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核战略思想是其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是中国在面对美、苏的核讹诈、核威胁时,伴随着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形成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原子弹既是纸老虎.又是真老虎”、“要有核武器,以打破核垄断、反对核讹诈”、“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平利用.致力于核裁军”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试验时机,两手准备 早在1962年11月,为了加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领导,经毛泽东批准成立了中共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简称中央专委),由周恩来任主任委员.周恩来遵照毛泽东批示“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的精神,从两个方面推进原子能事业的工作:一是抓紧核燃料建设生产和核武器研制;二是抓紧核试验基地建设和核武器试验准备. 1964年4月11日,周恩来主持中央专委第八次会议,根据原子弹研制的进展情况,要求二机部和国防科委在当年9月10日以前做好首次核试验的一切准备工作.会议还决定在核试验基地成立核试验总指挥部,由张爱萍担任总指挥,刘西尧担任副总指挥.  相似文献   

3.
朱光亚,我国核武器研制和国防科技工作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从1955年我国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起,一直在核技术领域担任领导工作,先后参与领导了我国原子弹、氢弹、中子弹以及同近程、中程、远程、洲际导弹相配套的几乎所有核弹头的研制工作,为铸造我国强大的核反击力量,为国防尖端科技事业的创立和发展,建树了不朽的功勋。朱光亚曾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协主席等职务。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与核物理结下不解之缘朱光亚祖籍武汉,1924年12月25日出生于湖北宜昌。他在上中学的…  相似文献   

4.
他是我国核武器研制和国防科技工作的主要组组者之一,从1955年我国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起,40多年来一直在核技术领域担任领导工作,先后参与领导了我国原子弹、氢弹、中子弹以及同近程、中程、远程、洲际导弹相配套的几乎所有核弹头的研制工作,为铸造我国强大的核反击力量,为国防尖端科技事业的创立和发展,建树了不朽的功勋。他敏锐跟踪国际核武器发展前沿,先后组织、领导了原子弹小型化、武器化和氢弹的研制工作,并成功组织了核试验从地上到地下的转变,为打破核大国的垄断和禁试阴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1945年出国考察原子弹算起,他已与原子弹打了半个多世纪的交道,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如今,他仍清醒地认为,在新形势下核力量的战略地位没有改变,战略核武器仍是大国实力与地位的象征,和平不是乞求得来的,而是在力量的抗衡中取得的。为此,年近八旬的他仍继续在国防高科技战线上辛勘地耕耘着……  相似文献   

5.
60年代初,国际形势异常尖锐复杂。帝国主义国家依仗手里掌握的核武器,推行核讹诈政策,动辄便以原子弹作威胁。人类和平时刻处在核战争的威胁中。 面对霸权主义的核讹诈和核威胁,早在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持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彭德怀、彭真、邓小平、李富春、薄一波等参加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了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 周恩来对发展中国的原子能事业一向十分重视。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派代表团出国参加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时,周恩来曾支持著名科学家钱三强的建议,批准拨出一笔外汇从国外定购研究原子核科学所需要的器材。1950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组建  相似文献   

6.
赖晨 《党史文汇》2013,(5):39-41
钱三强(1913--1992)是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赴法国留学,从事核物理学的研究工作,1940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48年回国,在清华大学任教,从1955年起担任我国原子能研究所的领导工作,对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建设、计划和学术领导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享有“中国原子能之父”的美誉。  相似文献   

7.
薛琳 《党课》2011,(11):86-89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是一个由世界各国政府在原子能领域进行科学技术合作的机构,也是当今世界唯一的一个防止核武器扩散、保障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多边监督机构,多年来为推动核能技术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胡新民 《党史博采》2023,(1):19-24+65
<正>作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核心决策者,毛泽东对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创建和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自1955年1月15日作出研制核武器的重大战略决策到1974年,毛泽东在与外宾交谈时,曾数十次提到了核武器问题。今日重温,将有益于更加深刻地理解毛泽东为我们确立的、至今仍在奉行的基本核政策、核战略,更清醒地面对世界新一轮核军备竞赛的严峻复杂形势。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抽调干部和工人参加原子能建设工作的通知(节录)(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三日)一、最近十多年来,世界各国对于原子能的研究和利用,正在一日千里地发展着。在军事方面,先后出现了原子弹、氢弹,以原子能为动力的潜水艇等;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原子能发电...  相似文献   

10.
邓稼先:为中国"两弹"大漠埋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稼先是新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可谓“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元勋”,但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死后才名扬天下。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新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为了这项伟大的事业,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11.
许进 《世纪风采》2008,(1):9-11
姑爹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主要技术领导者之一,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1953年,邓稼先和我姑姑许鹿希结为百年之好。从我记事时起,祖父就命我按照家乡江西的习惯称呼邓稼先为“姑爹”。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历程,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薛本澄走过了奋斗的40年。他把自己一生交给了党的事业,在长城脚下、戈壁大漠、深山峡谷艰苦卓绝的秘密历程中,默默耕耘,忘我奉献,从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成长为中物院总工程师,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平凡务实,执著科技,是中物院科技工作者的一位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13.
中央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九六一年七月十六日)各中央局,军委,中央组织部,计委、经委、科委、国防工委、国防科委党组,有关部党组,全国总工会党组:为了自力更生,突破原子能技术,加速我国原子能工业的建设,中央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缩短战线,集...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0,(12):107-107
1967年6月17日,我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论反对官僚主义宋慧反对官僚主义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党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创建、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决策杨明伟当新中国在隆隆的炮声中诞生的时候,世界已进入一个以核能的广泛开发利用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时代─-原子能时代。在这个时代来临之际,除少数科学家以外,一般中国人基本上对原子能无所知,只是对原子弹的威力有所耳闻;而对...  相似文献   

17.
1986年6月24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同时刊登了大字标题《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文章,文中盛赞他“名字鲜为人知,功绩举世瞩目”。可是,这位我国核武器理论的奠基者、开拓者,我国研制核武器技术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的邓稼先,已经为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35天后,这位杰出的核科学家不幸与世长辞。时任国防部长、国务委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的张爱萍将军  相似文献   

18.
王建柱 《党课》2014,(5):121-121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程开甲知之甚少。1960年夏,经钱三强点将,南京大学教授程开甲走进了核武器研制的队伍,从此他在科学界销声匿迹几十年。在我国原子弹研制初期,程开甲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1962年上半年,我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露出希望的曙光。为加快进程,钱三强等领导决定,进行核试验准备和技术攻关。1962年夏,程开甲成为我国核试验技术总负责人。此后,  相似文献   

19.
叶介甫 《世纪风采》2009,(12):40-42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了弹试验地爆成功,震惊了全世界。不过,这次试验是采用“地爆”方式进行的。为了增加试验手段,提高试验水平,确保试验安全,使用飞机投掷核武器,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12):31-31
目前,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题为《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我国在促进与保障公民各项基本人权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