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着缅甸萨尔温江国际水能合作开发,相关的国际和国内政治行为体展开了复杂而激烈的博奔。这些政治博弈的存在,对萨尔温江的国际水能合作带来了复杂的影响。目前,缅甸国内的政治体制正在发生和正在酝酿变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缅甸的邻邦和萨尔温江国际水能合作的主要合作方,中国需要对缅甸正在和将要发生的变化有一个准确的预判,这样,我们的研究和相关政策才能具有相应的前瞻性和预防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国民主联盟已经执政。现政府的5年任期将成为缅甸政治发展的重要阶段。美国应该根据缅甸迅速出现的变化,重新调整对缅政策。一方面,首先如实地评估美国在推动缅甸民主化与经济发展中的长期利益;另一方面,评估过去25年里作为美国缅甸政策基础的制裁政策的功效下降情况。美国的决策者应当更为现实地界定对缅甸成功的预期是什么,避免设定缅甸未来5年无法实现的过高标准。  相似文献   

3.
缅甸封建社会政权与教权(上座部佛教)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缅甸是佛教国家 ,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封建社会(1044~1885年)是佛教传入缅甸 ,发展壮大并与缅甸世俗王权逐渐融合的时期。封建时代的缅甸同中世纪的西欧一样 ,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过程。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 ,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一、佛教的传入及其对缅甸政治的影响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 ,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分裂为上座(悉罗婆多)和大众(摩诃僧祗)两派。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至公元前一世纪中叶 ,又分裂为十八部派(一说二十部派)。…  相似文献   

4.
缅甸封建社会政权与教权(上座部佛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是佛教国家,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封建社会(1044~1885年)是佛教传人缅甸,发展壮大并与缅甸世俗王权逐渐融合的时期. 封建时代的缅甸同中世纪的西欧一样,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过程.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1988年以来的缅甸:发展、稳定和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8年夏秋之交缅甸发生的政治动荡 ,曾经震惊了世界。由于 196 2年起长达 2 6年的封闭 ,世人对缅甸所知甚少 ,对那场长达几个月的动荡也众说纷纭。在我看来 ,有一点是肯定的 ,那就是 1988年夏秋之交是当代缅甸发展的一个分界线 ,从此缅甸告别了“缅甸式社会主义” ,开始了新的发展 ,尽管在这一进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一、当代缅甸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什么是当代缅甸社会的主要特点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就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而言 ,缅甸还处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传统社会色彩相当浓厚的发展阶段。 1999年缅甸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  相似文献   

6.
缅甸是佛教国家,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封建社会(1044~1885年)是佛教传人缅甸,发展壮大并与缅甸世俗王权逐渐融合的时期.   封建时代的缅甸同中世纪的西欧一样,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过程.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1990,(1)
1989年的缅甸,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转变时期。20多年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一党专政已在1988年的大动荡中结束,而多党政治的帷幕要到1990年5月才拉开。在由高级军官组成的治安和建设复兴委员会的统治下,1989年的缅甸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 一、总的政治图景:比过去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缅甸政治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军方的政治选择往往是决定缅甸今后政治发展走向的关键。不理解军方在关键节点下做出政治选择的原因就无法理解缅甸政治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对缅甸独立以来七次关键节点军方政治选择的案例分析,本文认为,决定军方政治选择的关键变量是军人核心利益与文官力量。影响军方政治选择的行动逻辑有两个,首先军队要坚决维护核心利益;其次军队要考虑文官力量的强弱,文官力量影响着军方政治行为的方式与规模。即便近年来缅甸民主化进程加速,军人核心利益与文官力量的分析框架仍然适用于对缅甸军人政治行为和缅甸政治发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泰缅边境的缅甸难民问题,透过内战的表象,缅甸长期的民族政治纷争与民生凋敝才是其根源所在。大量缅甸难民长期滞留在泰国境内,对泰国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的同时,却为泰北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不菲。虽然缅甸的民主转型为缅甸的难民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但难民问题已经发展到了不再是单纯的缅甸内政问题,难民问题的影响已经扩散至周边国家和地区,难民问题的最终解决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10.
经济合作     
虽然在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方面已经发生了和日本有关的许多重大变化,但这些变化并没有动摇缅甸和日本之间的长期友谊。譬如,日本突然一百八十度地改变它的对华政策,但由于缅甸向来和中国保持真诚关系,因此在缅日之间的关系方面并不需要进行任何费事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缅甸华侨华人及其兴办的华文学校已经成为缅甸汉语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托力量。受制于复杂政治因素的制约,缅甸的汉语教育发展缓慢。本文以现有学者研究和个人在缅甸的实地调研为基础,探讨缅甸华文学校的现状及华文教学的特点,并就缅甸华文学校在缅甸汉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提出对策和思考。本文认为,缅甸华人华侨是缅甸汉语教育的重要社会基础和力量,在缅甸汉语教育未来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应加强与缅甸华侨华人的合作和交流,加强与缅甸官方和民间的交流以及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以推进缅甸汉语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燕冰 《亚非纵横》2012,(3):45-51,60,62
近年来,缅甸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措施,逐步实现政府执政和国家发展的转型。缅甸的政治改革措施前所未有,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并收到了一些积极效果。未来,缅甸的改革进程将继续推进,但面临诸多深层矛盾,这些矛盾和问题会对中缅关系造成一定影响,但中缅双方的合作主流不会改变,中缅关系发展大势向好。  相似文献   

13.
缅甸的佛教已流传一千多年的时间,在缅甸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曾被尊崇为国教。它对缅甸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缅甸曾经是世界南传上座部复兴佛教的三大主力之一。本文拟对缅甸佛教的发展和传播情况作一综述。一、蒲甘王朝以前 (公元1044年前 )的佛教佛教传入缅甸 ,是在印度阿育王时代。据《善见律毗婆沙》等经籍记载 ,公元前三世纪 ,阿育王在华氏城结集后派出使团到各地弘法。在这些弘法使团中 ,高僧苏那迦和郁陀罗二位长老被派至金地传教。缅甸和欧美一些学者根据卡里亚尼等碑文记载 ,认为金地就是缅甸南部萨尔温江…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88年9月缅甸军人接管政权,建立“国家治安建设委员会”(1997年11月15日改名为“缅甸联邦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以来,已有十年了.这十年来缅甸的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这些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大背景下,缅甸的地缘政治地位日益突出.随着缅甸民主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中缅关系的迅速发展,美国对缅甸的外交政策发生了转向,突出地表现为美国加强了对缅甸的公共外交,具体表现为:加大对缅甸公共外交的投入和预算;重视与缅甸的人文、教育交流;强调对缅甸输出美国政治价值观.美国加强对缅甸的公共外交,对中国影响较为深远,尤其体现在对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未来发展,对中国周边安全战略的实施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三个方面.对此,中国政府在对缅政策中应做到与时俱进,建立两国间的互信机制,加强对缅甸的公共外交投入,促进两国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88年以来缅甸的对外经济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对缅甸经济以及内政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政治-经济及其互动的角度分析缅甸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成效和特点以及对缅甸所具有的意义。文章认为,缅甸的对外经济关系对缅甸军政府的维系至关重要,但由于受到西方国家制裁的严重制约,对缅甸国内经济的支持有限。  相似文献   

17.
中缅关系在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短暂破裂后,虽然在双方努力下不久就实现了正常化,但双边关系一直没有恢复到1967年之前的水平。20世纪70、80年代,双边关系的修复、发展过程,也正是中国内政外交和国际形势均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国际环境的变化、地缘政治的发展、中国内政外交中心的转变,使缅甸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下降。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年底,缅甸克钦、果敢等地冲突再起,也使缅北地区引来众多关注。缅北持续不断的冲突与乱局由来已久,在国际地缘政治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民族矛盾、政治局势、变革进程以及外部势力的介入等都使缅北局势日益复杂,并对中国国家利益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以全局视野、主动态势协调处理好缅北问题,对中国与缅甸关系的发展和中国边境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在缅甸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军人专政宣告结束,国家政治转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多党制和普选制的规则得以确立并逐步完善,民主政治的框架初见雏形。国家政治转型为缅甸乡村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变化的领域囊括了乡村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缅甸乡村社会在政治转型中呈现出新的面貌,但这一重要的课题在学界还未得到应有的关注。通过在缅甸乡村社会中长期的田野调查,本文发现军政府时代之后的缅甸乡村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具体的变化主要包括村落共同体的裂变、乡村权力结构的转型、村民与国家关系的变迁,等等。概而言之,在过去的10年,缅甸乡村政治生活的主旋律逐渐从"抗争政治"向"派别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20.
2015年11月8日,缅甸举行了5年一次的全国大选。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压倒性胜利,军方支持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败选,民盟将凭借议席优势而主导联邦议会两院议长和总统人选。军方承认大选结果,愿与新政府合作。如果权力过渡期不出极端意外,民盟组建新政府顺利,其领导的政府将从2016年3月起执政5年,缅甸政治迎来大变局。但由于缅甸政治生态复杂,并面临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民盟执政未必一帆风顺。中缅友好关系总体将向前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隐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