召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先进经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和中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并不是中国的发明,作为一个发展战略,在欧洲、东亚的日本和韩国等都实施过,它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但冠之以"社会主义"四字,就使新农村建设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中预言:“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7.
王颖 《湘潮》2013,(1):8-11
到今年,北京作为中国都城的历史已有860年。从中轴线贯穿南北的城市布局,到朱门、琉璃、龙纹等细节装饰,这里的一切都曾经打上鲜明的皇权烙印。  相似文献   

18.
付闪 《湘潮》2013,(9):4-8
在1949年3月初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为了迎接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毛泽东向全党首次宣布了外交政策.并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党的任何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这让新中国牢牢地掌握了外交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到来,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的任务,便提到日程上来。任务主要是两项,一是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是制定宪法。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产物。本文试图阐述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内涵及其传承,以有助于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