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周伟 《理论与改革》2014,(3):147-152
不受歧视权源于平等权基本权利,20世纪70年代发展为独立的法律权利,目的是保护自然人不因其某些固有的、社会的特征受到不合理的区别对待。我国不受歧视权的立法体现在宪法、行政、民事、刑事法律,以及行政法规、部委规章、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禁止歧视规定。其范围涉及就业、教育、公共服务、经济贸易等。禁止歧视立法无具体的法律标准、歧视种类、法律制裁等法律实施支持体系,不受歧视权的实施长期无法可依。促进不受歧视权的实施,要制定反歧视法,明确歧视的定义、法律构成、歧视种类、法律责任等;建立专门执法监督负责法律实施监督;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反歧视倡导的活力;完善人民法院裁判歧视诉讼案件的司法标准等。  相似文献   

2.
林海权 《团结》2006,(6):36-39
当前我国的就业歧视现象严重,就业歧视的种类繁多,不仅包括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地域歧视、年龄歧视、相貌歧视、身高歧视、血型歧视等基于先天因素的歧视,也包括学历歧视、履历歧视、婚姻歧视等基于后天因素的歧视。就业歧视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就业平等权,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应完善反就业歧视立法,实现公平就业。一、就业歧视的概念和类型就业歧视是指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的各2006年第6期·个环节所遭受的歧视,包括求职阶段的劳动者所遭受的歧视,如某劳动者在应聘过程中因没有城市户口或因是女性而被拒绝雇佣等;也包括已经与用人…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变革过程中,政府的管理容易与社会生活脱节,不恰当的行政活动容易形成行政歧视。本文就行政歧视的概念,产生行政歧视的社会、政治、文化根源以及在当代中国行政歧视深受关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所有制歧视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影响着企业融资.但是,这一制度安排在何种程度上约束了企业融资行为并给双方的总收益带来多大的变化,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做进一步的研究.为此,试图从制度安排的视角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分析,认为所有制歧视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也是融资制度变迁乏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对我国工作歧视现象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我国工作歧视的形式,分析了工作歧视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对策。本文认为,国家的作用在我国反工作歧视中至关重要,国家不仅要完善立法和执法,还要规范自身的用工行为,清理和及时废止与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相悖的法律法规,承担生育成本,培育劳动者自身组织的力量等等。  相似文献   

6.
霍妍曲 《学理论》2013,(21):257-260
义务教育是国家的义务,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教育歧视事件时有发生,严重侵害了学生的教育平等权。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关于教育平等权的立法规范缺乏可操作性,行政执法不严,司法救济渠道不畅通,以及教师队伍管理体制不完善。为了保护学生的教育平等权不受侵害,应完善教育平等的立法,加强教育法律的执行,为教育平等权提供相应的司法救济渠道,并借鉴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建立符合我国教育体制的教师流动制度。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象屡见不鲜,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就业歧视不仅严重影响大学生个人的发展,也是对国家人才培养的浪费,更影响了社会的均衡发展,因此杜绝大学生就业歧视已迫在眉睫。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进行剖析,并从法律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如下:建立反歧视机构;建立仲裁司法救济委员会;建立相应的法律援助机构。  相似文献   

8.
潘新光 《学理论》2013,(9):95-97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歧视现象,这是社会必须关注的问题,采用法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通常决定了其招聘的取舍。人的有限理性和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某些用人单位简单的选择方式。基于外在制度的优势,应进行适量的立法来解决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年金歧视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和社会总福利的损失,形成了臆形成本,加剧了贫富差距。由于企业年金往往是以税收优惠或政府减少收入的形式举办的,政府有责任采取反歧视措施,加强监管,规范和完善企业年金制度。  相似文献   

10.
和美  林新奇 《民主》2015,(3):59-60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上普遍存在着歧视性的用人观念和现状,如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残疾歧视甚至是身高、相貌歧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就业质量提高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中共十八大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因此,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就业公平,  相似文献   

11.
论就业的歧视与反歧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代社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国际劳工组织倡导的社会目标,无论什么样的人能够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都是其过上独立生活的先决条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影响人们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何为就业中的歧视呢?它是一个复杂的、难以准确定义的概念,甚至不是中国的话语。但我们又清楚地知道歧视有很多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的生活有巨大影响,它直接影响个人在社会生活的经济状态和政治状态。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 歧视是“基于种族、肤色、性别、  相似文献   

12.
对农民工的行政歧视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其种种表现进行分析,以发现限制歧视为何陷入困境,从而寻找走出困境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制度性歧视不仅造就制度性弱者,而且对自然性、生理性弱者的形成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制度性歧视的表面合法性、隐蔽性、长期性和广泛性、顽固性的特点更使其成为弱者权利保护的重要障碍之一。消除制度性歧视总体上要依赖于社会整体的发展,但弱者自身话语力量的增强与保障、正式制度创设者和实施者的主动作为,以及制度本身的自我纠错发展机制的建立,对于消除制度性歧视、实现弱者权利发展具有更为现实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金鹏  李伟 《学理论》2013,(17):99-100
三级价格歧视是文化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定价策略,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带给文化企业丰厚的利润回报。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价格歧视有时并不能给文化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女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和就业双向选择体制的实行,特别是扩招后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究其原因,它涉及经济、法律、社会制度以及文化、历史等因素.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平等就业机制等途径,使女大学生就业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就业中的民族歧视问题伤害了少数民族感情,阻碍了少数民族寻求发展的道路,同时也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就业中的民族歧视问题已经到了必须正视的地步。本文就从笔者的亲身经历浅谈就业中民族歧视的成因、危害以及避免歧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梅月  王永萍 《学理论》2011,(11):73-75
经济学认为,企业主体追求和维护自身经济利益是就业歧视的物质基础;社会学着眼于利益追求的制度化过程以及生产、再生产就业歧视现象的群体和群际动因;心理学则把无形、内在的精神利益纳入主体追求范畴,揭示了就业歧视的心理源流。以利益最大化为基础假设,可以将就业歧视的不同理论整合为一个模型。  相似文献   

18.
张玮 《民主》2004,(9):15-17
这两年“就业歧视”是一个一再被提及的概念。就业歧视现象之普遍,歧视种类之多样,只怕是每个求职者都深有体会。在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对此必须再一次地保持足够的警醒和重视。  相似文献   

19.
康慧敏 《学理论》2014,(3):93-94
在我国的许多中小学校都存在着校园歧视现象,这种现象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校园歧视侵犯了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中小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充分认识它的危害性,要积极地采取措施,消除和减少校园歧视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2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各方重视,同时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也不容忽视。大学生就业歧视不仅导致人才的浪费,更出现许多的"啃老族",成为社会的负担。高等院校在缓解就业歧视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改变高校育人模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