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台湾的法律地位兼驳台独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鹏  李毅 《河北法学》2001,19(3):2-5
根据国际法理论和实践 ,结合台湾问题的历史和现实 ,可以得出结论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自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央政府对于台湾领土享有国家主权 ;台湾当局早已不是中国的合法代表 ,而是一个类似于交战团体的中国地方叛乱政府 ,无权从中国分离而宣布独立 ,中央政府对于台湾当局的交战权是国际法所认可的 ,中央政府有权保留最终以武力手段解决台湾问题 ;任何国家对于台湾的承认只能限于对一国内战中“交战团体”的承认 ,或者根本否认其国际地位 ,并负有不支持台湾当局对抗中国政府的义务 ,严禁干涉中国内政  相似文献   

2.
1990年1月1日,台湾当局利用中国大陆申请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T)的议题被搁置的机会,以“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领地”的名义向关贸总协定秘书处提出“加入意愿书”(Communilaticn),援引GATT第33条有关入会规定,申请加入GATT。1992年10月,GATT理事会决定成立一个中国台北工作组,审议台湾、澎湖、金门和马祖作为是单独关税区加入GATT的问题。这也是GATT就大陆与台湾加入问题达成的一种妥协。  相似文献   

3.
论台湾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国际法,特别是从国际组织法的角度,探究了台湾参加联合国、世贸组织(WTO)的法律问题,并对台湾已加入几个主要国际组织的实践进行了回顾和剖析,进而分析了台湾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现实可能性,认为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区,其本身不是国际法主体,它能否加入某国际组织取决于该组织的章程和中国政府的态度。因此台湾不能加入大部分政府间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系统的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传出条好消息:中国与美国就中国加入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以达成协议而结束。中国很快将加入“世贸”,这对世界和中国来讲,不啻是个福音。 加入“世贸”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机遇和挑战,不仅来自贸易、经济、就业等方面,也来自法律、制度的方面。中国加入“世贸”,必然会对中国的法律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略论WTO法与中国“一国四域”法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旦中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 ,WTO法将成为对中国具有拘束力的国际法 ;中国将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 ,经常性地解决与其他成员之间涉及WTO法的所有贸易争端。中国政府关于《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重申了关于台湾可以在中国加入WTO之后 ,以“中国台北”的名义加入WTO这一原则立场。中国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北在WTO体系内并存 ,将成为现实。WTO法与中国“一国四域”的复杂法律关系问题 ,也将成为我国国际法研究的新课题。一、WTO法与域内法的关系众所周知 ,WTO法是指自1995年1月1日起…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国土面积有多大?”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绝大多数中国人给出的也许是“960万平方公里”的错误答案,因为人们忽略了一片蓝色的国土——海洋。1996年5月,中国加入了于1994年11月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按照公约所规定的专属经济区等制度,中国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  相似文献   

7.
近日,台湾“副总统候任人”吕秀莲,撕下了“竞选”时“不搞台独”的暖昧伪装,露出了“台独”死硬分子的真面目。她公然不顾民族大义,大放厥词:“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海峡两岸是“两个华人国家”。这个女人何以如此嚣张,走火入魔?这与她五十余年的成长经历与一贯言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欧共体反倾销规则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世界反倾销浪潮不断高涨,中国产品在国外遭受反倾销的案件不断增多。而欧共体在1998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和美国,而且欧共体是继日本之后,第二个在对华贸易中不搞不公正的“替代国”做法的贸易伙伴,尤其是欧共体在与中国的关系中,不像中国与日本、美国的关系那样既涉及历史的问题又涉及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9.
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长久以来的共同心愿 ,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政府为此作了大量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实现祖国的统一存在着一个解决的途径和方式问题。中国政府在充分考虑历史因素和现实情形下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模式用以解决大陆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关系并最终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随着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的签订以及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 ,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自李登辉上台以后 ,相继推出“两个政府”、“两个对等政治实体”、“台湾已经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等背离一个中国原则的论调 ,1999年 7月 9日更是推出“两国论” ,公然将两岸关系歪曲为“国家与国家 ,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两国论”背弃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严重损害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一切爱国人民的感情 ,危害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两国论”在国际法上违背了国家主权原则。  相似文献   

10.
吴珊 《政府法制》2013,(30):9-9
台湾“性产业”始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直至陈水扁时期才真正取消“公娼”。然而近年来,岛内关于性工作者“除罪化”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过。一些支持“公娼”的民间团体,提出废除“社维法”中关于“罚娼不罚嫖”的条款,要求对“娼”、“嫖”平等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