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远生 《新湘评论》2008,(12):55-57
长沙决策 1974年10月13日凌晨,毛泽东乘专列抵长沙,住省委九所六号楼,在湘休养了114天。曾观看湖南电视节目,五次到省游泳馆游泳,六次接见外宾,会见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强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并批评“四人帮”,支持邓小平,与周恩来一起研究商量作出了重大的“长沙决策”。  相似文献   

2.
夏远生 《学习导报》2008,(12):55-57
长沙决策 1974年10月13日凌晨,毛泽东乘专列抵长沙,住省委九所六号楼,在湘休养了114天。曾观看湖南电视节目,五次到省游泳馆游泳,六次接见外宾,会见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强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并批评“四人帮”,支持邓小平,与周恩来一起研究商量作出了重大的“长沙决策”。  相似文献   

3.
博览之窗     
毛泽东的 游泳情绪 按常理,生长在山区的人一般不擅游泳,但在湘中韶山长大的毛泽东却与游泳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便是游泳。北戴河、长江、湘江、邕江和韶山水库等地都留下了他劈波斩浪的英姿。说来也巧,“毛泽东”、“毛润之”当中的“泽”字和“润”字竟都与水有关联,更给这位“泽润东方”的伟人平添了几分神奇色彩。郭沫若参观毛泽东旧居时曾说:“毛主席是少年游小塘,青年游湘江,老年游长江”。得益于水的滋润和启迪,毛泽东创作了《沁园春·长沙》、《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等名作。毛泽东酷爱游泳,还因为游泳是他表达生  相似文献   

4.
东北大学已有 77年的历史,她的前 26年是在旧中国度过的。那时,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东北大学师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出现过诸如在“一二·九”运动中打先锋等等值得纪念的业绩。在回顾这些历史的时候,人们总是首先说到两首歌曲,一是“东北大学校歌”,一是“五月的鲜花”。   “校歌”中有这样的词句:“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东人兮狡诈,北族兮骄骁;灼灼兮其目,霍霍兮其刀”;“唯卧薪尝胆,庶雪耻于一朝。”高唱校歌的学子…  相似文献   

5.
唐洲雁 《湘潮》2013,(1):6-7
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本刊与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联合开设纪念专栏,以缅怀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感受他雄才大略的豪情和非凡的人格魅力。专栏包括两组重磅系列文章。一组为“毛泽东与新中国”,由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会长、毛泽东生平与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原主任唐洲雁主持,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的毛泽东研究专家撰稿;一组为“毛泽东回湖南”,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专家撰稿。专栏既有宏大的视野,又有细微的观察;既有研究性,又有可读性,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早在青少年时期,他就经常在堰塘江河里游泳,以增强体质,锻炼自己的意志,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诗句。尤其是在他晚年,毛泽东以其惊人的胆魄,一次又一次地劈波斩浪,畅游长江。据统计,从 1956年到 1966年这 10年里,毛泽东畅游长江竟达 18次之多,这种不畏艰险、知难而进的顽强性格为世人所敬佩。美国著名作家斯诺在他所著的《漫长的革命》一书中就写道:“当毛出现在长江上,全世界都震惊了 !”   毛泽东决意要到长江游泳。当副卫士长孙勇回来报告说可以游泳时,毛泽…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3):32-33
忧患意识承载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因此在千百年生存发展进程中,它始终强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它认识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强调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它倡导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任劳任怨;它将忧患与勤俭、勤政相联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总结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宝贵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夏远生 《湘潮》2013,(11):9-11
住:平房民宅,近山近水最好;为了不扰民,专列车厢也行。走到哪,停到哪,睡到哪 毛泽东到湖南,住的地方很随便,主要是住专列车厢和城里的省委招待所。20世纪50年代初尚没有蓉园招待所,毛泽东来后,省委书记周小舟就腾出自己的住宅,给毛泽东暂住。后来,省委修整了前国民党军政首脑人物的郊外别墅“蓉园”,修建了几栋楼,作为接待用房。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毛泽东到湖南,经常住蓉园一号楼。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提名何叔衡担任工农检察部长 何叔衡,1876年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1918年,加入“新民学会”。1921年7月,与毛泽东一起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一大”召开之后,毛泽东和何叔衡回到湖南,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北伐军占领湖南后,何叔衡公开了身份,一面担任《民报》馆长宣传革命,一面在惩治土豪劣绅特别法庭工作。  相似文献   

10.
何立波 《党史博采》2011,(1):56-59,61
在中共早期党史上,易礼容是一位重要人物。他1919年加入新民学会,1920年与毛泽东、何叔衡等创办长沙文化书社,1921年参与在湖南建立共产党组织的活动,和毛泽东、何叔衡同为湖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湖南党支部“三人小组”,是湖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相似文献   

11.
湖南不是近代工业发达地区,但是湖南工人阶级却异军突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工人运动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这主要归功于中共湖南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扎实工作。邓中夏在《中国职工运动史》中指出:“1922年,湖南工人运动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猛烈地开展了起来。”特别是1922年9月,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并取得胜利,更是影响全国,震惊全国,“大引起社会之注目”。  相似文献   

12.
罗付金 《湘潮》2012,(9):9-13
湖湘崛起,工业先行。42年前,毛泽东“湖南能不能十年建成工业省”的深情期盼,激励着湖湘儿女不懈奋进、砥砺前行。2006年,中共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重大决策:“新型工业化是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在此强力引擎下,十七大以来,湖湘大地处处涌动着干帆竞发、万马奔腾的工业建设热潮,展现出一幅幅高歌猛进、捷报频传的工业成就画卷。世界最高臂架车扬起的是“湖南制造”;  相似文献   

13.
湖南不是近代工业发达地区,但是湖南工人阶级却异军突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工人运动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这主要归功于中共湖南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扎实工作。邓中夏在《中国职工运动史》中指出:“1922年,湖南工人运动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猛烈地开展了起来。”特别是1922年9月,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并取得胜利,更是影响全国,震惊全国,“大引起社会之注目”。  相似文献   

14.
扎实地进行毛泽东与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评《湖湘文化与毛泽东》张静如,丁晓强彭大成所著的《湖湘文化与毛泽东》为“毛泽东与湖南”丛书的一种,已由湖南出版社出版。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作者下了苦功的力作,在近年来逐渐形成的关于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与传统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夏远生 《湘潮》2013,(5):10-13
毛泽东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用以休息身心和调节精神的办法,除了游泳就是看戏。他最爱看的是湖南地方戏曲,湘剧、花鼓戏、皮影戏、木偶戏,那浓郁的家乡生活气息和熟悉的乡音,使他倍感亲切和愉悦。  相似文献   

16.
梁衡 《学习导报》2013,(16):18-18
不知怎么,翻看着新闻参评稿,思维之车一下滑向感叹词这个轨道。古文感叹用“兮”,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用“噫”,范仲淹“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用“哉”,梁启超“壮哉,我少年中国”。现代白话文用“啊”、用“呀”、用“哎”。古今文章不知读了多少,不管“兮、噫、哉”还是“啊、呀、哎”都觉得很自然,说话人在流露真情。近年来在都市人的口语中,悄然出现了一个“哇”字。这个字很有意思,妙在它所表现的情感,不但有七分真情还有三分假意。“哇!真好吃。”“哇!我好开心。”好吃、开心是真,但真感叹之外还有三分的自我表演与自我欣赏。  相似文献   

17.
根据毛泽东的同学、秘书、红四军军委秘书、秘书长谭政大将的介绍和湖南支部生活等杂志上的登载,毛泽东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培养了坚强的毅力,到了青年时代,他自己规定了“三不谈”即:一不谈金钱;二不谈身边琐事;三不谈男女方面的问题。被同学们誉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毛泽东不谈金钱,不喜欢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男女方面的事,又喜欢什么呢?他喜欢读书,喜欢游泳,喜欢京剧。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他仍然终身坚持“三不谈”即一不谈个人政治待遇,二不谈家庭生活琐事;三不谈男女方面的问题。这三不谈与毛泽东青年时代提出的“…  相似文献   

18.
青年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伟大抱负韩泰华“改造中国与世界”,这是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逐步形成并不断明确的伟大抱负。在20世纪初,当青年毛泽东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时候,正值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处于岌岌可危的存亡之际。当时还在湖南读书的青年毛泽东,面对中国日...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毕生酷爱游泳。早在青少年时期,毛泽东就曾经游过湘江。直到耄耋之年,只要有时间和精力,他仍坚持游泳。毛泽东认为游泳不仅是紧张工作之余的最好休息,同时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相似文献   

20.
沙伟 《湘潮》2011,(9):12-14
天心阁自古以来就是长沙的地标。一代伟人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湖南一师求学时,常到天心阁游憩、登高眺远,畅谈天下大事、探究救国真理。1960年5月,毛泽东回湖南考察农村工作期间重游天心阁时,思绪万千地感慨道:“风雨古阁,旧事难忘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