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治安行政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原则,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和拥护。然而,近年来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在现实治安行政执法中遭遇尴尬,原则的理论阐释存在误区和现有法律制度存在缺陷是问题产生的两个重要原因。系统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十分必要,以和谐法治理念完善法律制度、构建科学理论、指导管理实践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治安管理处罚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整个过程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体现了治安管理处罚的目的和要求。查处治安案件,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无疑应遵循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准则,如“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等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及相关法律所体现的立法精神,查处治安案件,实施治安管理处罚还应当遵循以下特有的基本原则:一、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4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这一…  相似文献   

3.
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行政机关执法行为得到了有效的规范。但笔者发现,一些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的思想认识上存在三个误区。误区之一:重处罚等于“法制宣传抓得实”。行政处罚法第5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可是在行政执法的实际工作中,一些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认为,搞法制宣传教育时间长、难度大,过多地进行法制教育会让老百姓感到行政执法机关手段不硬,显不出行政执法机关的权威,不如通过严厉处罚的办法,发现违法行为就重罚,迫使行政相对人学法、知法、守法,达到…  相似文献   

4.
"城市病"是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要根治其中的无证无照经营问题,不能实行"一刀切",应当坚持查处与引导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作出合理区分,实行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治安调解是我国调解制度中行政调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缓解民间矛盾,减少违法犯罪和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它体现了我国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以教育为主的治安管理处罚原则。公安机关应当本着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依法尽量予以调解处理。调解也是一种处理治安案件的结案方式,所以,基层公安派出所应重视做好治安调解工作。  相似文献   

6.
行政执法问题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执法问题以行政执法的可界定为基础 ,是行政执法机关或其代表在执行或者实施行政法律规范对特定的私人权利、利益施加影响的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 ,是行政执法相关环节产生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权力滥用、超越职权、侵犯权利、执法不公和程序失当 ,其原因在于战争立法和执法制度设计和运作不够科学 ,而行政程序可诉性的排除及执法公开的有限性成为行政执法问题的基础原因  相似文献   

7.
刑讯逼供是错案发生原因之一。刑讯逼供屡禁不止有多方面原因,思想原因有受有罪推定思想的影响,较之查出案件真相而言刑讯逼供无足轻重;制度原因主要有我国未在事实上确立无罪推定原则,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不完善,侦押分立制度的缺失等;实践方面原因有司法投入不足,侦查技术水平低下,对刑讯逼供处罚不力等。我们要消除刑讯逼供产生的思想根源,确立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刑事诉讼价值观,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以遏制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违法的责任认定及其处罚是道路交通管理的难点。违反交通安全法律的责任也是一种法律责任,一般都要根据不同情节进行追究,并给予相应的处罚。公安交通行政处罚必须公正、公开,遵循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保障公民、法人及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治安案件调解是公安机关贯彻治安管理处罚法确立的“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对于缩小治安管理处罚的处罚面,以平和的方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避免矛盾激化,促成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本文从剖析当前治安调解的困境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对治安调解的策略与艺术进行深入探讨,对于公安机关更为有效地开展治安调解,缓解纠纷,消除矛盾,促进警民关系,维护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违法的责任认定及其处罚是道路交通管理的难点。违反交通安全法律的责任也是一种法律责任,一般都要根据不同情节进行追究,并给予相应的处罚。公安交通行政处罚必须公正、公开,遵循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保障公民、法人及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正没有变通,没有个别化、人性化的处理,很可能导致行政处罚相对人不堪承受,最终走向极端。"优惠券"体现了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执法理念,可有效消减重处罚轻教育的现象。在新形势下,交通行政执法不是简单的执法检查、一罚了之的工作,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优惠券"就是以执法的适度宽容,换取更好的公共安全秩序,同时也照顾了民众的习惯。实际上这个做法主要的目的并不在于违法处罚"打折",而在其有趣的宣传形式与引导人们学习和知晓  相似文献   

12.
治安调解是公安机关依法对某些特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非处罚性处理方法,是指在公安机关的主持下,在构成某些特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均有协商之意时,经过双方协商一致,解决争端的处理方法。它是贯彻治安管理处罚“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鲜明特色,对于缩小处罚面,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治安调解的规定过于笼统,一方面,公安机关具体适…  相似文献   

13.
<正>苏水规〔2023〕2号各设区市水利(务)局,厅属各水利工程管理处:《江苏省水事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适用规则(试行)》已于2023年6月29日,经厅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3年7月4日江苏省水事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适用规则(试行)第一条为了贯彻行政处罚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规范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推进包容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14.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乃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由该原则衍生出的教育优先、寓教于罚、以教代罚等子原则构成了行政处罚制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行政处罚措施而言,行政教育措施具有程序上的前置性、优位性、过程性和功能上的目的性、人文性、替代性。基于此,“不教而罚”有违程序正当,“罚而不教”有违目的正当,“不罚不教”有违履职正当。为规范行政教育措施,充分发挥其本体性、程序性、目的性价值,有必要在行政处罚制度中进一步明确其理论定位和制度定位,完善其规范建构。  相似文献   

15.
行政处罚基本原则是贯穿于行政处罚的整个过程,是正确适用行政处罚的保证。行政处罚基本原则有依法原则,公正、公开原则,以事实为依据、罚责相当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保障当事人在行政处罚中依法享有的权利的原则,违法行为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的原则和一事不再罚原则。  相似文献   

16.
古代中国没有独立的治安管理处罚制度。近代中国独立的违警处罚法律制度是随着近代中国法律制度的创立而建立、发展的。新中国治安管理处罚制度深受战前大陆法系国家以及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行政处罚制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可能进一步在治安管理处罚的基本原则、理念,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和适用,治安管理处罚程序,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治安管理处罚的执法监督,治安调解等方面继续改革发展,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安管理处罚制度。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我国治安拘留所的性质、工作任务及工作原则。治安拘留所是国家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执行行政处罚的机关,在性质上与看守所、拘役所有着严格的区别。必须遵循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依法管理、文明管理的原则,做好治安拘留所的管理和对被拘留人员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理,应当遵循合法、及时、公正、公开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应当给予处罚的,依据违法行为的事实和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处罚决定。为了规范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公安部发布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相似文献   

19.
诉前证据保全制度是证据保全制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建立我国诉前证据保全制度 ,有利于维护正常的诉讼程序 ,同时 ,从非诉案件的角度来看 ,它还有利于行政执法 ,仲裁裁决 ,非诉案件的审查、处罚等等。  相似文献   

20.
治安管理处罚是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法律、法规对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所实施的行政处罚。其属于国家行政处罚的范畴。《行政处罚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公安机关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主体、处罚的种类、处罚的程序、处罚的权限和执行等问题都作了明确而具体的法律规定。但是,在公安实践中仍有部分民警行政执法素质不高,影响治安管理处罚的效果,导致违法处罚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水平。目前,公安机关在治安管理处罚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超越权限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在治安管理处罚过程中,有的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