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1940年6月14日,萧军第二次来到延安,担任“文艺月会”干事、《文艺月报》编辑、“鲁迅研究会”主任干事及《鲁迅研究丛刊》主编,还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理事。党和同志们的信任,使萧军满怀激情,愉快地投入到延安的革命文艺工作中去。 时间仅仅过了一年,1941年7月间,萧军产生了离开延安到重庆的念头。为此,他特意到毛泽东那儿辞行。如何向毛主席开口呢?一路上,萧军心情极为矛盾,在延安与毛泽东初次相会的情景像电影一样清晰地展现在脑海中。 抗日战争爆发后,萧军从大上海一路辗转,于1938年2月间流亡到了山西临汾。在  相似文献   

2.
周居霞 《实践》2009,(Z1):53-53
初见岳志东,让人感到他是一个慈祥温厚的学者型长者。认识岳志东,首先从他的书法作品开始。偶然从朋友那里看到岳教授的一本书法作品集,就被其中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所吸引,或清丽、或俊朗、或刚健、或圆润,每一幅都堪称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3.
王伟 《党史博采》2005,(11):36-38
潘汉年(1906—1977),江苏宜兴人。他是我党历史上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和在秘密战线上功勋卓著的不屈战士。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忠实执行并多次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特别是在开展对敌隐蔽斗争方面,曾经作出了重要贡献。1931年4月,中央特科的主要负责人顾顺章突然叛变,把潘汉年推到了党的隐蔽战线上。从此,他为我党的情报工作呕心沥血,并建立了丰功伟绩。一、临危受命顾顺章原名顾凤鸣,宝山县白杨人。他早年在上海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当钳工,后为小工头。此人自幼习武,喜欢耍枪弄棒,还能变得一手好魔术。由于在“五卅”运动中表现积极,调…  相似文献   

4.
2006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缅怀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张爱萍上将逝世三年的日子里,江苏省海安县退伍军人赵保群心情沉重地翻阅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书法作品,他触景生情,止不住泪水涟涟.近日,他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5.
乐陵市环卫处主任吴福增,是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人大代表。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待人,身先足以率人。”或许,在某些人看来,这是一种附庸风雅的摆设,可了解他的人知道,这是他人生品格的真实写照。这种品格,可以从人们对他的几个“别称”中清亮亮地看出来。  相似文献   

6.
人生的画幅     
正我去访问一位画家,他一向以"难产"著名,要很长时间才作出一幅画。他非常郑重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画家,他们作画好像游戏一样,一天画好几张,我的态度是很严肃的,因为我觉得我诞生在这个世界是有使命的,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我去访问另一位画家,他一向以"快手"著称,有时一天作好几幅画,他非常轻松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  相似文献   

7.
<正>春节期间,偶尔和朋友闲聊中听到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小故事。在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中,一架敌机正飞速向我方阵地俯冲下来,班长正要卧倒时,突然发现离他几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在那儿直愣愣地站着。班长顾不上多想,一下子扑了过去,将小战士  相似文献   

8.
沙平 《党史文苑》2000,(6):16-18
1937年 10月,艾思奇与周扬等一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从上海来到延安。第一次来延安的艾思奇看见延安土墙上贴着一幅幅欢迎的标语,其中有一幅这样写道:欢迎青年哲学家艾思奇到延安来 !这使他感到一股巨大的暖流在心底奔涌。在交际处刚吃完饭,工作人员就进窑洞通报:毛主席要来看望大家了 !艾思奇和大家一样,都为党的领袖能礼贤下士而激动万分……   当毛泽东满脸笑容神采奕奕地出现在窑洞中时,窑洞里立即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毛泽东轻轻鼓掌还礼,然后伸出双臂招呼大家坐下。等大家坐好后,他亲自给每个人斟茶、…  相似文献   

9.
郭虎 《红岩春秋》2011,(1):74-76
云影天光,毫无阻挡地破窗而入。窗外,是繁华的市景,窗内,是杜之祥幽静的书房。每天上午,杜之祥总会坐在明亮的窗前,心无旁骛地伏案写作。当年川东游击纵队波澜壮阔的战斗征程,川东地下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就像一幅幅壮丽而生动的画面,在他的脑海里时时闪现,在他的眼前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0.
1937年10月,艾思奇、周扬等一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从上海来到延安,延安土墙上贴着一幅幅欢迎的标语,其中有这样一幅:欢迎青年哲学家艾思奇到延安来。这使他顿时感到一股巨大的暖流在心底奔涌。在交际处刚吃完饭,工作人员又进窑洞来通报:毛主席来看望大家了。艾思奇和大家一样,都为党的领袖能礼贤下士而激动万分……当毛主席神采奕奕满脸笑容地出现在窑洞时,立即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毛主席轻轻鼓掌还礼,然后伸出两臂招呼大家坐下。等大家坐好后,他就亲自给每个人斟茶、递烟,还给抽烟的同志划火柴点火。…  相似文献   

11.
正我正在写长篇小说《芝镇说》,小说中有一个主人公叫陈珂,原型是陈克烈士。上初中时,我就知道陈克。干了记者后,一直想写他。几年前,我到莱芜采访,在莱城工业区(口镇)党群教育基地展厅,从上往下,再从下往上,看一幅幅图片,睹一件件文物,耳畔恍惚有炮声隆隆。在最下层,被一个名字"砰"地击中,那名字瞬间照亮了我:陈克!  相似文献   

12.
著名作家萧军到革命圣地延安后,与毛泽东一见如故,有过一段十分密切的交往。毛泽东经常邀请萧军“惠临一叙”,称赞萧军说:“你是极坦白豪爽的人,我觉得我同你谈得来。”在延安,毛泽东三留萧军,令这位非常重义气讲感情的东北汉子,终生十分感念。1抗日战争爆发后,萧军从大上海一路辗转,于1938年2月间流亡到了山西临汾。在这里,他决定弃文从武,重操旧业,参加抗日游击队,直接投身前线的战斗。为此他独自一人,风餐露宿,徒步跋涉20余天,于3月18日抵达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招待所安顿下来。毛泽东听说萧军到了延安,就派秘书前往邀…  相似文献   

13.
正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变"脏乱差"为"洁美富",描绘出一幅又一幅新农村画卷。在他的字典里,"百姓"永远是他最关注的字眼。在美丽的沈阳市康平县郝官屯镇刘屯村,只要提起他的名字,村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说他是工作上的"拼命三郎"、贴心为民的"实干家"、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他就是村党支部书记董俊,一心所想的是——走进康平县郝官屯镇刘屯村,一派喜人的景象映入眼帘: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各家各户的门前,村道两侧树荫下、文化广场上、农家书屋里,到处洋溢着生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8,(1):118-119
2007年9月13日凌晨4时,61岁的原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宋德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噩耗传来,网上一片哀悼之声。人们在哀悼他英年早逝的同时,更为他清白正直的人品所感动,从几件日常小事上,即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正"读毛主席的书,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在雷锋所留下的珍贵的照片里,有两幅经典照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一幅是雷锋在汽车驾驶室中学习《毛泽东选集》的照片,另一幅是雷锋与战友乔安山一起学习《毛泽东选集》的照片。雷锋牺牲后,他生前读过的那套《毛泽东选集》引起了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一张令人激动,催人泪下的照片(见后页)。照片上周恩来停立在雨中,没有打伞,他置雨水而不顾,深情脉脉地望着为欢送蓬皮杜(法国总统)和他而站立在雨中的群众……这又是一张令人难忘的照片,照相机的镜头摄下的是周恩来最后一次亲临上海,同上海人民相见的最后一幅画面,睹物思人,我们不由地从心中升起对他的怀念之情。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一九七三年九月,当时的周思来总理为国为民日夜操劳,已积劳成疾,重病缠身了。但他不顾自己年迈而虚弱的身体.又一次陪同外宾──法国总统蓬皮杜从北京来到了上海,在虹桥…  相似文献   

17.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没有画圆,留下了一个缺口。他向台下反问:"你们看,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  相似文献   

18.
<正>在渤海革命老区惠民县淄角镇的革命烈士陵园中,长眠着一位远近闻名的抗日英雄,他率领部队开辟的游击区曾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墓碑上镌刻着"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他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我省境内牺牲的我党我军的高级干部杨忠。转战鲁北杨忠,原名欧阳吉善,1909年  相似文献   

19.
冯玉祥有一首咏李冰父子建都江堰的诗:“李冰不过一太守,治水跟着大禹走。不做大官做大事,芳名千古永不朽。”作为赫赫有名的将军,能从李冰父子治水的业绩中悟出“不做大官做大事,芳名千古永不朽”的道理,他的这种“做大事,留芳名”的悟性值得今人学习。  相似文献   

20.
大同县县长马斌同志 ,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 ,7年来坚持救助5个苦难孩子的故事在百姓中间广为传颂。一个农民的女儿因交不起学杂费就要辍学了 ,马斌来到了她的家里 ,从衣兜里掏出200元钱 ,替孩子交上了学杂费 ;一个贫困无助的儿童的哭诉 ,让马斌了解了一个职工家庭的困顿 ,不久 ,他亲自出面为这家人找到了生活出路 ;三个失去父母的孤儿的一封来信 ,使马斌当上了一位“编外父亲”,他为孩子们交学费 ,做衣服 ,检查身体……群众说 :“像马县长这样的干部多点就好了。”你用你宽厚的大手送上的不仅仅是数百元的学费你用父亲般的关怀温暖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