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陳嘉庚(一八七四——一九六一年)是愛國華僑領袖,福建廈門集美鎮人。他曾長期僑居新加坡,從事橡膠種植與橡膠用品製造及貿易、海運、新聞等業。一九一○年他在新加坡参加同盟會;一九一一年為支持辛亥革命,在新加坡任福建保安會會長,曾籌款資助孫中山先生。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他在新加坡召開僑民大會,進行救國活動;一九三八年他在新加坡倡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並選為主席。抗戰勝利後,他創辦《南僑日報》。一九四九年陳嘉庚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晚年回國,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二日陳嘉庚在北京病逝。  相似文献   

2.
讀者來信     
(一) 自《中建》在香港印刷後,讀者都拍手叫好。僑胞受‘大躍進’時期宣传‘大放衛星田,畝產糧萬斤’的騙,有一種不信任國內雜誌宣传的心理。大家認為這些雜誌都是為政府宣传的,只說好的,隱瞞壞的,完全没有站在讀者立場去批評政府的文章。而批評政府的文章,很迎合僑胞心理。僑胞都是愛國的,但愛國是指愛祖國的土地,愛祖國的人民。愛國並不等於爱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不等于爱政府(如果政  相似文献   

3.
「晚晴園」在新加坡市區五公里外的大人律十二號,八十多年前孫中山先生曾在此住宿和辦公,組織南洋同盟会,從事革命活動,留下了光輝的史迹。「晚晴園」的前身,原是祖籍廣東的一位姓梅的殷商所建築的一座雙層樓房,結構保持中國民族特色,面積一萬八千平方米。這是他修建給其愛妻的住房,故以愛人之名為樓名,叫做「明珍廬」。樓房富麗堂皇,陳設精美。後來,這位富商事業不振,家道中落,將這座明珍廬賣給華僑張永福,供奉慈母養老住宿。張永福是一位尊老愛國的僑領,將房屋改名為「晚晴園」,取自唐代名詩人李商隱的詩句「人間愛晚晴」,意為晚霞絢爛,晴朗氣爽,象徵老母情懷安適,晚景常好,以示祝福和敬  相似文献   

4.
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出身華僑家庭,父親孫達成早年在澳門當鞋匠,叔父孫觀成則是病故海外的華工。孫中山十二歲就出國到檀香山,投靠經營畜牧業發家的長兄孫眉,是在海外讀書成長的。他久居海外,深悉僑情,‘凡我僑胞直接間接所受政治上之痛苦,罔不洞知’。長期的海外流亡生活和多次策劃武裝起義的革命實踐,使他對廣大愛國華僑懷有深厚的感情。他不僅體恤華僑的艱難處境,而且更深切地體會到華僑與祖國革命和建設的不可分離的關係,始終把華僑作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主要依靠力量之一。他說:‘華僑是革命之母。’这與清朝統治者把華僑一概視為‘海贼’、‘莠民’,有着天淵之別。  相似文献   

5.
华人之窗     
刘美蓮出任美大選共和黨副主席美國內華達州州務卿劉美蓮获選為一九九二年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副主席,這是美國總統大選歷史上首位获此職位的亞裔人士。美國共和黨已為總統大選選出全國主席和共同主席各一人,副主席五人。  相似文献   

6.
中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之弟溥傑為北京‘仿膳’飯莊書寫的‘仿膳飯莊,宫廷風味’的對聯,以简練的文字,概括了它的獨具一格的特色。這個飯莊的現任廚師長董世國一九八○年曾應邀到美國芝加哥、紐約、舊金山等城市,巡迴表演烹飪技藝三個月,受到熱烈歡迎,得到很高評價。宫廷式的餐廳 走進位於紫禁城西北的北海公園,到達瓊華島北面的山脚下,大門上掛着中國著名  相似文献   

7.
读者信箱     
祖国與我我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當然與祖國息息相關! 我出生於祖國,長大於香港,然而我的心靈沒有受到物質高度享受的摧殘,沒有忘記民族英雄對我的鼓勵和期望。我曾多次返回祖國,投入祖國的怀抱。雖然它仍顯得有些落後,但已比從前進步得多了。我們不能老是大叫中國落後,必須力主改革。有人問:‘祖國與你有何關係?’我答:‘唇齒相依的關係。’ 這種感受,尤其在海外的華僑更為深刻。當祖國强大起來時,華僑的地位也提高。從前,華人在異國受到種種歧視,是因為國家的積弱无能。現在  相似文献   

8.
宋慶齡(一八九三——一九八一年)為中國革命和人類進步事業奮鬥終生,不僅是位舉世聞名的愛國主義戰士,也是保衛世界和平的久經考驗的先驅者。一九二五年中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與世長辭後,宋庆齡堅定地繼承他的遺願,奮鬥不已。她縱觀世界風雲,把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與世界反法西斯、保衛和平的鬥爭密切聯繫起來。她曾在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二九年分别在比利時和德國舉行的國際反帝同盟大會上被連選為大會名譽主席,其後又成為世界‘對帝國主義戰爭委員會’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在東方,日本軍國主義者不斷擴大對中國的侵略;在西方,德國法西斯對歐洲虎視眈眈。世界大戰的陰霾籠罩着整個人類。宋慶齡密切注意形勢的發展,並作出迅速反應,為制止世界大戰的爆發而竭盡全力。當她得知德國納粹分子對國內的進步人士和猶太人殘酷迫害、野蠻殺戮時,立即於一九三三年五月撰文憤怒譴責這種暴行,她指出‘这種事只有在人類歷史上野蠻和無知的黑暗時代才發生過。’她聲稱:‘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是反抗  相似文献   

9.
幾位來自美國東部的福建籍僑胞、華裔,於去年仲秋的一天回到故鄉長樂縣,登上了縣城西首的宋代建築三峯寺塔,眺望家鄉秀丽景色。一位年過半百的老華僑在塔前一塊如茵的草坪上流連忘返,向陪同參觀的有關部門負责人提出要在这里捐建一座‘思乡亭’,留下他對故鄉的一片眷戀之心。他就是現任美國美东福建同鄉會主席鄭忠高先生。 報國心切鄭先生今年五十七歲,祖籍長樂縣猴嶼村。他十八歲離閩,先後在新加坡、香港居住過,一九六四年定居美國至今,現在是紐約三家酒店和餐館的董事長。以鄭先生為首的美东福建同鄉會,是目前美國十四個愛國華僑社團之一。同鄉會成立四十三年來,廣泛聯繫在美僑胞和外籍華人,會  相似文献   

10.
為紀念五十年前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服務的歷史功績,「南洋華僑機工抗日紀念碑」於今年七月七日在昆明的西山公園落成。這座莊嚴雄偉的紀念碑碑身和碑座高十二米,用汉白玉鑲嵌,迎面鐫刻着镏金題字:「南洋華僑機工抗日紀念碑」和「赤子功勛」。碑身正面頂端,鐫嵌有當年南僑機工回國服務團榮譽紀念章:碑前兩層台階均為七級,以示「七·七」抗戰紀念。碑身兩側貼面為兩面旗幟,體現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旗幟上鐫嵌着三個「七·七」紀念章圖案,是代表三千多南僑機工的赤子丹心。像這樣專為紀念海外僑胞支援祖國抗日而立的如此之規模的紀念碑,至今為全國所獨有。  相似文献   

11.
中央樂團李谷一是近年來我國樂壇上崛起的一位聲樂藝術家,尤以演唱抒情歌曲見長。她今年三十七歲,生長在一個知識份子家庭;爸爸、媽媽都喜愛藝術,使她從小即在心靈上埋下了音樂種子。她年輕時接受過音樂和舞蹈訓練,十七歲時進入湖南花鼓戲劇團,很快便顯露出藝術才華,成為該團主要演員。一九七四年,李谷一被調到中央樂團担任獨唱。她的演唱聲情並茂,風格獨特,深為廣大羣眾所喜愛。她先後為幾十部故事影片、電視片錄製了配音,並頻繁地參加演出;還曾訪問過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  相似文献   

12.
陳先生從國外歸來探望家鄉莆田县,沒有置地蓋房,却花巨資為家鄉蓋了一所漂亮的小學,並為孩子們購買了大批電動玩具和體育用品,另一位僑胞蔡先生則為家鄉興建了體育館、圖書館等八大工程,奠基石上却不肯留下自己的名字……我們在福建僑鄉看到的幾十所學校,以及鄉里的一些體育設施,都凝聚着僑胞熱愛家鄉的厚意。這对那里體育事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南安‘國家隊’南安縣活躍着一支農民女子籃球隊,全隊有十二名選手,被人們稱為南安縣的‘國家队’。  相似文献   

13.
文萃     
我國的三大‘國粹’‘國粹’,顧名思義,是指本國文化中的精華。被世人稱為我國三大‘國粹’的,就是譽滿中外的國畫、京劇和中國醫學。 國畫具有悠久歷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繪畫,以其独特的艺术和绚丽的民族光彩,矗立在世界绘画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14.
青年畫家李愛國的性格頗有雙重性的味道:他是中國東北部的人,却沒有東北人特有的那種粗犷作風。从形貌和言談举止上看,他更像一位南國的文靜書生。他的畫有恢弘的意境和懾人魂魄的氣勢,但他選取的是工筆畫這一極為繁難、一般人不願或不敢染指的畫種。他為人、為畫的這種差異恰恰構成了他的畫的藝術特色。  相似文献   

15.
查華中地區已全部解放,全国解放亦為期不遠,華中各省及各大行政區已聯成一片,在歷史上被敵人分割之局面,已不復存在,為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必须促使物盡其用,货暢其流,以達到利民便商之目的,為此對徵税手續及辦法,特作如下之規定: 一、货物税已全國統一,按率徵税給票,即通行無阻,如有重徵及增收任何附加與捐稅,商人得拒絕繳納。  相似文献   

16.
省政動態     
六月一日省府舉行第二○八次行政會議。會議討論了江西省交通安全委員會組織辦法和委員具體名單問題,通過了幹部任免名單。省府發出‘關於加强防汛工作的緊急指示’。‘江西日報’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和第一次全省少年兒童工作會議開幕,發表社論:‘培養少年兒童成為社会主義的優秀勞動者’。六月三日省府發出‘關於成立赣南行政公署的命令’。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發出為開展一九五四年愛國衛生運動的指示。  相似文献   

17.
李濟深先生,字任潮,我們平時稱他為李任公。他是一位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以下簡稱民革)的主要創始人和第一任主席,也是一位享有很高聲望的國家領導人。去年十一月是他誕生一百週年,北京、南寧和他的家鄉梧州都舉行了紀念大會,高度讚揚他不斷追求真理,團結國民黨內部的愛國民主力量,維護國共合作的愛國的一生。可敬的愛國主義者任公的大半生是在我國內憂外患中度過的。任公出生的一八八五年,正是中法戰爭的最後一年,腐朽昏憒的清政府竟与戰敗的法國侵略者簽訂了屈辱的中法新約。一八九五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又遭失敗,筆訂了《馬  相似文献   

18.
厦門大學是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一八七四——一九六一年)出資興辦的一所大學,也是中國敎育史上第一家由華僑興辦的私立大學。今天,作為唯一一所地處經濟特區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厦大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新時代。在教育為特區經濟建設服務方面,它正努力扮演着“智力庫”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天,在浙江著名僑鄉青田的甌江之濱,一座由華僑資助和當地政府撥款興建的青田華僑飯店大樓破土動工了。這一天,在热烈的掌聲中,一位童顏鶴髮的老華僑,登上動工典禮主席台。他說:‘我們在海外的華僑願為祖國四化建設出錢、出力,萬事第一要想到國家,第二要想到集體,第三才可想到個人……’ 這位老華僑就是知名旅日華僑林三漁先生,今年已八十三歲高齡了。我們在他的新寓所裹訪問了他。  相似文献   

20.
一位出色的當代女畫家,擱下畫筆,幾乎以半生的時間去為别人掛畫。这對她個人來講,無疑是一大憾事,但又是我們時代特有的美談,因為顯示出畫家的性格和捨己為人的胸襟,也體現了中國進步的藝術家以奉獻為樂的美德。畫家郁風就是這樣一位以奉献為樂的人。為了幫助他人,她長時期放下自己心愛的畫筆。為了祖國的文化事業,她多次改行:她當過話劇演員,採編合一的新聞記者,又作過宣傳畫,編過副刊,還是‘展覽工作者’——如果有這個名词的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