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王桃书记应该说我很陌生,只是在邮箱里看到了她的文章,发现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书记,同时也了解到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实践数学老师,由此对她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2.
超越自我     
崔永琦 《奋斗》2005,(8):14-16
她是一位女性,她是一个民营企业家,她还是一名中共党员。  相似文献   

3.
黄奕 《当代党员》2009,(8):56-58
她,退休前是重庆市直机关的一名正厅级干部,但她更引以为傲的身份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的妈妈。每一位英才的背后,都会有一位“好妈妈”。当问及成功妈妈的哲学时,她说,其实很简单,孩子需要包容,需要肯定,当你学会了欣赏孩子,离成功就只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4.
张玉生 《世纪风采》2008,(11):26-27
她是位烈士女儿,自幼在军营里长大,经历颇富传奇色彩;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文化部长,曾开创总参文化工作史上“十三个首创”。同时,她又是一位艺术家,一生致力于“毛体书法”的研习,并得到过毛泽东的亲传……她,就是“毛体书法”的真正传人李静。  相似文献   

5.
高峰 《党史纵横》2011,(6):49+52-49,52
她是一位聪明好学、有文化的新女性,在蒋介石政治崛起最关键的7年中伴其左右,在蒋介石的一些重要时刻,她如影相随。不明真相的新闻记者曾称她为:欧亚混血儿、风尘歌女、姨太太、护士、冒险家,甚至冒牌货,终于,她冒着生命危险站出来为自己正名。她就是蒋介石的第三位夫人——陈洁如,一位被淹没在蒋介石政治野心与历史洪流中的女子。  相似文献   

6.
1921年7月23至31日,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的时候,当15位中外代表在浙江嘉兴南湖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时刻,这个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中共“一大”,其参与者除了那十几位中外正式代表外,还有一位不被人们关注的非正式代表,她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窃窕淑女,她既是会务的筹备者,又是会议唯一的服务者与保卫者,是她决定了上海的会址,又是她决定将会址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正是由于她的运筹安排得当,才保证了中共“一大”的顺利召开和圆满结束。她就是党的“一大”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家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同志。  相似文献   

7.
微尘之歌     
她,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市民; 她,是一个关爱他人的群体; 她,是一滴久旱的雨点; 她,是一股寒冬里的暖流; 她,是一把衡量荣辱的标尺; 她,是一曲文明和谐的正气歌; 她的名字叫微尘。  相似文献   

8.
家访农民工     
这学期转来了两位同学,其中有一位是借读生珊珊。她的父母都是外来农民工,整天忙于生计。这个孩子的学习虽然还不错,但性格内向自卑,不大说话,班上一些调皮学生总是喜欢欺负她,每次她只是偷偷抹泪而不敢反映。我问她几次,她不但不讲,反而哭得更加伤心。于是我怀着一丝担忧,决定去珊珊家走访一次。  相似文献   

9.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著名的青年女作家,同时更是一位有着强烈革命要求的左翼作家。她的创作,不但得到了鲁迅、茅盾、柳亚子、聂绀弩、丁玲、戴望舒等文坛巨匠的首肯和高度评价,使她成为独树一帜的作家而蜚声文坛,更重要的是她为我们民族文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宝贵遗产,具有很高的社会认识价值和文学欣赏价值,并日益得到国内甚至国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她,一位优秀党员,一名返城知青,一位名校长。她是一个一经接触,就让你难以忘记的人:走路风风火火,办事雷厉风行,谈吐简洁干练,待人坦诚热情。和蔼的面容,充满期待的双眼,还有时而发出的爽朗的笑声,总能让人感到她有一颗年轻而丰富的心。她就是湖北省孝感市玉泉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刘尚辉。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一位已经上大学的孩子的妈妈和我讲起了孩子小时候的启蒙老师,她说让她最难忘、最感谢的是孩子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  相似文献   

12.
齐耳的短发,沉稳的眼神,简洁而明快的套装,一看便知是位精干的职业女性。然而她并不是一位普通的知识女性,她的勇气和魂力,她的医术与爱心,都在诉说着她不平凡的追求。她,就是中国性学会会员,全国特色医疗专家,西安市红庙坡医院泌尿科主任医师汪桂范大夫。   早在 1987年,当她还在河南医科大学进修时,她就深刻体会到性病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的痛苦和中国医学在一定领域中的空缺,她决心去闯荡这片荒原,决心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千千万万在痛苦中煎熬的病人分忧解愁。于是她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相关书籍,辑录了一本又一本厚厚的…  相似文献   

13.
付秀宏 《党课》2012,(22):82-83
他是一位董事长,只有一只臂膀。他独臂驾着车来到这里,他在寻找她。她不是他的情人,确是他的知心人。他想献给她一个深深的吻。  相似文献   

14.
“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这“三问”,问出了一个共产党人一生的全部思考。我不由想起我的姥姥张文秋,她用一生的实践做出了正确回答。 姥姥今年98岁了。她是一位世纪老人,更是一位革命老人。她1903年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县。1919年考入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在学校里,有两位老师把她引上革命道路。一位是董必武,一位是陈潭秋,他们都是党的“一大”代表,是党的创始人之一。姥姥参加了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1924年3月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1月转为中共正式党…  相似文献   

15.
殷成福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红军长征女英雄,同时又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是红二方面军第二军团战斗序列中的一名女战士,与其丈夫、小叔子,以及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媳,全家老少八口人,随军参加了长征。一家人在长征中的生死离别、悲欢离合。无时不在她内心深处激起骨内亲情的波澜……  相似文献   

16.
不居功的老红军 在井冈山下的江西遂川县,有一位老红军女战士邹亚春。她是一位普通但又不平凡的老人。革命战争年代,她曾有过非凡的经历:井冈山斗争时期跟随毛泽东、肖克度过三年多的烽火岁月,经历过无数次大小战斗;1951年毛泽东给她发来请柬,邀请她进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周年国庆大典,安排她在北京住了三个多月。  相似文献   

17.
王守兰,一位年逾花甲、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曾是一个孤儿,人生道路坎坷,留下的却是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她是一名企业家,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直至拥有上千万元的资产;她是一位慈善家,无私资助社会福利事业,义务收养孤儿和孤寡老人,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社会福利慈善会;她更是一位义重德高的奉献者,将价值近千万元的长春守兰福利大楼无偿地捐献给了政府…… (一)艰苦创业路 1983年,正在为全家人生计苦寻出路的王守兰偶然,发现长春市产院的病人不能及时买到红糖、卫生纸等必需品。为了方便产妇,也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同年 1…  相似文献   

18.
在文登市,有这样一位平凡女性,她爱岗敬业,清扫的路段年年是“示范路”;她感恩社会,用微薄的丁资甚至拾荒资助贫困学生;她自强不息,伺候卧病在床的母亲和丈夫,用赢弱的双肩挑起家庭重担。  相似文献   

19.
文心 《大特区党风》2003,(12):28-32
在成都,市民们传扬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名叫石桂芳的大妈,为了报答一位曾经在她家当过保姆的老人,她不仅义务赡养老人,视老人如亲人,自己和家人还人老人当保姆;当自己年过七旬,担心对老人照顾不周,她又为老人请来了一位又一位保姆……  相似文献   

20.
爱心的动力     
2001年8月的一天,我收到一封来自大巴山乡下的信,是一个叫翠花的姑娘写来的,她告诉我,她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特地向我报喜。我好一阵才回想起来,翠花是我曾经救助过的一位失学女孩。7年前,一位记者朋友动员我为“希望工程”献一份爱心,我爽快地拿出500元钱交给他,叫他帮我联系一下,找的孩子得聪明一点。不久,我就收到翠花写来的信,从信中我了解到她家里的境况。翠花是一个边远山区乡村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的父亲是一个木匠,4年前因暴病而死,第二年母亲带着她和弟弟改嫁。因不堪继父的虐待,一年后,她悄悄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