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春明 《政策》2011,(12):4-16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强调:要全力以赴,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真正使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今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再次提出:希望湖北的同志牢牢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振奋精神、凝聚力量,锐意进取、扎实奋斗,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把湖北打造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是党中央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湖北发展的科  相似文献   

2.
通过支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没有支点的辐射和带动,经济区域就无法形成,难以实现整合、互动和协调发展。中部需要战略支点,是由于中部崛起特殊政策背景、湖北地理位置和中部地区发展环境所决定的。中央将湖北确定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第一次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层面上充分肯定了湖北的战略地位,给湖北带来了新的优势,即定位优势,但湖北的历史经验表明,如果没有相应的宏观条件改变和恰当的自身努力,新的定位优势可能转化为新的优势陷阱,即"支点陷阱"。当前,对于湖北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在做好支点文章的同时避免"支点陷阱"。  相似文献   

3.
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把跨越式发展写在湖北发展的旗帜上。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  相似文献   

4.
正中  文金  新风  允桐 《楚天主人》2012,(11):4-6
2012年9月29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湖北省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条例》,该条例自12月1日起施行。构建支点需要法制保障湖北地处中部地区,或者说是中部的中部,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交通区位得天独厚,工业基础雄厚,是国家实施工业化战略的重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武汉市在全国较早开始了发展战略研究。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武汉市的发展战略和武汉市的战略定位几经变迁,在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后才被中央定格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战略支点”。笔者以为武汉市必须以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理论为指导,密切与武汉城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分工协作联系,创新发展战略,主动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会中心城市联系沟通,建立协调发展机制,承担起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构建重要战略支点是党中央对湖北的科学定位,是新时期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人大立法,应为支点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9月25日至29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湖北省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条例》。  相似文献   

7.
赵凌云 《政策》2012,(8):12-23
省第十次党代会,是在全省上下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李鸿忠书记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未来五到十年湖北面临的机遇、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肩负的时代使命,系统描绘了今后五年的宏伟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8.
李鸿忠 《政策》2011,(8):4-13
同志们:省委九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湖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工作,表彰三万活动先进工作组和先进县(市、区),审议通过《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决定》,会议的议题重要、内容丰富,开得很紧凑、很成功。下面,我代表省委常委会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政策》2007,(8):11-13
2005年8月,胡锦涛同志在视察湖北时指出,要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湖北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为湖北今后的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政策》2011,(8):48-52
6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对我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考察调研,在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湖北近年来各项事业取得的成绩,并就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推动经济平稳较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条例》,共分总则、一元多层次战略、富民强省、两型社会建设、改革创新、保障措施、考核监督、附则等8章61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规定。支点建设定位支点建设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方面面,如何构建?常委会会议审议和基层调研时,大家  相似文献   

12.
李鸿忠 《政策》2011,(7):4-11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史,缅怀党的丰功伟绩,展望党的美好未来。在这庄严的时刻,我们深切缅怀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为党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立下丰功伟绩的已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切怀念为创立、捍卫、建设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的光辉业绩将彪炳史册,他们的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在这庄严的时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德保县委、政府认真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调查德保的县情,2006年提出了全县要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联动,服务好国家重大项目,推进德保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路。一、抢抓发展机遇,突出工业强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德保县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全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切实增强加快发展、争先意识,发挥…  相似文献   

14.
湖北成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总体要求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定位为“三基地一枢纽”,即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任何经济区域的整体发展都需要三大要素:经济支点、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其中经济支点是核心要素。促进中部崛起,需要战略支点。湖北地处中国中部腹心地带,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一定要抓住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真正使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5.
吕东升 《政策》2012,(7):47-58
正省第十次党代会是在我省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代表九届省委所作的《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而奋斗》的报告,全面系统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湖北、怎样建设湖北的重大问题,是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行动纲领。报告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被与会代表20多次热烈的掌声所打断。我先后担任七、八、九、十共四次省党代会代表,先后担任省九次党代会和本次党代会报告起草小组  相似文献   

16.
王亚平 《政策》2013,(4):35-37
<正>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宏伟目标,是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省人民的共同心愿。《湖北省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发挥领航护航的作用,为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制保障。一、《条例》的制定过程2011年7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同志在省  相似文献   

17.
王宇华 《理论月刊》2006,(10):76-79
本文分析了把湖北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意义,湖北具有的综合优势、特殊而重要的战略地位,提出把湖北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应建设好城市、产业和基础设施三大支撑点,抓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赵凌云 《政策》2012,(1):37-40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对湖北提出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要求;2011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时进一步要求,要努力把湖北打造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相比而言,努力打造支点比成为支点语气更重,内容更丰富,要求更高。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湖北改革发展寄予的殷切期望和历史重任,是...  相似文献   

19.
《政策》2006,(5):1-1
最近,中央正式下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总体要求、原则、方针、政策和措施。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文件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是我省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中央的战略决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20.
跨越式发展是湖北"十二五"发展的一面旗帜,跨越式发展首先要解决发展不够的问题,实现经济总量由万亿级向3万亿级的跨越,但湖北的跨越式发展不是单纯的"赶超"和"单项突进"的跨越模式,它应是包括工业化过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水平、科技、环境保护、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全面、全局的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