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延庆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监督工作,以发展和民生为两大主题,确定在加强调研和完善工作机制中不断提高监督水平.但工作中仍存在着监督透明度不够,重程序轻实质,监督方式单一,与人民群众互动不足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受权力运行机制,常委会自身建设,社会环境评估机制等方面影响.进一步提高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水平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大与党委、“一府两院”的关系;提高常委会监督履职能力;加大监督工作公开力度,增强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对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参与度,实现人大监督与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党政关系法治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本林 《求实》2002,3(5):45-46
要从根本上理顺我国的党政关系 ,克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 ,关键是要实现党政关系的法治化。而要实现党政关系法治化 ,其前提是党政关系必须具备法律化 ,以使党政关系的调整有法可依。法治化理念的确立、监督体系的完善以及制约机制的健全是实现党政关系法治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是一个乡镇党委、政府班子中的“一把手”,在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实施决策中处于指挥地位。一个好的“一把手”的形成,择优选拔是前提、教育引导是基础、从严管理是核心、严格监督是关键。明确五项内容,健全五项制度,理顺四条途径,是加强对乡镇党政“一把手”监督与约束的有效手段。一、明确五项内容,实现监督具体化。加强对乡镇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必须明确监督内容,使之具体化,为“一把手”规范自身行为指出方向,为实施监督提供依据。1.政治上监督。“讲政治”是乡镇党委“一把手”必须具备的首要条…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乡镇党委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思想观念的大转换,利益关系的大变革,工作机构的大精减。同时,一些地方的干部队伍存在一些新问题:综合素质不够高,思维方式不创新,工作作风不够实,工作责任心不够强。面对新形势下的乡镇党委工作,必须尽快改革创新,打破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格局,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的乡镇党委工作新机制。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新形势下,乡镇党委要做好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必须建立规范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乡镇干部的政治修养和工作水平。一是定期培训。以各级党校为依托…  相似文献   

5.
治理理论的目标取向是善治.本文时善治目标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方向进行了以下思考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规范党政职能,理顺党政关系;构建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网络体系;积极应对全球治理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乡镇党委是我们党的基层党委,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实者。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人民政府,是人民政府的基石。乡镇党委和政府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而乡镇工作的好坏与乡镇党政一把手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对乡镇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和管理,使之不背离“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抓好乡镇班子建设的重要一环。加强对乡镇党政~把手的监督,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律规制基本上反映了公司内部机构之间分权制衡的关系,对公司的外部环境及其机构的制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仍存在许多缺陷。如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原有的行政管理部门放权不够;董事会运作不规范;内外监督不力等。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应使国有股权法人化;完善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完善共同治理机制及内外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8.
从党政关系的衡量标准和党政关系60年变迁来看,我国的党政关系还没有真正理顺,有待进一步规范。要制定和贯彻执政法和政党法,实现党政关系法制化,发挥参政党的政治制约作用;发挥公民社会的监督作用,转变政府职能,使国家与社会分离;完善政治参与渠道,提高政治社会化水平,保持政治稳定;强化执政党建设,摒弃以党代政等超级管理者作用,实现执政党建设与动态政治权力平衡。  相似文献   

9.
规范党改一把手用权是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举措。规范党政一把手用权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改革创新精神,以法律和制度建设的改革创新规范党的一把手用权,以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创新规范党政一把手用权,以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的改革创新规范一把手用权,力保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相似文献   

10.
治理理论的目标取向是善治。本文对善治目标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方向进行了以下思考: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规范党政职能,理顺党政关系;构建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网络体系;积极应对全球治理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防与治的关系,做到防治并举."防",是指事前防范性监督.通过经常性的教育提高被监督者(即党政领导于部)的思想觉悟和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遵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通过健全的制度,完善的机制,规范干部选任工作,防止任用干部过程中出现违规违纪现象."治",是指事后矫正性监督.通过严肃查处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过程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及时纠正错误的干部任用决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被监督者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促使他们严格遵守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和纪律."防"与"治"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必须防治并举,严防重治,才能取得良好的监督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地方党委在本地区各项事业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与地方党委领导制度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关系。要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必须以发展党内民主为目标,以调整理顺党代会、常委会的权力授受关系为重点,完善地方党委的领导体制。以实行常委集体领导为目标,以规范议事决策、分工负责、协调沟通和制约监督为重点,完善地方党委工作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防与治的关系,做到防治并举。“防”,是指事前防范性监督。通过经常性的教育提高被监督者(即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遵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通过健全的制度,完善的机制,规范干部选任工作,防止任用干部过程中出现违规违纪现象。“治”,是指事后矫正性监督。通过严肃查处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过程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及时纠正错误的干部任用决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被监督者形成强有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六安市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突出基层组织的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整合资源、完善机制、用活载体,着力在抓基层、打基础、求实效上下功夫,全面推进“三级联创”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落实中创新,初步走出了一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新路子。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着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舞活“龙头”,推进乡镇党委建设。一是深入开展乡镇党委规范化建设。全面开展以改进乡镇党委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完善乡镇领导体制为重点的乡镇党委规范化建设,着力加强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和工作机制建设。二是实行农组工作“一票否决…  相似文献   

15.
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庆芬 《唯实》2006,(3):55-56
加强和改进人大的监督工作,必须改变人大授权与监督两方面职责履行存在的失衡状态,建立健全对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解决人大监督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问题,理顺执政党与人大之间的关系,宣传普及人大的相关知识,完善人大代表履职的保障措施,提高人民代表依法监督的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成立 《理论学刊》2023,(6):117-124
监察法是党政同责的重要法律支撑,是压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岗位职责的利器,客观上推进了党政同责领域治理效能的提升。但是,从制度角度分析,党政同责对于监察法回应不足、内容滞后,表现在规范性文件制定依据、实体、程序、部门协作等诸多方面。应当以监察法为指导,确立监察机关在党政同责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从监督、调查、处置等多个角度充分保障监察机关依法履行监察职责,科学处理监察机关与地方党委、政府、司法机关等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党政同责制度。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03,(8):16-17
近几年来,我们针对干部工作中存在的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权力高度集中、又缺乏有效监督;干部能上不能下;公开化、民主化不够,考核流于形式,政绩不准不实等突出问题,按照中央“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强化监督”的精神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要求,努力从制度和机制上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用制度管人管事,用机制规范运行的治本之策,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乡镇党务政务没有截然的界限,党政具体工作常常融合布置,党委工作涵盖政府工作,乡镇党委和乡镇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成为一种授权关系。调适乡镇的党政关系,需要在乡镇党政议事融合的基础上,促进党政职能分开和权责分开。  相似文献   

19.
苗佳瑛 《新视野》2004,33(4):37-39
在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应切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党的领导权力和人大的监督权力是最高层次的权力平衡制约关系,决定着其他各级各类权力关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严格规范干部的权力行为。  相似文献   

20.
论理顺党政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显华 《探索》2003,(4):19-22
党政关系是中国行政学与政治学研究中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本文从党和政权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应该承担的角色和地位入手 ,分析了理顺党政关系对国家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理顺党政关系提出了作者的建议。文章分四个部分 :1、正确认识“党政关系”的科学内涵 ;2、我国行政管理主体结构“二元化”的分析 ;3、重新提出和研究理顺党政关系问题的必要性 ;4、对理顺党政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