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全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正是要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充满生机、充满朝气,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力量。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必须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守崇高理想信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严峻挑战,面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7,(33)
正"面对慢性病呈‘井喷式’爆发的态势,面对病人为何越治越多的拷问,我们必须反思我国的医学服务模式,必须实施由治转防、防治结合,必须更加重视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从源头上遏制慢病高发。"白书忠理事长对此十分笃定,充满担当。"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相继颁布,吹响了以提高人民健康为核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战斗号角,开启了健康中国建设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3.
提升产业国际安全的重要抓手之一是推动中国企业创建世界一流品牌。"中国制造"面对的全球市场分为优势细分市场、竞争性细分市场、包容性细分市场、陷阱细分市场,应针对不同海外市场制定精准化国际营销战略;根据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的垂直、水平维度,区分海外市场的文化价值观,塑造中国品牌人格形象,提升品牌文化魅力;聚焦在国际优势产业创建世界一流品牌,打造全球样板产业,提升中国产业国际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4.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全球制造业体系的变化,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等产业政策,试图通过增加政府干预刺激经济增长。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产业政策重心和干预层次的变化表明:发达国家产业政策注重改善市场环境和基础建设;强调政府与社会各组成部分的政策配合;高度重视对科学技术研发和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随着全球制造业体系的深刻变化,"中国制造"正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既需突破向高端市场迈进的层层阻力,又要面对低端市场被蚕食的压力,为此,中国的产业政策应该结合发达国家经验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必须长期面对的现实。由于农户经营土地规模太小且分散,单家独户的农户无论是面对市场还是维持基本生产条件都过于弱小。应对这种困局,最可行的办法是发展中国式的小农经济,同时,通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国家财政支持来为农民提供相对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黄埔》2016,(6)
正"一中市场"延烧马萧全力消毒台湾"总统大选"倒数20天,民进党阵营诉求年轻、中间选民的选战策略进行大调整,2月27日开始启动"中国牌",全力攻击"两岸一中市场"。"一中市场"是对马萧阵营提出的"两岸共同市场"的污名化与妖魔化。台湾经济不景气,选民要填饱肚子,经济议题因此压倒省籍议题,成了这次选举的主轴。面对无法回避的经济课题,谢长廷应对的策略显然是,尝试主  相似文献   

7.
《时代潮》2001,(5)
"民办大学同样是国家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同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高校存在的根本所在"。面对记者,于果,这位刚获第十一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荣誉,也是全国1300所民办高校中唯一的全国人大代表侃侃而谈,言语中充满了睿智与信心。这位腿有点微跛的年轻人何以能有此见解?也  相似文献   

8.
余修志  童光源 《政策》2005,(2):26-27
湖北是农业大省,农业发展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 展全局。加入WTO后,我省农业已经比较平稳地度过 了三年过渡期。今后两年,全省农业将进入充满变数 和市场冲击的入世"后过渡期"。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 国内市场形势,如何加快我省农业发展,应当引起各 方的关注和重视。 入世三年--湖北农业 规模化、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发展既有利,也有弊。近 三年来,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农业出现了趋利避害、加快发展的好形势,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9.
乔新生 《人民论坛》2012,(22):30-31
中国的思想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不同姿态的思想者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符合公众期待的中国思想者肯定会越来越多近期,"微博约架"频发,暴露了某些知识分子的思想匮乏。网络上充满泡沫的口水仗,也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大众时代不同思想者的各自姿态。  相似文献   

10.
正供销社,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名字。计划经济年代,靠着统购统销,供销社"一手托两头",包揽了中国几亿农民的买与卖,"金字招牌"无人不晓。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大门徐徐打开,农村市场逐渐活跃起来,人们购买商品不再只认"供销社"一个门,供销社从"惟一"变成了"之一",一度消沉。如今,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号角的吹响,供销社迎来了凤凰涅槃。通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6,(5)
正中国人的旅行方式正在经历一场变革。面对不断扩容的细分市场,旅游企业纷纷开始重新定位,围绕自身的资源优势、目标用户群等特点,进行差异化的品牌运营。旅游业开始从单一乏味的价格战,转向以品牌、数据服务为主的多重竞争据日本共同社的数据,刚刚过去的猴年春节假期,中国出境游旅行者达到创纪录的600万人次,足迹遍布全球,"中国年"着实"染红"了曼谷、普吉  相似文献   

12.
王强 《理论月刊》2012,(7):118-120
近代以来,蜂拥而至的外商企业进入中国以后所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域文化中的市场环境,成功的本土化广告宣传在外商企业渗透并垄断中国相关行业市场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外商企业广告在内容上借用中国传统文化要素,使之更具有"中国特色",以适应中国社会的文化特质,在形式和手法上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使广告遍布城乡各地,效果显著。可以说,以文化适应为特征的广告宣传是近代外商企业渗透、垄断中国相关行业市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有的企业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说的"富不过三代",都是"短命郎君",其实,中国有为数不少的"老字号"企业,它们在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商业竞争之后,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发家史而最终统领一行,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人类学社会学研究课题。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转换的影响,中国"老字号"企业在发展中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市场全球化和本土竞争白热化的双重压力,"老字号"企业不但需要不断适应外部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双重市场变化趋势,而且需要将传统优势与现代优势相结合,将已有竞争力与新生竞争力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李睿渊 《传承》2011,(30):64-66
面对来势汹汹的好莱坞3D电影,在传统2D电影市场国际化进程中一直处于劣势的中国电影产业既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也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借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对文化建设的东风,中国电影正迈进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抓住3D这个契机,正确看待差距,借势提升国产电影水平,加强自主创新,明确国际市场受众定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增强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今天中国,网络的迅猛发展给非官方声音的传播创造了巨大空间,官方媒体吃市场饭的趋向也迫使它们不得不面对公众传播,舆论的主人悄然由官场向公众转变。"公共舆论"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信息的官方垄断与控制,社会的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中国渗透论",我们既要据理力争予以批驳,也要秉持泰然面对的态度。中国文化"走出去"不能因"中国渗透论"而放慢脚步,更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要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应对"中国渗透论",把握好"听"和"讲"、"同"和"异"、"内"和"外"、"官"和"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曹伟 《小康》2012,(11)
正这十年以怪力乱神开始,赶上春天浪潮的人们成为市场时代的弄潮儿。在世纪末"入世"的时候,国人开始以新的心态来面对财富"姓资还是姓社?""中国向哪里去?"在1990年代的最初三年中,充斥着这样的争论。中国将被建设成为什么样子?保守派和改革派都忧心忡忡。从小爱搭积木的王旭,这一年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现已经并入哈  相似文献   

18.
面对祖国,我思绪万千。这蓝的海,绿的平原,黄的高原,我无不为他们充满了热爱之情。祖国,我儿时的摇篮,祖国,我求知的学校。记得儿时,我曾经把一张袒国地图揣在怀里,调皮地说:"我把中国抱在怀里了。"现在,终于明白了,是祖国把我抱在了怀里。祖国的大海,是知识的大海。我仿佛扑了进去,去用那知识的琼浆玉液  相似文献   

19.
刘彦华 《小康》2015,(1):32-33
"稳",虽然对中国楼市只字未提,但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经济如此定调来看,2015年房价是涨是跌,中国楼市何去何从,关键还在于,谁会先扛不住。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楼市在新常态下步入了"白银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应该如何梳理总结2014年中国楼市发展态势?起落转折的中国楼市在2015年又将走向何方?政策、市场、房企……我们该怎么看、怎么办呢?担忧不等于看衰2014年的中国楼市降温明显,房  相似文献   

20.
2012年是中国整个光伏业遭遇大劫之年。由于欧美两大海外市场都对中国光伏业展开"双反"调查,使得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遭遇重创,导致中国光伏产业出现庞大的产能过剩,光伏出口企业间展开恶性价格竞争,引发了光伏制造业的危机。笔者通过我国某出口企业在光伏业严冬时期通过改变贸易方式获得转机的实例,分析我国出口企业面对困境应灵活转变出口经营策略,争取反败为胜、反亏为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