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伏家芬 《湘潮》2013,(11):45-45
韶山红日板仓霞,宁舍小家为大家。 岁月峥嵘今胜昔,寒凝大地发春华。  相似文献   

2.
在湖南长沙县,隐珠、飘峰两山之间,板仓河逶迤流过,这里有一个三面环山,青松绿竹掩映的小村,它就是杨开慧烈士的家乡板仓。 1901年11月6日,这一天,天气异常晴朗,空中一片彩霞,光彩耀目,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其父杨昌济(怀中)是著名的北京大学教授,他为她取名霞、字云锦,学名开慧,人们亲切地叫她“霞姑”。 开慧的父亲杨怀中“操行纯洁、笃志嗜学”,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母亲向振熙慈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6,(3):89-90
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板仓。其父杨昌济早年留学日本、英国,思想先进。她深受父亲影响,从小读书识字,7岁即破例进入长沙市初级小学。  相似文献   

4.
7月20日晚,原本静谧的湖南省长沙县开慧乡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在此举办的一个有政商各界人士参加的板仓小镇推介活动中,长沙县委、  相似文献   

5.
毛岸青  邵华 《新湘评论》2009,(12):58-59
我们敬爱的父亲逝世后的第一个春天,我们回到了老家湖南。我们含泪伫立橘子洲头,漫步湘江两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万千思绪,随山移水转。正是杜鹃花开遍三湘的季节,乡亲们怀着深厚情意,连同韶山的泥土,送给我们一棵盛开的红杜鹃。  相似文献   

6.
板仓,是革命先烈杨开慧的故乡。它位于湖南省长沙县东乡。板仓杨家的屋舍,全是土砖砌成,三面环山,松竹拥抱。11月6日是开慧烈士诞生的日子,1990年11月5日,岸青和邵华带着儿子毛新宇回到长沙,住在蓉园宾馆,准备第二天回板仓拜谒开慧妈妈的陵墓。不料,天不作美,秋雨哗啦哗啦下个不停,把岸青一家困在长沙城里。6日一早,岸青因天雨不能回板仓而十分焦急,邵华轻轻步到他身边,安慰地说:“岸  相似文献   

7.
2013年中秋节的前一日,刘思齐来到湖南长沙县板仓,祭奠亲人。年已83岁的刘思齐脚步刚健,步履有力,耳聪目明,让我们十分敬仰。我们闻听刘思齐到了长沙县杨开慧纪念馆,立即迅疾赶往板仓,见到了她,并将记叙毛、杨、向三家亲密关系的《亲情录》一书送给她。她特别高兴,连忙翻开书页。当她看到1950年5月25日毛岸英回长沙代父省亲和亲人们的合影时,她摘下眼镜,擦拭泪水,久久无语。  相似文献   

8.
作为伟人的后代,他平静安详地走完了自己朴实无华的一生,去追随他的父亲、他的母亲和他的哥哥,归于永恒。他与妻子邵华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仍回荡在人们的耳畔:“我们含泪伫立桔子洲头,漫步湘江峭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  相似文献   

9.
《湘潮》1992,(3)
杨开慧同志故居,位于长沙县开慧乡开慧村板仓屋场,距长沙市约70公里。故居是一栋古老的平房,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就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代。杨开慧1921年入党,1930年在板仓不幸被捕,后就义。板仓也是毛泽东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一个地方,1921年春至1927年8月,他曾4次来  相似文献   

10.
杨开慧:无愧于“骄杨”之称“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这首为世人周知的怀念爱妻之作———《蝶恋花·答李淑一》,充分表达了他对杨开慧的深深眷念之情。杨开慧这位出身湖南著名学者之家的闺秀,不仅是一个贤妻良母、毛泽东早年革命活动的伴侣,而且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她牺牲之壮烈至今为人们所传颂。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板仓,7岁破例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1913年,父亲杨昌济从欧洲留…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23,(2):54-56
<正>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11月6日出生于长沙县清泰乡。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优秀党员、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先锋战士、毛泽东亲爱的夫人和忠诚的战友。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于长沙识字岭。2021年,为纪念杨开慧烈士诞辰120周年,杨开慧烈士生平业绩陈列馆重新布展陈列,展览以“寻出一个信仰来”为主题主线,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杨开慧字云锦,乳名霞,1901年11月6日出生在长沙县清泰都板仓(今属开慧乡)。两岁时,其父杨昌济出国留学,她随母在乡下居住度过童年。7岁入杨公庙县立四十小学读书,后入衡粹实业学校附属小学。1912年,杨昌济回国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次年,杨开慧随母迁居省城,转入稻田女师附小。后停学在家,由父指导自学,长达4年。受父熏陶,形成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打下较好的文化基础。时在一师读书的毛泽东常来杨家请教,杨开慧常听他们谈论治学、做人和救国救民之道,敬服毛泽东的宏论卓识,心窃爱慕…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8,(1)
正杨开慧纪念馆位于长沙县开慧镇,占地126亩。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隶属于中共长沙县委管理的副县级事业单位。1930年11月14日,年仅29岁的杨开慧同志英勇就义,安葬在板仓青松环绕的棉花坡上。三个月后,毛泽东在井冈山惊悉妻  相似文献   

14.
杨真平 《学习导报》2011,(18):22-23
今年5月2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机遇,把韶山建成社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实现韶山的率先发展、率先富裕。目前省委、省政府又专门发文,支持韶山加快发展,实现韶山率先富裕。推进韶山加快发展、率先富裕,必须抓好“红色韶山、富裕韶山、生态韶山、文明韶山、幸福韶山”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杨开慧故居     
杨开慧是毛泽东主席的夫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女党员之一,著名的革命烈士。杨开慧故居坐落在长沙县开慧乡开慧村(原清泰乡清泰村)板仓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被称为板仓屋场。屋地座西朝东,三面靠山,屋后有小山竹林,屋前是土坪池塘。故居为土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  相似文献   

16.
作为伟人的后代,他平静安详地走完了自己朴实无华的一生,去追随他的父亲、他的妈妈和他的哥哥,归于永恒。他与妻子邵华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仍回荡在人们的耳畔:“我们含泪伫立桔子洲头,漫步湘江峭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  相似文献   

17.
档案故事:这是一封没有发出去的信,是杨开慧写给自己堂弟杨开明的,它藏在杨开慧老宅卧室的泥砖墙缝中,1982年3月10日,长沙县修缮杨开慧烈士故居板仓杨家老屋时被发现。这是一封托孤信,也是杨开慧随时准备为革命英勇牺牲的见证。这封信的原件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11,(22):44-45
10月20日,ID为“御史在途”的新浪认证用户陆群在微博上发帖称:“如果经公证调查证实民工诉求不合理。我立即辞职以谢天下。请问长沙县委书记杨懿文同志、亲自部署诱捕民工的长沙县公安局长曾卫国敢说‘如果这些民工的诉求合理,我立即辞职以谢天下’吗?”  相似文献   

19.
1958年 12月 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彭德怀,在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等陪同下,来到韶山,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来韶山参观的第三位党和国家领导人。   彭德怀为何此时来韶山,这得从当时的形势说起。 1958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是不平常的一年,这年 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  相似文献   

20.
板仓社区的换届选举,最重要的是探索出了如何选出一心为民的好干部 6月19日,陈光远以全票连任自贡市沿滩区板仓社区党总支书记,毫无悬念的选举结果背后,是陈光远在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为板仓社区的辛勤付出。从退伍军人到警务室巡逻员,再到党支部书记,陈光远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这条为居民服务的道路上。作为沿滩区唯一的换届试点社区党总支,板仓社区党总支的换届工作势必更为大众所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