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根生 《前沿》2014,(3):204-205
维特根斯坦的“含义”“用法”“语言游戏”诸概念,是理解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重要钥匙。本文着力澄清以上三个概念的具体含义,并揭示其内在的区别与联系,从而为读者进一步阅读、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开启一扇有益的窗口。  相似文献   

2.
黄根生 《前沿》2014,(5):72-73
本文主讨论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法”概念。后期维特根斯坦是日常语言哲学的奠基人,他在《哲学研究》等后期著作中重点阐述了日常语言中的“语法”概念,即从日常语言的各种各样复杂使用角度出发分析语法概念,从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以哲学语法研究为中心的语言逻辑思想。该思想是后期维特根斯坦日常语言哲学的重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看见"几乎成了柴静的LOGO,曾有记者发问:"怎样才能像你那样发现新闻?"她说:"站在最近的地方,你就能‘看见’新闻。"柴静说,"一个人由无数他人构成"。不错,她自己便是一个多人合成的"作品"。在崔永元、白岩松、罗永浩、张立宪等一干"老男人"的"劲炒"下,柴静新书《看见》成为2013年开年第一畅销书,已破100万册大关。亚马逊、当当、京东等各大图书销售网站上,《看见》均占据热卖榜首。在最近的地方,"看见"新闻站在教室走道里,8岁的柴静捂着左  相似文献   

4.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接近现实生活,关注实践目的,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维特根斯坦反对学院哲学,倡导实践哲学,不愿做专职哲学家。其实践哲学的前提是无物隐藏;其方法是语言分析;其手段是改变生活形式;其任务是治疗哲学病;其目的是消除问题,重返日常生活;其性质是行动的哲学。维特根斯坦的实践哲学在20世纪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了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5.
范忠信教授在厦门大学所作的<中国司法传统与当代中国司法潜规则>的讲演,考察了中国司法传统的七大面相,并系统、全面、深刻、大胆地反思中国古代司法传统与当代中国司法现状之间的内在关系.这种分析向我们呈现出中国司法的"七大面相"其实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迷津".要走出"范忠信迷津",必须摆脱以西范中、以中附西、以西化中这样长时期宰制中国学人的思维框架,认真考察中国社会秩序构成的基本原理,应将"三统说"即道统、学统和政统放到中国社会秩序原理的基础上来思考并推进之.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7,(20)
正2017无锡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马云有句话格外发人深思:"绝大部分的人是因为看见而相信,很少一部分人是因为相信而看见。"马云用此言描绘物联网业无非是要提醒战略谋划者,"因为看见而相信"就算没看错,也会在行动上"迟到";能够"因相信而看见",方可能不畏艰辛走在变化前列。就如当年无锡进行物联网探索时,物联网还是个概念,但决策者们相信这是未来趋势,不辞辛苦,坚韧前行,物联网终于由概  相似文献   

7.
张继华  秦玮远 《求索》2012,(3):96-97,166
"逻辑图像论"是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著的给人以天书之感的《逻辑哲学论》的中心论题。自其提出以后,学界对此多有诠释加注者,但未必尽合维氏之意。维氏就曾认为他的思想甚至被那些自称为他的信奉者的人所误解。于是,文章从其提出的背景、其主旨何以可能以及其必然导致的结果等方面对此作了再度审视以期不断地接近维氏之意(要完完全全复制维氏之意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16)
正著名的法国当代哲学家梅洛·庞蒂(Merleau-Ponty,Maurice)在他的巨著《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一书中,特别强调所谓事物的"意义",不是用"可看见"或"不可看见"来界定,所谓的"意义",并非在事物中预先给予意义,也不是从某种具有主导性地位的主体一次就给予绝对性的价值界定。梅洛·庞蒂认为,事物的意义,具有永远开放性、多样性、歧异性、  相似文献   

9.
借助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的哲学研究的真知灼见,意识形态意义上的"自尊"回落到日常生活中:"自尊"只能是——也必须是一种个人对于自己是否尊重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由此出发,对性服务妇女个体在实施服务时所坚持的选择原则的解读使我们认识到一个捡拾和安放自尊的私人空间——边缘和底层者的自尊以私人体验的形式掏空了"自尊"原有的德性的意义,使之回归平凡;破坏了"自尊"原有的社会范式,使之成为一种私人体验;挑战了"自尊"原有的公共空间类型,使之具有了私人空间特有的张力。而也正是从这一人类原始精神出发的对他人生命—生活及其表现/表达的尊重和理解,使研究者能够突破自身"此在"和"此知"的疆界,进入研究对象"自尊"的"此在"和"此知"之中,并被研究对象的心理空间接纳,认识和了解/理解了有关自尊私人体验和私人空间的"能在"和"能知"。  相似文献   

10.
李晖 《求索》2011,(6):131-133
庄子和维特根斯坦都以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为立足点,强调语言既提供言说的便利,又禁锢对世界的终极表达。庄子之"道",最高的境界是"不可说";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主旨是通过"可说"来显示"不可说"。从比较视阈看,庄子和维特根斯坦因各自所处时代、地域、文化的不同,两者有关"可说"、"不可说"的哲学观在起缘、具体内涵和最终解脱方式等诸方面既有融通又有分流。  相似文献   

11.
12月有两个节气,即"大雪"和"冬至"。7日是大雪节气。在这个节气里,人们希望看见雪花飞舞,那预示着来年吉祥。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这一时期应当适度地综合调养。饮食强调营养,食补为主,药补为辅;起居强调安逸,静养。  相似文献   

12.
樊鹏 《人民论坛》2020,(2):80-83
从世界范围来看,新技术巨头的加速崛起以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但改变了传统国家行政主体权力运行的环境,而且重塑了公共行政和国家治理的条件和资源。新技术巨头如何展现出"超级权力体"的诸多面相,国家如何更好克服技术的深度应用所产生的潜在政治影响,将是一个全新的政治学课题。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6,(25)
正我教的最后一届大学生已经工作两年了,而最早毕业的是在2009年。不久前,为《上课记》的再版,我请他们中的20几个人写写进入社会这几年的感受。恰好刚收齐他们的文字,就在网上看见一篇提倡"慢就业"的短文,读过后有两个吃惊:首先文中说,预计2016年等待就业的各类学校毕业生将达到1000万,这是多庞大的数字。另外,短文作者能那么轻松明快地讲出一通大道理:"许多人的择业观正悄然改变,不再恪守‘毕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早上去菜市场,一不小心就买回了"注水猪肉";晚上回家打开电视,冗长的"注水剧情"看的人头晕脑涨;一上网,又看见个别地方政府的"注水数据"自欺欺人得让人啼笑皆非;去单位上班,长篇大论的"注水会议"开的人昏昏欲睡……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注水的事情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说我们生活在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7,(9)
<正>伴随着轨道、公路等多种交通网的织密,京津冀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被拉近了,当"说走就走无障碍"的通达已不再是梦想之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养老等"隐形壁垒"也将渐渐消融"拖拖拉拉搞了快四个月的装修,终于看见曙光了!我是不是也可以升级为青铜级乘客了?"2016年10月28日,武洪斌在朋友圈发出这样一声  相似文献   

16.
日前,沂水县许家湖镇政府专题就近期部分人大代表视察时提出建议的整改结果上报镇人大主席团。这是该镇人大代表视察"下马观花"的缩影。长期以来,由于准备不充分、调查不深入、了解不具体等多方面的原因,该镇人大代表视察有时出现"走马观花"现象,视察效果不明显。为了切实增强代表视察的实效性,该镇人大主席团改变了代表集中视察的方式,在每次视察前,拟定视察对象、需要了  相似文献   

17.
正在法律思想史上,将"未成年子女"作为独立、有意义的对象加以讨论,只有很短的时间。近数十年来,随着福利国家观念的兴起与发展,使国家对于儿童照顾的职责角色、政府与家庭的分工观念,都产生了相当大的改变。而这个改变,不但表现在许多法律的立法上,司法实务也同样受到影响。我国1950年《婚姻法》设专章规定了"父母子女间的关系",确立了以保护子女合法权益为原则和父母子女间平等的相互扶养的权利和义务关系。1980年《婚姻法》继承  相似文献   

18.
早晨去楼下就餐的时候,远远便看见一群老人在议论纷纷。原来,卖早餐的农民工夫妇回家过年了,拿着碗、盆的老人们扑了个空,一时没了主张。看到这种景象,我突然打了个激灵——原来,那些起早贪黑,为钱"卖命"的早餐工,其实是在为我们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7,(22)
<正>我到过不少地方的农村,看见一些县、乡干部,拿着不高的工资,一年到头风里来雨里去,大多数干部虽然未必优秀,也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但还是不错的,起码不在"坏人"之列。有一次,几个老朋友在一起闲聊,不经意间聊起了一个话题:最怕什么。有人说怕生病,有人说怕失伴,有人说怕没钱,有人说怕雾霾……有一位朋友语惊四座":我怕自己是一个干部!"  相似文献   

20.
维特根斯坦的“游戏”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近现代文论中,对“游戏”的论说与阐发已不乏其例。然而,无论是席勒,还是伽达默尔,他们大多寻求的是“游戏”的美学意蕴,借“游戏”概念展现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唯有维特根斯坦大胆创新,把“游戏”概念,更准确地说是游戏思想,引入了历来被视为思辨圣地的哲学理性王国,为恼人的哲学思辨吹来如饮香醇的生活之风。“游戏”一词,德文为“Das Spiel",英文可为“game”和“play”两者。翻开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牛津1958年英德对照版,下文引证此书,只注节号。)一书,“游戏”一词俯拾即是。但每当它出现时,都是与“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