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继新疆阿勒泰地区近千名县处级和科级官员在网上公示财产之后,官员的财产公示问题一度沉寂,而在刘日的<"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应率先公示财产>发表后,又将这一话题引入了公众视野.他在文章中指出,官员的家庭财产等信息很可能牵涉到公共利益,不属于个人隐私.  相似文献   

2.
从2009年1月1日起,新疆阿勒泰地区率先在全国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把过去通行的官员"收入申报"扩大为"财产申报",并承诺在阿勒泰廉政网和当地主流媒体上公示官员的"财产申报结果"。  相似文献   

3.
闫慧萍 《政府法制》2009,(17):50-50
继新疆阿勒泰地区近千名县处级和科级官员在网上公示财产之后,官员的财产公示问题一度沉寂,而在刘日的《“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应率先公示财产》发表后,又将这一话题引入了公众视野。他在文章中指出,官员的家庭财产等信息很可能牵涉到公共利益,不属于个人隐私。并提出应以“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率先公示财产为契机,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推进一步。如果官员不愿意尽义务公开财产,那就应该辞职。  相似文献   

4.
风雨兼程23年 严格地讲,目前,我国并非没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只是没有现代法治意义上的"阳光法案",有的是没有形成法律,不对公众公示、公开并没有严格制裁措施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5.
接二连三的官员财产被网民以一种非正常的形式"透明","人肉搜索"成了南京杨友林、周久耕和臧正金3名官员财产透明化的暗道,这是他们个人的"不幸",却不是社会的幸运.  相似文献   

6.
面对制度性、社会性腐败现状,中国的反腐败战略重心要从惩治贪官转向预防腐败。就反腐败的整体成效而言,预防比惩治更为重要。官员财产公示是预防腐败的指标性措施,但是这项制度在中国正陷入进退两难的僵局。面对过去30年积累的腐败重负,适度宽赦是国人无奈的选择。预防为主的反腐败战略观可以为打破官员财产公示僵局提供思路,而自愿公示、抽选公示、晋级公示可以作为全面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进路。  相似文献   

7.
官员财产公开如果只有财产申报而没有审核,很难起到威慑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官员财产公开的关键环节在于审核。自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首个试行官员财产公示起,全国各地推行官员财产公示的试点已经近40个。其中,多数试点地区均把公示范围界定在新提任干部。聂辉华表示,地方进行官员财产申报公开试点是可喜的进步,但目前的试点或者规定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很多地方只有申报没有核查。另外,公示的范围有限,仅仅在内部公示,无法让群众参与监督。  相似文献   

8.
对于新提拔官员的财产公示,加了两个严格的限制“逐步”“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这可能导致官员任前财产公示的改革,对此,胆子完全可以更大一些,不能走回头路。  相似文献   

9.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2,(9):13-13
"零投诉恰恰是舆情高危预警关键词。" ——某三地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两年多以来的情况,有关部门称公示后没有接到任何一起投诉、举报或异议。有官员将财产公示零投诉解读为"效果很好",网络言论对此则一边倒地嗤之以鼻。  相似文献   

10.
黄海文 《政府法制》2012,(31):23-23
今年9月17日,笔者前往浏阳市纪委采访发现,相关官员均回避这一话题。而熟悉内幕的人士告诉笔者:“财产公示制度今年已被取消。”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法庭内外》2013,(3):42-42
近来,随着“房叔”“房妹”“表哥”事件不断曝光,有“反腐利剑”美誉的财产公示立法更是被寄予厚望。打破当前的立法僵局,从法律上确立起官员财产公示的普遍性义务,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2.
大河 《政府法制》2013,(22):26-27
2013年6月9日,端午小长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在合肥城改集团,一位办公室负责人悄悄把贴在单位电梯旁的一张纸撕下来. 这是一张房产信息的公示表,公示了城改集团六位领导的房改房、集资房和小产权房拥有情况.在单位公示了7个工作日后,这张公示表被撕下,递交给了合肥市清房办公室. 让党政干部主动在单位内公示房产信息的做法,此前在中国并不多见.在楼市飞速上涨的过去十年里,由于房地产沉淀了大宗财产,住房信息的公开相当于官员财产的半公开,因而官员的住房信息一直是高级机密.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新疆阿勒泰地区率先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把过去通行的党政官员“收入申报”扩大为“财产申报”,并承诺在阿勒泰廉政网和当地主流媒体上公示党政官员的“财产申报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发达国家,被成为"阳光法案"的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已经作为一项最基本的制度实践了很多年,并在防止腐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近年来我国应不应该实行财产公开以及怎样实施财产公示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每到两会都会有代表递交关于我国实行财产公开制度的书面建议或议案。而我国目前只是在政策方面初步确立了财产申报制度的基本框架,还没有将财产公开问题纳入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为了有效的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促进腐败问题的解决,我国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财产公开制度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推进财产公开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财产申报制度中的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财产申报制度,解决其与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问题,并非单纯以隐私权的限制为代价,对隐私权的限制亦有限度。我国的财产申报制度不能一味强调对公职人员隐私权的限制而忽视必要的保护。必须在制度上充分考虑隐私权保护的需要,对财产申报制度设定合理的界限:在申报主体范围上,应以职位与公众有密切关联的公共官员为限;在财产申报内容上,应以个人与外界公共场合发生广泛的社会领域为限;在财产申报公示上,应对财产申报资料的查阅或使用加以限制,防止财产申报资料的不当利用与传播,减轻申报人因个人财产信息被过度曝光导致的隐私忧虑。只有实现财产申报制度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才能打消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示的隐私权顾虑,让财产公示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6.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行需要配套和完善 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起源于230年前的瑞典,有"阳光法案"、"终端反腐"之称.1883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许多国家已被证实为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制度,也是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反腐手段之一."阳光法案"目前已在90多个国家实施,其最终目标是让官员不想贪、不敢贪和不能贪.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生活》2012,(20):19-20
在官员财产不公开的情况下,公众对官员廉政与否存在怀疑,官员身上任何一件物品都可能像手表那样成为一个麻烦。 名表、眼镜、腰带……一件件身价不菲的衣着饰品,让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深陷“多宝门”,被眼尖的网友顶成了新闻的“主角”。经陕西省纪委调查,杨达才因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被撤职。在官员财产公开的情况下,收入和财产可以解释所有之时,戴什么表是官员的私事,网友无须大惊小怪。在官员财产不公开的情况下,公众对官员廉政与否存在怀疑,官员身上任何一件物品都可能像手表那样成为一个麻烦。  相似文献   

18.
<长沙晚报>报道,湖南省浏阳市确定今年将建立官员申报示廉制度,在湖南省第一个打破"官员财产公示"的坚冰.领导干部的个人收入、个人财产、配偶及子女从业、就学、出国(境)、外出旅游、公车使用、入股投资、婚丧操办等,都要向当地纪委申报,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反腐败工作从侧重打击转到标本兼治、惩防并重,预防经济犯罪工作的主要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作为具有专业优势的特殊主体,司法会计应成为预防经济犯罪的重要力量。在大量经济犯罪案件中,许多犯罪分子的手段并不隐蔽和高明,有的甚至使用了极其简单的手段就轻易得手,给国家和集体财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现阶段,司法会计的主要工作是在案发后收集、固定和提取诉讼证据,实现对犯罪分子的惩治并尽量减少犯罪分子造成的损失。如何把"亡羊补牢"变为"防患于未然",对经济犯罪进行积极的预防,使试图犯罪的人无机可乘,或是加大他们的作案风险,使其放弃作案意图,是突破传统司法会计工作范畴,扩大司法会计服务职能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今年我会继续提.会把建议放在反腐的『一揽子』提议里. ——蒋洪 今年我确定不提官员财产公开方面的建议.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之难,超过当初建言时想象的十倍百倍,即便从新任官员试点做起,若能做到也是进步. ——韩德云 最早提出把官员财产申报改为财产公示制度,提的方案可能操之过急了.把条件放宽松,以减小推行的阻力. ——王全杰 十八大后掀起了反腐风暴,加大了对官员的监督力度,实行了十余年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制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中组部、中央纪委等多次强调,要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抽查核实.哪些人属于领导干部?都需要报告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