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我多次访问了倪志福。我们谈话的主题,往往是他与苏振华相处的难忘岁月。从苏振华传记书稿说起当我把《从高山到大海——共和国上将苏振华》书稿送给他,他审查完后,找我去谈了一次。他说:书稿总的印象不错,内容丰富、客观、实在、真实。他重点看了上海前后那一部分,并  相似文献   

2.
1976年10月12日上午,为了避免上海出现武装暴乱,彻底粉碎“四人帮”在上海的帮派体系,中央政治局在北京玉泉山叶剑英住宅召开会议。会客厅里,坐在沙发上的叶剑英像座岿然不动的石雕,身体挺得笔直。他慢慢扶正眼镜,用半睁半闭的眼睛瞟了华国锋一眼,然后又将目光转向李先念、汪东兴、陈锡联、苏振华、纪登奎、吴德、倪志福等  相似文献   

3.
朱通华 《党史博览》2006,(11):10-14
上海的清查为审判“四人帮”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以苏振华、倪志福、彭冲为首的中央工作组于1976年10月26日正式开进上海,第二天晚上就在上海展览馆召开了区、县、局干部会议,同当时尚在上海政坛掌权的各色人物见面。半夜敲门喊起来送北京的中央候补委员的人来了,摇动笔杆子大揪  相似文献   

4.
1976年10月6旧,中共中央政治 局采取断然措施,对江青、张春桥、姚 文元、王洪文实行隔离审查。为粉碎 "四人帮"的帮派体系,稳定上海的局 势,中央作了周密的部署,一方面,把 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先后召到北 京,另一方面,派遣苏振华、倪志福、 彭冲及其他一些干部到上海。10月27 日,中共中央正式作出决定,撤消张 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上海的一切 职务,任命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苏振华兼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同为政治局  相似文献   

5.
丑运洲 《湘潮》2012,(6):26-27
我和何庆舟都是苏振华的秘书。为写《苏振华传》,1998年12月7日下午,我们和苏振华的夫人陆迪伦专门去访问了华国锋。我们向他说明按中央和军委的规定,要给苏振华写传,但我们对苏振华的有些情况,特别是进中央政治局后的一些情况了解很少,想请他谈谈,以便准确地把握事实,保证传记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6.
正粉碎"四人帮"后平反冤假错案,首先是从重新处理纯属反对"四人帮"案件开始的。1976年12月5日,中央下发了23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重新处理纯属反对"四人帮"案件的通知》。苏振华、倪志福、彭冲认为,在上海重新处理这些案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上海直接反对张春桥、王洪文、江青、姚文元的人很多,重新处理反对"四人帮"案件工作做好了,可进一步发动群众,深入揭批"四人帮"及其余党。  相似文献   

7.
正在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后的几天里,华国锋主持召开几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一系列的决定,并同时研究了解决上海问题的方针。华国锋说:对犯错误的同志,一要看,二要帮1976年10月6日晚,华国锋在抓捕"四人帮"之后,驱车来到玉泉山8号楼叶剑英的住地。晚10时30分,华国锋挽着叶剑英的手,一起走进了会议室。参加政治局会议的共11人。政治局委员有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陈锡联、纪登奎、吴德、陈永贵,政治局候补委员有苏振华、倪志福、  相似文献   

8.
陆迪伦 《湘潮》2012,(6):20-23
2012年6月2日是振华同志百年诞辰,作为他的妻子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缅怀他,虽然他离开我30多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仍魂牵梦萦在我心里。在友人的协助下,我整理出这篇文章来纪念他——我的爱人苏振华。  相似文献   

9.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紧了篡党夺权的步伐。苏振华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心,出于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的责任感,积极向叶帅进言。9月14日晚,苏振华怀着难以抑制的心情,来到叶帅的住地。叶帅招呼苏振华在他身边坐下,稍事寒喧后,自然地谈到“四人帮”的新动向,特别是“四人帮”的心腹正加紧给上海民兵发放武器、毛远新有调沈阳部队进京的动向,等等,他们已清楚地意识到党和共和国的命运危在旦夕。苏振华向叶剑英建议说:要赶快下手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叶帅…  相似文献   

10.
凌辉 《湘潮》2004,(6):36-39
苏振华的政治旅途充满着风波和艰险,同样,他的婚恋家庭也有过曲折坎坷,幸福甜蜜……《苏振华和他的三位妻子》聚少分多,留下许多真情的故事。烽火岁月,音讯难通,苏振华的第一位妻子在贫病中凄惨离世;相爱多年,终难偕老,第二位妻子交给他一份离婚报告;年将半百,喜获红颜,第三位妻子与他同遭“文革”劫难……  相似文献   

11.
博览之窗     
倪志福为周恩来设计的椅子 1975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倪志福被卫生部负责人叫到了解放军305医院周恩来的病房。走进病房,倪志福看到周恩来坐在一张布面的沙发椅上,消瘦了许多,胡子很久没有刮,长得很长,脸色憔悴。 周恩来说:“倪志福同志,我一天到晚只能坐在这把椅子上,很难受。我想请你帮我设计一把椅子,像飞机座椅那样,靠背可以放下来.让我能够躺一下”倪志福说:“总理,  相似文献   

12.
1912年6月2日,农历四月十七日,苏振华出生在湖南平江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前后,苏振华参加了革命。在革命熔炉里他千锤百炼,刻苦学习,从一个目不识丁的放牛娃,成了一位曾被毛泽东称赞的工农分子知识化的典型,当上了兵团政委为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共和国第一批上将之一。在他人生风雨历程中,曾受到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的严重迫害,被林彪打成反革命分子,流放湖南永州劳改。1972年恢复工作后,又被“四人帮”打成邓小平的“还乡团”。他与“四人帮”展开激烈的斗争,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我作为当时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把他这段鲜为人知的经历追忆于后。  相似文献   

13.
苏振兰 《湘潮》2010,(8):20-23
<正>1979年2月7日,开国上将苏振华病逝。2月15日,邓小平在苏振华追悼大会上亲致悼词,其中有这么一句:"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任抗日军政大学大队长、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党校校长,在党中央、  相似文献   

14.
李丽 《党建文汇》2002,(14):3-3
倪志福1933年出生在上海川沙县一个贫苦的家庭。为了糊口。他11岁时就到上海美孚石油公司做童工。那时,上海是全国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工业基础雄厚,当地人普遍以能做一名“外国铜匠”为荣。倪志福从小立志要做一名人人都敬慕的“外国铜匠”。  相似文献   

15.
我认识彭真同志是从小在报纸和画报的照片上认识的,知道他是山西人,很早就参加革命,为党和国家、人民立下了卓著功勋。建国后长期在中央和北京市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文化大革命”中很早被打倒。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推翻了“强加给彭真同志的种种罪名和一切诬蔑不实之词”,恢复了他的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198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但这些认识都是间接的,我认识他,他并不认识我。我对他的直接了解是在1986年5月他回山西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视察。当时我在省委办公厅工作,有幸参加了视察期间的接待工作,并在他的专列办…  相似文献   

16.
苏大健 《湘潮》2012,(6):24-25
今年是我的父亲开国上将苏振华诞辰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打开相册,再次翻看35年前我和父亲的一张合影,不禁心潮澎湃,仿佛时光倒流,往事历历在目,父亲那慈祥略带一份为儿子感到骄傲的目光,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当年。  相似文献   

17.
1949年 11月 15日,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解放了西南重镇贵阳市。年方 37岁的兵团政委苏振华,奉命出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贵州军区政委和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的苏振华带领贵州人民在新的战场上开始——  相似文献   

18.
1976年,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毛泽东等三位伟人相继去世,“四人帮”企图篡党夺权。在这党和国家何去何从的紧要关头,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当机立断,于1976年10月6日采取果断措施,对“四人帮”一伙进行隔离审查,一举粉碎了他们的政治阴谋。“四人帮”被拘捕后,上海的“四人帮”余党企图挑起武装暴乱。于是,清除“四人帮”余孽,解除上海的“第二武装”,并进而稳定全国,成为党中央必须立即着手解决的头等大事。此时,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委常委的苏振华临危受命,作为党中央派出的首席代表进驻上海,…  相似文献   

19.
《福建党史月刊》2014,(3):35-35
正很少有人知道周恩来总理从病重到去世使用过一把特制的椅子。倪志福曾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谈到了这段往事。1975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卫生部主要负责人找到我说:"总理叫我来找你,他有事要见你,什么事我也不知道。"我当即赶到北京305医院。总理把我叫进他的病房。走进总理的病房,只见他坐在一张布面的沙发椅上,椅子右边的地上有个瓶子与他身上的管子相连,里面有半瓶多的血水……总理消瘦了很多,胡子很久没有刮,长得很长,脸显  相似文献   

20.
《湘潮》1989,(2)
“在粉碎‘四人帮’的关键时刻,苏振华坚决站在党中央一边……为粉碎‘四人帮’作出了重大贡献。随后,他又受党中央的委托,承担了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委主任的重任,团结和带领上海广大军民,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带病工作,迅速摧垮了‘四人帮’在上海的帮派体系,稳定了局面……”摘自邓小平1979年2月15日在苏振华追悼大会上所致悼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